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论三国时期的关城、阳安关口与阳平关的地理位置一.关城即阳安口,但不是古阳平关。黄盛璋先生的阳平关及其演变(历史地理论集)一文,对于“关城”在历史记载中出现的时间仅仅推论到南北朝时代。那么在此之前,有没有区别于古阳平关的关城这个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以下几个证据:1.水经注所引晋代文献对于古阳平关及关城分开表述,可证关城与古阳平关并非一地。水经注 卷二十七 沔水记载: “庾仲雍云:是水(今汉水西源)南至关城,合西汉水(今嘉陵江)。汉水又东北,合沮口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经过古今地形对比,可以确认古阳平关大致在今陕西勉县武侯镇附近。而关城则在今汉水西源以南。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条又记载:“庾仲雍又言,汉水(今汉水西源)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径至关城合西汉水(今嘉陵江)。” “汉水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南与北谷水合,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北谷水。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汉水又西南,.”。 武兴即今陕西略阳,则当时的关城当在今阳平关镇。既然水经注关城与阳平关是并列出现的且位置不同,则古阳平关与关城绝非一地。后汉书 李杜列传李固传:“出为广汉雒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事。”李贤注说:“梁州记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也。故关城今在梁州金牛县西。“后汉书的这些注解是唐高宗之子李贤和张大安、刘纳言等所作。注解所引的梁州记作者为南朝刘澄之,与后汉书作者基本是同一时期。李贤注说“故关城今在梁州金牛县西”,明确了“关城”所在的位置:唐朝时候的金牛县在今陕西宁强大安镇西南,其在金牛县西,也证明就是今天阳平关镇。且唐初时关城已经废弃,所以称“故关城”,到天宝元年,三泉县移治今陕西宁强阳平关镇。(见新唐书及旧唐书)。三国志 姜维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若按蜀记,蒋舒开城投降前胡烈已在阴平,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其一,阳安口在汉城西去阴平的路上,胡烈不可能绕过;其二,此时阴平桥头尚有廖化军驻扎,胡烈也不可能绕过而到阴平,但并没有关于胡烈与廖化军接触的记载。就此,我认为此“阴平”当为“阳平”之误!胡烈军主力虽然在攻阳安口,但他本人尚在阳平。如果是这样,则亦可证明“阳平”跟“阳安关口”并非一地!2.关城即阳安关口而三国志 季汉辅臣赞 傅佥注引蜀记晋武帝诏曰:“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 作为皇帝诏书,不可能用简称或者代称代替。晋武帝诏说明“关城”是独立的地名,不是古阳平关的代称。则傅佥死在关城而非阳平关。三国志 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拜(傅肜)子(傅)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则景耀六年前,傅佥本不在关城。所谓“临危授命”,指的应该就是 “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件事。又姜维传载:“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可见, 傅佥死在阳安关口。可见,阳安关口与关城乃是一地。东晋曾立阳安县,其地望应在今陕西阳平关镇,当即沿用阳安关而命名。晋书卷一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梁州条:刘备据蜀,又分广汉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县,改葭萌曰汉寿,又立汉德县,以为梓潼郡;.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改汉寿为晋寿,.后孝武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统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梓潼郡徙居梓潼,罢剑阁县;.及安帝时,又立新巴、汶阳二郡,又有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四郡,其后又立巴渠、怀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怀汉、新兴、安康等十郡。东晋时代,改晋寿县,立晋寿郡,辖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宋书 卷三十七、南齐书 卷十五同)。安帝时,改立宋熙、白水等郡。宋熙郡所辖,宋书作兴乐令、归安令、宋安令、元寿令、嘉昌令(令即县,见宋书 卷三十七梁州条),南齐书作兴平、宋安、阳安、元寿、嘉昌(南齐书 卷十五梁州条)。可见归安即为“阳安”。白水郡所辖,两书都作晋寿、新巴、汉德、益昌、兴安、平周(见宋书 卷三十七梁州条、南齐书 卷十五梁州条)。可见,原来晋寿郡的晋寿、白水、兴安归于白水郡,邵欢不知归属。或改称。又据宋书 卷三十七梁州条所载,“宋熙太守,.去州七百;去京都九千八百”,“晋寿太守,.去州陆一千二百;去京都水一万”。而同书所载汉中太守领县四为南郑令、城固令、沔阳令、西乡令。则宋熙郡在晋寿以北、沔阳以南。白水郡最北当为兴安,隋书 卷二十九载“绵谷旧曰兴安”,地望在今四川广元市(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 巴汉诸郡)。则阳安县应该更在广元以北,地望当在今陕西阳平关镇。阳安县也可能就是原晋寿郡的邵欢县。今人多认为古阳平关就是阳安关口,其依据有三:一是根据三国志钟会传“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的这一段记载,认为既然钟会已经出了阳安口,则阳安口已经是攻克了,后面接着又说派人攻破关城,则证明阳安口、关城并非一地。一是三国志 姜维传“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及裴注所引“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认为在关口是“助汉中守”的话,关口就应该离汉中很近。一是认为钟会主力是沿明清时代的金牛道路线从汉中经过今宁强县城、广元、昭化一线进军到剑阁的,不必经过关城。所以阳安口及关城都是指的阳平关。对于第一点,关键是对于“出”字的理解。如果理解为“自而出”,表出发点,则阳安关口是已经被攻下了。但是“出”字还可以理解为“向.而出”,表目的地。如吴主传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 、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很明显,洞口、濡须都是曹军进军的方向而非出发的地点。又如晋书 武帝纪说:“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涂中、江西、武昌、夏口、江陵都是东吴的属地,此言“出”也是“向”的意思。钟会因 “攻乐城,不能克”(姜维传),所以,径过汉、乐两城,向西面的阳安口进军,在途中祭祀了定军山上的诸葛亮墓。然后派别将,即胡烈,攻破关城。“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姜维传)这段记载实际上也证明阳安口即关城。另一方面,从汉、乐城向西到阳安口,必然要经过阳平关所在的地方,但是并未发生战斗,甚至没有提到。颇疑诸葛亮修筑汉城之后,因与阳平关所在甚近,阳平关遂废。或者姜维建议撤汉中诸围,退就汉、乐二城时弃守。对于第二点,关键是对“助汉中守”中“汉中”所指的理解。古阳平关扼守汉中盆地的西口,对于由西面故道上来敌的防御作用非常显著。曹操征张鲁就曾受困于此而想退军。姜维建议撤汉中诸围后,汉中的防御体系仅仅依靠汉、乐二城。而古阳平关就在汉城以西,近邻汉城。如此近的距离不会设置两个防守要点。所以阳平关当也在被撤之列。汉城修筑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阳平关的战略防御作用,但是因汉城较阳平关位置更东,战略地位实不如阳平关。因此需要一个从阻挡西面来敌的战略据点来加强汉中的防御。阳安关口正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所以,蒋舒在阳安口,确实是“助汉中守”,惟此“汉中”并非指汉中郡城而言,而是指汉中全郡的防御体系而言。另外,即使汉中或武都的防御体系被打破,阳安口也能同时对从武都沿嘉陵道(即故道)南下、从汉中沿金牛道西进的进攻起到防御作用,阻止魏军的西进或南下。阳安口对于汉中、蜀中的作用与阴平桥头对于阴平、蜀中的作用是相似的,也正因如此,桥头和关口在姜维的防御反击战略构想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另外,从“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的记载可以看出,阳安关口实际上是起到汉中防御体系“外助”的作用,也说明了“助汉中守”的真正意义。对于第三点,可以明确的是钟会一定经过了今阳平关镇的地方。钟会传记载:“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会与绪军向剑阁,”钟会军必然到了白水,诸葛绪军才能到白水与钟会会和。钟会军可能是尾随“退趣白水”的姜维军而到白水,然后分兵,分田章一部配合西路邓艾军,当然钟会当时并不认为这路军队会有所突破,大部(包括前来会合的诸葛绪军)南下剑阁。在汉寿还没有攻克的前提下,钟会军从汉中到白水,必须经过今宁强阳平关镇。其实,三国时代白水县、白水关以及关头是一回事。在今四川青川县沙州镇、营盘乡附近的嘉陵江岸。对于白水关的历史演变,我在白水关及其历史演变中作了分析 ,请参看。/forum/thread-104340-1-2.html实际上,隋唐以前的石牛道主线是必须经过白水关的,可参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2辑,2004年6月),此不赘述。这里需要补充两点:第一,姜维从阴平向关城未到而退军白水的路线,证明白水到汉中是大路,不必南绕汉寿。钟会传记载: “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我们已经确定了白水的位置。姜维军从阴平计划救援“关城”,假设阴平去关城必须南绕汉寿,又有两种可能:如果姜维在尚未通过白水即得到关城失陷的消息,那么只能说改变目的地为剑阁,但进军方向仍然是向白水、汉寿,不能说“退趣白水”;如果姜维通过白水后得到关城失陷的消息,那姜维军的方向是剑阁,只能继续南行,不会掉头向北再“退趣白水”。所以,姜维从阴平去关城必然不是南绕汉寿。如果姜维是沿今青川县沙州镇(白水)广坪镇平丘镇阳平关镇(关城)这条路线道路,那“退趣白水”。就非常合理即姜维军已经自阴平向东北通过了白水,得到关城已经陷落的消息,掉头向西南回军,即“退趣白水”,再次通过白水后,转向东南,向汉寿、剑阁方向退军。(见图1)也就是说从阴平到“关城”不是绕行南面的汉寿,而是自白水向东北直接可达。另参拙文姜维退军路线再探(续)(/forum/viewth. 3Ddigest#pid2007178)。图1 姜维退军路线(阴平到剑阁)文字说明 :(1) 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2) 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3) 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4) 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5) 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第二,从考古角度来说,陕西勉县大安镇阳平关镇平丘镇广坪镇四川青川县沙州镇三堆镇广元昭化镇这条路线上,分布有多个汉代遗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宁强阳平关镇子龙山遗址和平丘镇枣林坝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 陕西分册宁强县:子龙山遗址位于子龙山上,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采集有铜铁蒺藜、铜镞、”当王天命“文字瓦当及绳纹筒瓦、板瓦残片。1962年暴露土坑墓,出土陶俑、陶碗、陶杯等。“枣林坝古代居落遗址 位于今宁强县千丘镇西南约1公里处枣林坝的二级台地上,北靠嘉陵江,南至阳广公路。东西约45米,南北宽约10米。台地表层有少量的陶瓷片。在距表层1米深处有大量汉代泥质灰陶片,以弦纹为主,蓝纹次之。在汉代文化层下3米深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夹沙红陶及泥质红陶片。汉代文化层上遗有唐宋时期的瓷片。”在大安镇、广坪镇也都发现了汉代墓群。(中国文物地图集 陕西分册宁强县)另外,1954年因修宝成铁路,在今宁强阳平关镇古砖下发现“朔宁王太后玺”金印一颗,现存重庆博物馆。按记载“朔宁王”是东汉初公孙述封隗嚣的封号。史传的记载,隗嚣未曾入蜀。此印很可能是隗嚣兵败,王元入蜀求救时遗落在今阳平关的。说明今阳平关附近处在陇蜀的枢纽位置。(修筑宝成铁路青工李海章发现汉朝朔宁王太后印章见文物,1954年7期140页)而在后世的金牛道主线上没有发现任何汉代遗址或墓葬,而多为明清时代。说明陕西勉县大安镇阳平关镇平丘镇广坪镇四川青川县沙州镇是汉代通行的大路。无怪乎刘琳先生也认为南北朝以前,此线为金牛道的在勉县(沔阳)和广元昭化镇(汉寿)的主线(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二、对蜀汉后期汉中防守体系变化的新认识古阳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互易契约书
- 文员情景面试题目及答案
- 特教数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素拓面试题目及答案
- 路南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 南昌市七上数学试卷
- 聊城联考初三数学试卷
- 南昌初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 数字化赋能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秦都区模考数学试卷
- 肿瘤科五年发展规划
- 文化传播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本
- 2025装修半包工合同样本
- DB42T 1585-2020 规模化牛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 学校“十五五”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深植教育沃土培厚发展根基
- 2025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招聘4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默写本
- 机动车检测站新换版20241124质量管理手册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 《拥抱VR技术》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