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doc_第1页
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doc_第2页
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doc_第3页
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doc_第4页
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论文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一、薛涛诗歌的思想内容2(一)哀婉神秀的咏物诗2(二)语谦情深的酬唱诗3(三)愁怨空结的爱情诗3(四)忧国忧民的政治诗4二、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5(一)清丽自然的意象5(二)委婉含蓄的诗风6(三)豪迈率真的气骨6三、薛涛诗歌的文化内涵7(一)唐代女性的特殊地位7(二)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7结语8致谢9参考文献9英文摘要9浅论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宁 蜜指导教师 马海祥摘 要: 薛涛是唐代著名乐妓,更是一位才女,著名的女冠诗人,她与鱼玄机、李治并称“女冠三杰”。而历代对薛涛的研究较少,资料有限。从有限的史料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对薛涛的生平、薛涛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薛涛在唐代诗史上乃至整个文学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关键词: 薛涛 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 文化内涵引 言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不仅出现了被称为“诗仙”李白、“诗圣”的杜甫,也出现了杰出的女诗人薛涛。薛涛以女儿之躯, 吟啸英雄壮声,其不少篇什,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进行积极批判。 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 绝对是位举足轻重的女诗人。全唐诗 收其诗作89 首,其数量之多,远非其他女诗人可及。唐末的张为在其所著诗人主客图中。对中、晚唐有代表性的诗人进行分类时,薛涛被写入“清奇雅正”之列,为唯一入选之女诗人,可见她在中晚唐诗坛地位之高。元稹曾有寄赠薛涛诗,对薛涛之才调有极高评价。明代唐诗研究专家胡震亨,竭平生之力,编成唐音统签一千零二十七卷,并对每个诗人都有评语,他对薛涛的评语是“无雌声”。薛涛缘其特殊人生际遇,以乐籍诗伎身分迈出闺阁,与蜀地高宦文士酬唱往来。薛涛虽屈身乐伎,却不以艳冶风情事人,但凭其卓越诗才,巧言机辨,与诸位西川节度使、文人名士酬酢往来。薛涛诗歌创作格局,超越传统女性闺阁生活的范畴,以独特角度映现出西蜀的风物人情、幕府的风雅生活、乐伎的身世慨叹、孤寂的心路历程。近年来,关于薛涛及其诗歌的研究虽已取得较大进展,却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憾,对于薛涛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仍显得认知不够深刻、评价不够公允。笔者将对薛涛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试图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以便进一步确认薛涛在唐代诗史上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薛涛诗歌的思想内容薛涛的整个生活和创作是与幕府紧密相联的,幕府本身的文化氛围、幕府官场的人际交往,都对薛涛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周旋于幕府各种达官、显宦、文士之间,从宴乐唱和到山川游历,她的诗歌创作都是围绕着幕府的所见所闻所想而展开的。薛涛近三十年的岁月里创作的九十多首诗歌,主要是围绕着宴乐酬和写景咏物、咏怀抒情这几个方面的。从她的诗歌中我们俨然可以看到一个极富才情、美丽聪辨,又不忘关心社会现实的女诗人,是如何在社会的最底层生存,并叙说其一生的坎坷和内心难以言喻的悲哀。(一)哀婉神秀的咏物诗薛涛的抒情咏物之作语浅而情深,调婉而神秀。诗人以看似浅俗轻易之笔,由浅近而入情,让人读来顿觉深意。如春望词: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美好春天的来临,万物复苏,也是相思的季节,不禁百转回肠,怨愤之情油然而生,相思哀婉而凄凉。一切景语皆情语,薛涛在柳絮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思和哀怨: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若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这首诗写出了柳絮随风飞扬的情形,又写出了弱女子飘零无依的哀愁。名媛诗归曰:“若率然读去但知其幽恨,不知其怅叹。”作者恰切的使用浅近俗语,情感细腻,形象鲜明,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从这些诗作的内容及情感来看,言辞皆悲苦,充满委屈、无奈及哀怨之情。尤其是十离诗十首,诗人托物寓情,诗中薛涛不惜把自己比作是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暇、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通过这十个比喻所体现的人与物、主人与工具或驯养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深刻的揭示了乐妓沦为统治者的玩物或工具的惨痛现实。(二)语谦情深的酬唱诗作为女性诗人,薛涛诗歌创作情感细腻、语言表达精细,她曾在寄旧诗与元微之中用两句诗自评曰:“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在她的酬唱诗作中,作者自由的表达了发乎内、动于中的幽思和情怀。这方面的作品以送友人最为著名: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前两句暗用诗经蒹葭诗意,描写友人离别时寒月凄清,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无限思念之情。其情深意长都蕴于委婉曲折之中。送卢员外一诗则表达了与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和恩人有多么深厚的感情:“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而寄张元夫中“借问人间愁寂寞,伯牙琴绝已无声。”的诗句也表达了诗人渴望知音友情的无奈悲叹。在众多酬人赠答诗中她与元稹恋爱时的两首寄赠诗最情深意切。如赠远: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其一)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宇开缄到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其二)第一首写元稹被贬,不得复为朝官。第二首想象元稹收到寄诗及自己怀想他的情形。这两首写得情深意切,语言浅进。表达了对元稹的无限同情及思念之情。其才情绝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三)愁怨空结的爱情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诗经中关雎蒹葭始,每个朝代都有,可谓不绝如缕,看到古代爱情的普遍性。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敢于追求爱情以至于对爱情的执着是少数人所有的。但也有不少为后人所传诵,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莺莺传里的崔莺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哪个女人不渴望拥有自己的爱情?薛涛也是一样,她地位卑下,作为乐妓不允许她有爱情,“莫爱我,爱我太偏心,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望江南),此类作品,在薛涛诗歌里占有相当分量和比例。如春望词四首: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其一)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其二)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其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其四)这组春望词,写于薛涛隐居浣花溪时期。脱籍之后过着清闲的隐居日子,越是清幽就越寂寞,所以她更渴望得到爱情的沐浴。美好春天的来临,只能更引起她相思的惆怅,而岁月无情时光流逝,无法把握爱情又无力留驻青春,“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看这组春望词可谓寂寞愁绝声声悲苦,诗歌的客体物象已被主体情化,春天的一草一木全化成了诗人惨淡身世、悲愁心灵的折射。全诗看似极其简单,直抒情怀、明白如话地表达了孤独之感,失恋之痛。年华易逝,知音难求,薛涛的身世之感,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口永远的痛?春天是美好的。但繁花满枝在绽放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无可挽回地迅即地凋零。春光如烟花,美丽而短暂,也如青春和爱情。那些伤春者才是真正懂得春天的心灵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怜惜,所以伤怀。那个把锄花树下,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美少女颦儿,是花魂之转世,更是诗魂之精灵。她字字血泪的诗篇,表达的绝非一个小女子一己的体验,而是人类集体对于春天、对于青春、对于美、对于爱的先验的宿命的悲哀。诗人薛涛,也是这么一个在春天里空结着刻骨愁怨的女子。(四)忧国忧民的政治诗薛涛出身官宦人家,自小无疑会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忠君忧国。而乐妓的地位,置身底层、强颜卖笑的生涯,又使她对统治者有较清醒的认识。如谒巫山庙: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诗里用楚襄王游高唐梦巫山神女故事,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她对君王“朝朝夜夜”、“为雨为云”,耽于淫乐,贻误国事的隐忧。如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此诗就李德裕所建之筹边楼发议论,首两句写筹边楼高耸云端,四望无际,壮丽居西川之冠,末句言今日登楼,便能见到边疆烽火,与李德裕镇川时的宁静祥和大不相同。其原因在第三句中点明,即诸将贪得羌族之马,轻启衅端。短短四句,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有感慨,容量极大。名媛归诗评曰:“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高度评价了这首诗,认为“其意深远,有鲁嫠不恤纬,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履所及,宜其名重一时。” 这实在是很中肯的。三、薛涛诗歌的艺术风格薛涛的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作为女性诗人,她的诗歌保持了清丽、婉约的风格;但同时,她又超越了一般女性的境界,形成了沉郁豪迈、敦厚雅正的男性化诗风;此外,诗人还善用典故,使得诗歌更富文化内涵和深意。(一)清丽自然的意象晚唐张为的诗人主客图把薛涛归入了“清奇雅正”的“升堂”之首,也就先肯定了薛涛诗歌的清丽;郑振铎说薛涛诗“轻蒨而艳丽,时有佳句”。 “轻蒨”是指淡淡的美丽,即清丽的意思。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景。女性的诗词中自有女性惯用和善用的意象,好与自身的情感与心境相匹。花,是女性容貌与柔美的象征,也是女性生命的象征。在花开花落之间,韶华在流逝,生命在流逝。花是女性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最诗意、最适宜的物象。薛涛诗歌中花的意象很多。从春深花发到落花满地,花里有忧愁,有悲伤,有坚强,有从容。花里有对生命的热忱,有对爱情的向往,有对人生信念的坚定,有对生命迟暮的感伤。香花美人,诗人将花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借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人生体悟。她的花是柔美的,但不艳丽;她的花香是清润的,但不浓重。如薛涛的朱槿花: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写得清丽自然,毫不艳丽。除了花的意象之外,薛涛的诗歌中还经常出现的意象是“明月”、“江水”、“风”、“秋泉”等等。这些意象没有斑斓的色彩,没有绚丽的图案,是朴素而简单的,是不追求装饰的,具有一种本色的美,自然的美,清丽的美。再如听僧吹芦管: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罢阅梵书劳一弄,散随金罄泥清秋。呜咽的蝉声、忧愁的莺声、佛寺平和的金罄声、清冷的秋色、这些意象是简单的,抽象的,清爽的,没有追求装饰的外在美。女性诗人在意象的选择上相比于男性诗人要显得狭隘和柔弱,但也正好能体现出女性与男性的不同之处,尽显女性的柔和之美。从诗歌的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我们通过诗歌意象才能更进一步的把握艺术作品的内在。薛涛诗歌中清丽自然的意象已经让我们在追究它的意蕴和气质时,打上了清丽的烙印。诗歌就象是一幅图画,而色彩是构成图画的重要因素。就像有人用白与黑的清色创作了写意画,有人用绚丽的彩色创作了油画。诗歌中的色彩运用影响着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薛涛诗歌中没有刺激感官的浓丽色彩,大多是清丽的,冷色调、淡色调的。清丽的意象结合清丽的色调,我们能感受到薛涛的诗歌更加清丽。(二)委婉含蓄的诗风委婉含蓄是薛涛诗歌的又一风格特征。诗人通过两两相对的鸳鸯草、双栖绿池的池上双凫传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诗人通过随风飘散的柳絮咏、被遗弃的犬、马、鹦鹉(十离诗)等动物来抒发自己生活飘零的无奈与苦楚;诗人通过对淡雅朴素的菊(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傲霜斗雪的竹(酬人雨后玩竹)、高洁孤傲的蝉(蝉)吟诵表达自己的洁身自好、孤芳清拔。又如她的诗歌有讽喻而不锋芒毕露,实为含蓄。如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兴、隐喻、托物言志、借物咏怀的手法,宛曲达意。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再如筹边楼诗日:一个聪明绝顶的乐妓,地位微贱,受到限制和压抑,却要冲出社会的禁锢。反映在诗的字里行间就触发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又安于现状,对束缚她的生活又难于摆脱的矛盾心理。所以她的有些诗点缀风雅,掩饰矛盾。她的不幸生活的哀伤和微弱抗争可以窥见封建社会一个乐妓的命运。她努力自拨,因而虽有悲伤,并不痛入骨髓,常常带有温馨的憧憬和幻想,痛苦中带有平和的寂寞,显得哀而不伤,委婉细腻。生活中的不幸没有使薛涛沉沦,其诗歌从内韵与气质上表现了她的哀伤和对未来生活柔情的召唤、向往和追求。那萦绕情怀的相思和那炽热的爱情也是婉约诗歌常常表现的题材。“月照千门掩袖啼”、“月高还上望夫楼”、“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正是“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送行与分别的离愁,珍惜友情和痛无知音的真意,她思乡而不能归乡的情思,寄寓诗歌的真情之中。连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归学篇中也称赞她“名妓工诗,亦通古义,转以男女慕悦之实,托于诗人温厚之辞。故其遗言,雅而有则,真而不秽,流传千载,得耀简编,不能从人废也。”(三)豪迈率真的气骨薛涛诗歌婉约清丽的女性诗风,同时也具有豪迈率真的男性化一面。薛涛不幸的人生际遇,特殊的歌妓身份,让她获得了传统女性所没有的优越的文化环境,为了更好的与士大夫进行着文化的对话,她在诗歌创作上以男性的审美文化标准要求自己,逐渐形成了毫无脂粉气的男性化诗风。早年以官宦之女的身份沦落乐籍,其所受的打击和失意是可以想象的。后来,地位卑下的歌妓生涯,“被罚赴边”的生活经历,让她真实地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也让她学会了压抑和克制自己,看人脸色行事,在应酬迎合的欢声笑语背后,更多的是诗人悲伤苦楚的心酸。再加上男权文化对女性情感,特别是对妓女情感的剥夺,使得诗人更把内心的情感压抑着,用淡化女性特质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便更好的与士大夫们保持和谐。中唐安史之乱以后,朝野上下都非常渴望中兴,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念在士大夫身上又再一次闪亮。出生于官宦之家的薛涛,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儒家的文化修养。经常与幕府中的官宦、文人接触、交流,他们的儒家思想也影响着她像男性士大夫那样关注现实、忧患时局。她在努力的融入男性社会,希望和她们一起能够担当起反映家国兴衰、时事政治的责任。她在女性柔弱凄美的传统风格中注入了清刚俊爽的气骨,显得很豪迈。如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阳刚之气,雄浑磅礴,风格豪放,意境开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此诗“其托意深远,有鲁嫠不恤纬,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裾所及,宜其名重一时。”这类诗贵在自然挺正,颂而不媚;虽讥讽却不锋芒毕露,不失敦厚。从制礼作乐、颂太平的正风正雅到直抒胸臆、怨刺时政的变风变雅,诗歌中都具备了。此外,这些诗歌中所表达的关心国家政治,关心百姓、边疆将士的生活,关注居住在大唐帝国少数名族的命运的这种“兼济天下”的思想和情操极大的体现了儒家的正统、雅正,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风。女性化的诗风和男性化的诗风相结合,这是薛涛诗歌的最大特点。这种风格,注定了她在唐代女性诗坛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样的风格却似乎使她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面对鱼玄机、李冶这些诗人,薛涛的女性化风格明显不如她们强烈;面对男性诗人,薛涛的男性化诗风又不够彻底,这可能也是薛涛诗歌在后世的评价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吧。四、诗歌的文化内涵中国“农耕”的经济制度,和父系的宗法礼法制度,使得女性在社会中沦为了第二性,走在社会的边缘。男性中心社会里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等等这样的文化、礼教观念越来越深地影响了女性的生活与思想,并最终形成内化,深刻烙印在女性的思想和观念之中。于是就有了汉代班昭作女诫,魏晋张华作女史箴,唐长孙皇后作女则,宋若梓的女论语等等,女性被深深禁锢,沦为男性的附庸。(一)唐代女性的特殊地位唐代女性是比较幸运的一群。李唐皇朝发家关陇集团,身上有一部分流淌着的是北方胡族的血统,这样的游牧民族与农耕社会有所不同,正所谓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游牧民族的妇女在地位上要相对汉族女子更高、更独立、更有地位。这样的社会大背景,造就了唐代女性在社交、婚恋等方面的开放。她们有着更多的人生自由,和独立的人格意识,她们有着开朗、热情、活泼、刚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属于同一空间的女妓、女尼、女冠,她们有着比普通女性更深厚的文化知识,更广泛的交际关系,没有家庭和婚姻的牵绊,“她们的生命标识却与传统的家庭角色(女儿、妻子、母亲)完全不同。正因为她们的活动远远超越了家庭空间,她们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其他社会阶层和团体中的妇女难以匹比的。”(陆晶清唐代女诗人)她们的诗歌成就在整个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妇女文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这样特殊的一群,她们往往都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精通文墨,她们能更加广泛地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她们更加能看清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种种不平等,她们的女性意识要更加强烈。她们是唐代女性的代言者,她们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二)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薛涛的诗歌有着比较强烈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女性角色、歌妓角色在社会中地位的清醒认识,渴望改变自身处境的需求和愿望,以及希望自身像男性士大夫那样参与政事、关心社会人民生活的现实意识。歌妓卑微的社会地位,寄人篱下的生活境遇,并没有阻断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独立、自信、刚强的意识。诗人已然清醒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女人,作为歌妓毫无自主性可言,但诗人并没有就此屈服,就此沉沦,而是努力为之抗争着。“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的蝉(蝉)、“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的竹(酬人雨后玩竹)、“那同众芳草”、“宁有惧豺狼”的菊(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无不展示着诗人自信的风貌,清俊高洁的心态,对改变自己地位的渴望。诗人的这种意识虽然有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自身所具备的、自身所努力的结果。唐代妇女宽松的社交环境影响着薛涛的诗歌创作。她的诗歌主题和内容相比其前时代要开阔很多。酬赠诗、交游诗、山水诗、题壁诗等等创作,都具有时代的突破性。主题不再只是驻足于感伤的闺门幽怨,缠绵悱恻的爱情、婚姻,而是把眼光放在了更宽广、更深厚的现实意识上。诗人还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士大夫的人生奋斗目标看齐,诗歌中有了历史的、社会的、国家的担当和责任。如她的边塞诗和咏史诗中所表现出的治国兴邦、关心国民的主题。生活的经历是创作的源泉,没有如此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诗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诗歌来的。诗人是苦闷的,她更是悲哀的。生命赋予了她出众的才情,她有更多的自我追求,更强烈的女性自觉意识,然而终究生活在一个压迫和束缚女性发展的时代,最后也不得不和一般女性一样,行走着相同的命运轨迹。面对强大的男权社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着辛酸和卑弱,在诗歌中表达出抑郁的、自卑的、柔弱的、依赖的心里特征。如春望词对春愁秋悲的感时伤叹,对爱情可望而不可及的悲怨;柳絮自比柳絮,漂泊无定的苦闷和忧愁;赠远抒发爱情逝去后的伤心苦闷;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消瘦翻堪见令公,落花无那恨东风”对韶华逝去的无奈怨恨和自卑;十离诗依赖川主的柔弱。这些都没有摆脱幽怨的闺阁气息和传统文化压抑下的女性柔弱。尽管诗人最后也没能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建构中改变自己的社会角色、人身地位、文化定位,依然遭受着封建压迫和约束,徘徊在社会的边缘化地带。但我们依然得说,薛涛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坚强、有追求的女性意识在当时就是一种进步和发展。结 语薛涛是唐代最有名的歌妓诗人。从她的诗歌里我们既看到了沦落乐籍,寄人篱下的辛酸无奈;也看到了努力生活,表现真我的孤芳清拔。诗歌成了她书写生命中真、善、美的美好形式。薛涛的诗歌有着丰富的题材。娱目游心的山水纪行;感悟历史、寄托怀抱的咏史怀古;关心社会现实的政治边塞都是诗人笔下的内容。薛涛诗歌清丽、婉约的女性化诗风和沉郁豪迈、温柔敦厚的男性化诗风相结合,决定了其诗歌在女性诗坛的地位,也使得她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薛涛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人其诗在后世的接受,都体现出了薛涛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薛涛用自己的诗笔书写着自己的心灵与世界。这位富有才情的女子,让我们从她的诗歌中看到了才华、看到了性情、看到了美。致 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向我的指导老师马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马老师不辞辛苦的给我指导和不厌其烦的修改,才使我的论文得以如期完成!另外,我感谢诸位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素材,帮我解决了许多困难。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参考文献:1薛 涛. 薛涛全集五绝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M. 海南:海南出版社,1992. 2钟 惺. 名媛诗归A.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 济南:齐鲁书社,1997.3张篷舟. 薛涛诗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4张篷舟. 薛涛诗笺唱和诗存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5傅璇琮. 薛涛研究论文集薛涛卒年考C.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6张正则、季国平. 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7刘天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