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_第1页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_第2页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_第3页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_第4页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新月异南大门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华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是一座具有历史魅力和现代色彩的中心城市。50年风风雨雨不停步广州市自1949年10月14日解放以来,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先后14次编制过城市总体规划。这些总体规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1984年经国务院审批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对促进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广州市沿珠江组团式发展,重点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格局已基本形成。1986年至1998年,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70平方公里发展到2764平方公里,现代化大城市已初具规模。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新区,使第二组团(天河)、第三组团(黄埔)已基本形成。按照规划将大型建设项目主要安排在新区,在天河区建设体育中心、火车第二客运站,并对天河机场一带52平方公里用地按规划统一进行综合开发,按规划控制了珠江新城的用地。目前,66平方公里的珠江新城已按规划逐步实施。天河地区已初步形成广州市文化体育、商业办公、居住服务中心。在黄埔区按规划安排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沙港、云埔工业区,这些项目的建设,使黄埔区已基本成为广州市工业、港口业基地。其次,在旧城改造中,坚持“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旧城区的城市功能有了进一步加强,旧城区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近十年来,广州市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立交、桥梁,完成了北环高速公路,地铁1号线已建成。自1988年至1998年,道路长度由545公里增长到1887公里,道路面积由651万平方米增长到223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682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由156条增长到292条,全市拥有营运的公共汽(电)车4632辆,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6标台,居全国十大城市前列。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1980年至1998年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由351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3提高到2806。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也得到大力发展。自来水普及率达9866,日供水能力达到382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3,按规划建成大坦沙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3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67;日处理66万吨的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大力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工作条件。长期以来,广州市坚持以房地产住宅建设为中心,带动城市建设,先后兴建了300多个住宅小区,建设了一批经济适用的住房,1998年底,经抽样调查,广州市人均居住面积已接近13平方米,是1978年382平方米的34倍。广州城市规划启示录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基于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指导性。由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从而保证从宏观上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天河新区的建设和黄埔、芳村新区的建设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珠江新城66平方公里用地的长期规划控制,更充分说明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超前指导性。有效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近十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旧城改建、新区开发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与园林绿化等方面,都科学地编制了更详细、更具体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性规划。要保障城市的各项建设按照城市规划法实施,除了要有权威的规划外,还必须有维护规划的法规。早在1984年,广州市便开始制定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广州市是全国最早编制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城市之一。经过3年的努力,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经市人大审议并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细则经市政府批准从1988年1月1日起执行。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广州市结合实际,历时6年草拟了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199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年来,广州市还先后制定和实施与城市规划法相配套的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广州市分区规划编制办法等共约88项,为依法编制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近十几年来,广州市不断探索强化规划管理的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连续3次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广州市早在1987年就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和综合开发,不但提高合理利用土地,而且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如芳村花地湾、天河体育中心、恒福路等一些建设项目,均采用此法筹集建设资金。广州市自1989年开始,改革建筑管理方式,实行建筑报建特许人制度、专业管理审批制度、建筑管理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建筑规划管理工作。为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保证规划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广州市把依靠科技管理作为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必备条件。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收和培养人才。1987年,广州市便从美国引进国内第一套城市规划地图信息系统,后又聘请美国有证规划师协会前副主席卡罗尔托马斯夫人和日本世界知名建筑专家丹下健三为城市规划局的高级技术顾问。近十年来,广州市规划局和规划院从全国10多所院校吸收了大学生近200名,共20多个专业,其中有60多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二是健全科技管理机构。为了适应科技管理的需要,先后批准市规划局成立了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航空遥感指挥中心等科技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三是利用科研成果管理。目前,市规划局建立的“广州市城市地图和总体规划信息库”、“广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广州市城市规划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和“居住区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已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这些系统经国内外专家评审认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是城市管理的依据。实施城市规划的实践证明,各级领导除了要认真按城市规划的要求布局各项建设外,还必须带头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支持规划部门开展工作;只有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使规划得以实施和落实;只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才能保证一切用地和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新形象步入新世纪党的十五大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讲话时指出,广东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重心和龙头的作用。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广州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建设和发展新的指导思想,调整了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在高起点上发展的思路,着眼于50年不落后,强调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进一步调整了城市发展布局,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新轴线,从瘦狗岭到火车东站到河南赤岗一直延伸到洛溪大桥的新客运站,将规划一条12公里的城市新轴线,通过国际招标选择最佳方案。进一步明确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各大组团和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旅游休闲区、科学体育区、工业开发区、居民住宅区等各种功能分区进一步调整完善,确定下来后就作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分步实施。确立了“新区先行,拉开建设,突出重点,以新城区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的思路,坚决把城市结构拉开并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沿珠江轴线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完善向南联系番禺、向东联系东莞、向西联系佛山的经济发展轴线规划,从而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辐射力。确立了构建交通道路主体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的思路,以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及7个方向联络道和若干条快速路构成道路主骨架,完善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主干道路网三大交通路网系统;确立了城市建设的精品意识,积极规划建设广州新国际机场、广州大剧院、广州艺术博物馆、新广州体育馆等一批跨世纪的标志性形象工程。在此基础上,广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了城市建设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奋斗目标。“一年一小变”重点在管理,以整治脏乱、拆除违章建筑为突破口,整治市容环境,迎接建国50周年;“三年一中变”重点在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完成“迎九运”工程、“城市形象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整治白云山和珠江“一山一水”,建设新的旅游观光带,迎接“九运会”;“2010年一大变”重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布局,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布局,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市政、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按照这些新的思路,广州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规划,经过历时4年的努力,全面编制完成了79个地块的分区规划,去年又完成了20个文明示范村镇、16个中心村镇、50条自然村的规划,城市立体交通路网进行了全面规划。配合“城市形象工程”建设,对珠江两岸景观、城市主干道路、绿化广场、主要“窗口”地区和商业街区等进行了城市设计。规划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园林绿化、环境整治、道路交通、“迎九运”工程等方面的109项“城市形象工程”,经过努力,1998年已完成了32项。为了实现广州市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的目标,广州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这方面的领导工作。首先全市上下统一认识。要求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要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确保实现“一年一小变”的目标。二是学习先进。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学习考察团,分别赴上海、中山市,认真学习他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成立了广州城市建设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挥。各区也迅速成立推进“一年一小变”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迅速推进这项工作。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同志和各区、市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签订广州市城区整治脏乱,实现城市环境“一年一小变”目标责任书,将“一年一小变”目标分解为10大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市容卫生、整治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清拆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整顿违章户外广告、整顿建筑工地、整治市区道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