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doc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doc_第4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 川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七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 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教学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图表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战国七雄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教师展示春秋时期诸侯国地形图。教师复习提问:春秋时期有哪五霸?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春秋五霸的名称,教师展示课件。见第2张ppt。教师讲述: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第7课战国七雄。见第3张ppt。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个板块: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合纵与连横第一篇章:战国七雄课题理解:教师引用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教师解释:春秋时期(人们)还尊崇周王,而七国没有人谈论王道。说明战国时期各自称雄了。见第6张ppt。课件展示: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地理位置,见第7张ppt。学生活动:学生看课本自学,记住战国七雄的名称,都城:齐(临淄);楚(郢);秦(咸阳);燕(蓟);韩(郑);赵(邯郸);魏(大梁)。见第8张ppt。课件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教师看图讲)(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上中下”)。见第9张ppt。师生探究:教师提问-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讲述: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侯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教师板书)。教师提问:七国中,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 见第9张ppt)。学生分组讨论: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教师讲述: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学生总结: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历史上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时期的基本形势。见第10张ppt。过渡:下面我们看七国如何争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战国时期的战争。第二篇章:战国时期的战争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看课件思考。见第12张ppt课件展示: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见第13张ppt。课件展示: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始应用。见第14张ppt。学生总结: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一: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课件展示: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见第15张ppt。课件展示:教师引用-战国策记载“春秋时晋国虽然从一军、二军增加到五军、六军,但只有二万多人。齐国齐桓公时,也只有三万多人”。 秦有“奋击百万”,楚有“虎贲之士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齐赵魏韩各有劲弩数十万。 说明: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见第16张ppt。学生总结: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学生记住1.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2.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3.战争规模扩大和争夺激烈见第17张ppt。教师提问: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见第18张ppt。学生探究:从目的、规模、影响三方面。(最后总结)小组讨论:评价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见第19张ppt。师生总结:消极影响:是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灾难,破坏了生产力。 积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 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 促进了民族融合。过渡: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又用哪些战略、战术呢?第三篇章:合纵与连横教师讲述: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战国中后期,秦国日渐崛起,对其他六国构成严重威胁。见第21张ppt。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1、什么叫“合纵”?代表人物是谁? 见第22张ppt。 学生看课件回答:“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代表人物是苏秦。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学生总结: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立场不坚定。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什么叫“连横”?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见第23张ppt。 学生看课件回答:“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代表人物是张仪。教师讲述: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见第24、25张ppt。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名称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练习:1、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答案:a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b.齐 c.楚 d.赵答案:a3、下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 b c d答案:b4.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5、材料题 材料一:“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材料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哪两项外交策略?请你解释一下这两项策略。(2)材料二是哪一个成语的由来?【答案】(1)“合纵”: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齐、楚、燕、韩、赵、魏有“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愿,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合作,包括几国出兵联合进攻秦国.“连横”:秦国要想向东发展,就必须破坏东方六国的联合,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2)朝秦暮楚【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外交关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4、感情提升战国争雄有利弊。我认为:战国争雄利大于弊。战国争雄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 促进了民族融合。教育学生顺应大势,顺应时代。5. 布置作业(1)班上举行一场辩论会,辩题是战国争雄的利弊。正方观点:战国争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战国争雄弊大于利。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理由。2. 做同步学习。【板书设计】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 分裂走向统一战国时期战争特点、影响 合纵与连横【教学反思】“战国七雄”概念比较简单,有些内容小字已经接触过,宜于用谈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