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减至 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解:s= y/x=(2.5-3.5)V/(5.0-4.5)mm=-2V/mm 5、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35/ 电桥: O.OlV/ 放大器: 100(放大倍数) 笔式记录仪: O.lcm/V 求: (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 (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解:(1)、 s1=0.35/ s2= O.OlV/ s3=100 s4= O.lcm/V s=s1s2s3s4=0.35/ O.OlV/100 O.lcm/V =0.035cm/ (2) 、t=xs=4cm/0.035cm/=114.28 (3)6、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6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哪台仪表合理? 解:2.5级测温仪表:2.5=(m/L)100=(m/600)100;m=15 r=m/500=(15/500)100=3 2.0级测温仪表:2.0=(m/L)100=(m/600)100;m=12 r=m/500=(12/500)100=2.4 1.5级测温仪表:1.5=(m/L)100=(m/600)100;m=9 r=m/500=(9/500)100=1.8 选2.0级测温仪表合理 9、等精度测量某电阻10次,得到的测量值如下: R1=167.95 R2=167.45 R3=167.60 R4=167.60 R5=167.87 R6=167.88 R7=168.00 R8=167.85 R9=167.82 R10=167.60 (1)求10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R,测量的标准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s; (2)若置信概率取99.7%,写出被测电阻的真值和极限值。 解:10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R /R=(Ri)/n=( R1+R2+R3+R4+R5+R6+R7+R8+R9+R10)/n =(167.95+167.45+167.6+167.6+167.87+167.88+168+167.85+167.82+167.6)/10 =167.762 标准误差:=(vi) /(n-1)=0.3047/9=0.184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s:s=x=/ n =0.184/10 =0.0582 测量结果真值为:R0=/RKs=167.76230.0582=(167.7620.175) 测量电阻的极限值:Rm=/RK=167.76230.184=(167.7620.552) 168.314167.210:测量数据中无坏值 4.采用阻值为120、灵敏度系数 K=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和阻值为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当应变片上的应变分别为1和1000时,试求单臂工作电桥、双臂工作电桥以及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一个微应变:1=1m/m=110-6 因为R1=R2=R3=R4=R;是等臂电桥;U=4V; 1)、应变片上的应变为1:s=U0/R=U(R/R)/4/R=(U K)/4 电阻应变片的相对变化量:R/R=K=210-6 电阻应变片的变化量: R=RK=120210-6=0.2410-3 、单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4=U K/4=210-6V 灵敏度: s=U0/R=210-6V /0.2410-3=8.3310-3V / 、双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2=(U/2)K=410-6V 灵敏度: s=U0/R=410-6V /0.2410-3=16.6610-3V / 、及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 U(R/R)=UK=810-6V 灵敏度: s=U0/R=810-6V /0.2410-3=33.3310-3V/ 2)、应变片上的应变为1000 电阻应变片的相对变化量:R/R=K=210-3 电阻应变片的变化量: R=RK=120210-3=0.24 、单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4=UK/4=210-3V 灵敏度: s=U0/R=210-3V /0.24=8.3310-3V/ 、双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2=UK/2=410-3V 灵敏度: s=U0/R=410-3V /0.24=16.6610-3V/ 、及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UK/=810-3V 灵敏度: s=U0/R=810-3V /0.24=33.3310-3V/ 5. 如图3-22所示正方形平板电容器,极板长度 a=4cm.极板间距离=0.2mm。若用此变面积型传感器测量位移x.试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并画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极板间介质为空气。0=8.85 X 1012F/m。 解:C=A/=4b(a-x)/=4ba/-4bx/=C0-4bx/ , C=C-C0=-4bx/ 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C/x=-4b/=-48.8510-12F/m410-2m/210-4m=-7.0810-9F/m 5.采用阻值 R=120,敏度系数 K=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与阻值 R= 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10V。当应变片应变为1000时,若要使输出电压大于10mV。则可采用何种接桥方式(设输出阻抗为无穷大)? 解: 应变片上的应变为1000=10-3 电阻应变片的相对变化量:R/R=K=210-3 电阻应变片的变化量: R=RK=120210-3=0.24 、单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4=UK/4=10210-3V/4=5mV 灵敏度: s=U0/R=510-3V /0.24=20.83310-3V/ 、双臂工作电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R/R)/2=UK/2=10210-3V/2=10mV 灵敏度: s=U0/R=1010-3V /0.24=41.6710-3V/ 、等臂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输出电压: U0=UK/=10210-3V=20mV 灵敏度: s=U0/R=2010-3V /0.24=83.3310-3V/ 输出电压:U0=UK=10103mv210-3=20mv 综上所述:若要使输出电压大于10mV。则可采用等臂全桥接桥方式。 6.图2-43所示为一直流电桥,供电电源电动势 E=3V. R3=R4= 100。 R1和 R2为相同型号的电阻应变片,其电阻均为50。灵敏度系数 K=2.0。两只应变片分别粘贴于等强度梁同一截面的正反两面。设等强度梁在受力后产生的应变为5000 试求此时电桥输出端电压 Uo。 解:受力时:R1=r+R、R2=r-R、R3=R4=R=100 U0=(R2R4-R1R3)U/(R4+R3)(R1+R2)=R(R2-R1)U/2R(R1+R2) =-2RRU/2R2r=-(U/2)(R/r)=-(U/2)(K)=-1.52510-3 =-1.510-2V=-15mv3.有一平面直线位移型差动电容传感器其测量电路采用变压器交流电桥,结构组成如图3-20所示。电容传感器起始时bl =b2=b=20mm, al =a2=a=10mm,极距d=2mm,极间介质为空气,测量电路中ui= 3sintV,且u=ui。试求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5mm时的电桥输出电压u0。解: 电桥的空载输出电压为: 0=2Z2/(Z1+Z2)-=2Z2/(Z1+Z2)-(Z1+Z2)/(Z1+Z2) =(Z2-Z1)/(Z1+Z2) 其中:Z1=1/jC1,Z2=1/jC2,C1、C2,为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带入,得 0=(Z2-Z1)/(Z1+Z2)=(1/jC2-1/jC1)/(1/jC1+1/jC2) =(1/C2-1/C1)/(1/C1+1/C2)=(C1-C2)/(C1+C2) 对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设初始电容为:C0= 0 r A/d=ab/d为初始电容。 当动极板相对定极板沿长度 a 方向平移x 时,则电容为 C= 0 r b(ax)/ d=( 0 r ab/ d)( 0 r bx/ d ) =C0bx/d=C0C C1=C0C; C2=C0+C; U0=U(C1-C2)/(C1+C2)=-UC/C0=-U(bx/d)/(ab/d)=-Ux/a =-(3sintV)(5/10)=-(3/2)sintV=-1.5sintV 4、变间隙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3-21所示。传感器的起始电容量Cx0=20pF, 定动极板距离do=1.5mm,Co=10pF,运算放大器为理想放大器(即K,Zi), Rf极大,输入电压 ui=5sintV,求当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0.15mm使d0减小时,电路输出电压u0为多少? 解: 对于变间隙电容传感器,当动极板移动x 后,其电容为: CX=A/(d0-x)=(A/d0)d0/(d0-x) = Cx0d0 /(d0-x)=Cx0/(1-x/d0)=20/(1-0.15/1.5)pf =(20/0.9)pf=(200/9)pf=22.22 pf 对于理想运放,其输入阻抗和开环放大倍数都很高(Zi,A),因此其输出端输出电压u0与CX 成反比,即: u0uiC0/CX=10pf/(200/9)pf5sintV =(90/200)5sintV =2.25sintV 当动极板移动x=0mm 后,其电容为: u0uiC0/CX=(10pF/20Pf)5sintV=2.5sintV Cx=Cx0(1+x/d)=20 pF(1+0.15/1.5)=22 pF Cx=A/(d0-x)=Cx0/(1-x/d)=20pF/(1-0.15/1.5)=22.22pF =(Cx-Cx)/Cx=(20/0.9-201.1)/(20/0.9)=1-0.99=10 u0=-uiC0/Cx=-5sintV(10pF/22pF)=-2.273 sintV u0=-uiC0/Cx=-5sintV(10pF/(20pF/0.9)=-2.25sintV =(u0-u0)/u0=(-2.25+510/22)/(510/22) =-0.99+1=10 3、 试说明图4-12所示的差动相敏检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答:1)、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在 ui1=ui2时: 比较电压在正半周时:D1、D3导通;D2、D4截止;ub=u2、ua=u2/2=vc 比较电压在负半周时:D2、D4导通;D1、D3截止;ud=u2、ue=u2/2=vc 2)、在ui1ui2时:Vg0;则电流表通过的电流和不为0; 、衔铁上移:在u11u12时: 正半周时:vave;电流经:a、D3、u22、V、g、e、u12。 负半周时:veva;电流经:e、D2、u21、V、g、a、u11。 电流总是从电表的右边流向左边。 、衔铁下移:在u11u12时: 正半周时:veva;电流经:e、g、V、u21、b、D1、a、u11。 负半周时:vave;电流经:a、g、V、u22、d、D4、e、u12。 电流总是从电表的左边流向右边。 图4-12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1移相器 4、 图4-31所示的差动电感式传感器的桥式测量电路,L1、L2为传感器的两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其初值均为L0。R1、R2为标准电阻,u为电源电压。试写出输出电压u0与传感器变化量L间的关系。解:设:0=R1/(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数学必修四听评课记录全集(43份版)
- 沪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参考课题2)民间工艺》听评课记录2
-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听评课记录:1.3.2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课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02课时-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听评课记录)
- 人教B版选修2-2高中数学2.2.2《反证法》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听评课记录:6.2.2《排列数》(含解析)
-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7 土地的誓言》听评课记录
- 员工法制知识培训课件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听评课记录合集
- 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共同担保合同模板
- 大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 2024年内科护理学(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DG-TJ08-2170-2015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护测量规范
- 2025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
- 2025年度签约主播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协议
- 数据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设备润滑知识培训课件
-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解读
- 线路迁改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