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华中学科学课堂三导模式三导案 一案三用:导学、导教、导测评 政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编号G1-ZZ-102 经济生活第2课 多变的价格 (复习课) 主编人:刘建娣 审稿人:高一政治备课组 一、【学习指导】1、考纲解读: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5年3考):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5年4考):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常考点)。【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公共参与:辩证看待供求与价格的关系,掌握经济图示类选择题解题技巧,提高参与经济生活能力。2、考情分析:(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计算题、曲线关系图是命题的主要形式,主要考查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常以坐标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互补商品、互为替代品的理解,也可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企业的行为、分析市场的变化。(3)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如调控房价的政策、调控物价的政策。(二)本课题的学习要求与说明课前预习:(1)自主阅读课本P1116,认真阅读世纪金榜P6-9必备知识、知识脉图、考点突破和热点链接的内容, 划出关键语句,构建知识框架。 (2)自主完成三导案自主预习的内容,完成判断改错题和选择题,提高解答选择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积极做好笔记。二、【学习内容】 1.本课思维导图:看世纪金榜P 6知识脉图,自主梳理本课知识框架多变的价格3.考点突破一: 认真阅读世纪金榜P7 考点突破2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价格,完成下列表格。(1)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在表格中填增多/减少/不变)劳动生产率使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提高降低个别提高降低4.考点突破二:看世纪金榜P 8考点二分析,根据各曲线的经济含义画出相应坐标图。曲线名称坐标图经济含义供给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价格升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供给增加;价格降低,获利减少,生产减小,供给减少。(画图时纵轴为价格,横轴为供给量。)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画图时纵轴为价格,横轴为需求量。)供给变动曲线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S1到S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供给量增加,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画图时纵轴为价格,横轴为供给量。)需求变动曲线表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D1到D2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如国家的消费补贴等。(画图时纵轴为价格,横轴为需求量。)需求弹性曲线表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所以D1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D2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曲线。(画图时纵轴为价格,横轴为需求量。)三.【强化训练】: (一)改正以下错误观点: 1. 商品的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2.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 。 3.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4. 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5.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6.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7. 自来水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 (二)选择题训练 题组A(真题演练): 1.(2018全国1卷12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上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缩短降低增加不变缩短降低增加增加不变增加降低不变不变降低增加增加A.B.C.D.2.(2018全国卷T14) 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在此背景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能引起快递市场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见右图)的是: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A.B.C.D.3.(2018全国卷T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这表明甲与乙是互补品 甲与乙是替代品甲与丙是替代品 甲与丙是互补品乙与丙是替代品 乙与丙是互补品A. B. C. D.4.(2017全国卷T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题组B:(模拟题训练):5.价值决定价格,而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根据这一理论,假设某国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些变化的是(注:图示中B为A的替代品,C为A的互补品)ABCD6.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球已有192个运营商进行了与5G相关的演示、测试与试验,46个国家 和地区的80个运营商已经宣布在2019年到2022年之间提供5G网络商用服务。一年之内,支持5G的新手机将大量上市。不考虑其他因素,支持5G新手机的大量上市对原有手机需求量(P为价格,(Q为数 量)的影响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7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面选项中的经济现象与图像反映的信息一致的有煤炭限产能,关闭不合格小煤窑,对煤炭需求量的影响提高关税对相关进口商品需求量造成的影响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上调对游客需求量的影响造纸行业的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对纸张供给量的影响ABCD题组C 课后训练8. (19届湖北省八校二联考).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如图5所示,其中E点为供求平衡点,P0为均衡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可推断出下列结论:国家为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可将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定在P2处国家为保障民生,可将基本品种食盐的最高限制价定在P2处当价格处于P1时,该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降低当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市场实现供求平衡,其生产者不赚不亏A.B.C.D.9.(19届陕西西安三模)2019年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依然是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将是主要内容。预计2019年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当前的下行调整态势,房价稳中有降。下列曲线为房价存在下降的预期下,房地产商对商品房土地需求情况表示正确的是:10.(19届福建莆田市质检)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平衡点)。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当某种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引起E点向E点移动。以下对这种移动解释合理的是: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发生甲图变化进口汽车受整车进口关税下调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唐山一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 2025年林长助理考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塑料制品加工技术高级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标准细则指南程序办法指南题及答案
- 家电零售行业会员积分政策与消费者忠诚度研究报告
- 2025年黑龙江佳木斯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 ai ei ui老师教学课件
- 新教材高中政治 5.1 意识的本质说课稿4 新人教版必修4
- 美育教学写作指导课件
-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 DB34T 3709-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 DB61∕T 1856-2024 国土调查成本定额
- 2024年中国EPP包装制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沉降自动计算表格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精美课件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呈贡区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睡眠质量下降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
- 2024年《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家具厂封边技能培训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