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赏胡适的新诗.doc_第1页
评赏胡适的新诗.doc_第2页
评赏胡适的新诗.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赏胡适的新诗寒冬时节春意萌动-评赏胡适的新诗胡适创作的新诗应该说并不多,他1920年2月初版的尝试集,到1922年10月就出了第四版,其中大多数是半旧不新的诗,或勉强可称为诗的诗,只因为他在理论上极力为新诗开路,所以人们也把他归为新诗人了。胡适其实是没有诗歌天分的,至少应该说成是缺乏诗才。他不象郭沫若那样有狂放的才气,颇得李白之风;也不象冰心那样小巧玲珑,婉约隽永,颇有易安居士的气象;胡适也没有徐志摩诗歌的灵动飞扬,缺乏真正诗人的想象力如下面的一首诗,其实不象诗而更象散文:一颗星儿我喜欢你这颗顶大的星儿,可惜我叫不出你的名字。平日月明时,月光遮尽了满天星,总能遮住你。今天风雨后,沉闷闷的天气,我望遍天空,寻不见一点半点光明,回转头来,只有你在那杨柳高头依旧亮晶晶地。诗歌不同于散文,主要在于节奏与韵律。上面这首诗就有点缺乏节奏与韵律,语调有点平淡无奇,缺乏起伏。但是胡适还是写出了几首象模象样的新诗来的,请看下面的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这首诗写于1917年秋冬之间,发表于1918年1月。当时胡适刚从美国回国不久,被北大聘任为教授,与北大的几位朋友一起鼓吹新文化运动,“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而且又是新婚燕尔,正踌躇满志,志满意得,这首诗是当时心情的最好的体现,自豪感、自信心一览无余,高扬,爽亮。1917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写的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理很欢喜;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不料此理很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这首诗写得节奏明快,韵律欢畅,有点小情调。再看1921年10月4日写的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中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瞒盆花!(十,十,四)(即1921年10月四日) 这首诗的语气与前一首多么相似,轻松而惬意。 这首诗写兰花草的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台湾改编为校园歌曲,曾传唱一时,在大陆也很流行过一阵子,琅琅上口,有亲切自然,这是胡适的诗歌中写的通俗易懂又有诗情诗韵的一首。1917年冬胡适的母亲去世,她是从二十出头就开始守寡,直盼到儿子出息了成为大学教授,她也闭目了,可想而知胡适的悲切的心情的,小诗写得情真意浓,没有虚伪,也不造作。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今朝,-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只少了我的心头狂跳!-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云散烟消!-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能寻他那一声“好呀,来了!”1920年八月二十二日胡适写的三个朋友是赠给任永叔和陈莎菲夫妇的:上雪全消了,春将到了,只是寒威如旧。冷风怒号,万松狂啸,伴着我们三个朋友。风稍歇了,人将别了,-我们三个朋友。寒流秃树,溪桥人语,-此会何时重有?下别三年了!月半圆了,照着一湖荷叶;照着钟山,照着台城,照着高楼清绝。别三年了,又是一种山川了,-依旧我们三个朋友。此景无双,此日最难忘,-让我的新诗祝你们长寿!这是胡适新诗中景致写得好人情又浓的一首诗。胡适对新诗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是最早高举起新诗的大旗的,他并不是以新诗的典范示人,而是新诗的开路人,为新诗人们攀上的新诗高峰引路开道。早在1916年四月十二日胡适曾写沁园春誓词,下阕中表明为文学革命扛大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