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清3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清3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清3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清3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单元清3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清3 1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选官制度 下列俗语和诗词 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吹金榜落凡尘 三十三人名字香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a b c d b 2 有人说 隋朝 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 时间虽短 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 光芒四射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灭陈 使南北统一b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c 开创了行省制度d 开凿了大运河 c 3 市井经济之家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处去 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a 秦朝咸阳b 汉都长安c 唐都长安d 宋都东京 d 4 唐太宗时 某地发生灾荒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 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 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 尚书省裁决b 门下省审议c 尚书省执行d 门下省执行 b 5 初一某班举办 中国古代文化使者 的图文展览 东瀛 日本 有多远 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 风雨莫阻挡 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bcd a 6 穿越时光隧道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鼎盛时期的商人 以下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 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c 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d 到都城长安旅游 c 7 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 既有识人之智 又有用人之术 这是毛泽东对我们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的评价 下列史实与她无关的是 a 开创武举和殿试b 多次减免赋税和徭役c 任用房玄龄 杜如晦为宰相d 为 开元盛世 奠定基础 c 8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与吐蕃和亲 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 生产技术等书籍 令玄奘西游天竺 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 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鉴真东渡日本a b c d d 9 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 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a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 钱币上都有汉字c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d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d 10 隋唐时期的音乐 舞蹈 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再加以创新 呈现出盛世特色 其中歌颂唐太宗功绩的是 a 胡旋舞 b 秦王破阵舞 c 霓裳羽衣舞 d 高山流水 b 11 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历史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 西夏 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 党项 匈奴b 匈奴 回纥 吐蕃c 党项 女真 回纥d 契丹 党项 女真 d 12 从东汉末年到南宋 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北方人口南迁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相对稳定 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a b c d a 13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 汉朝的五铢钱c 北宋的 交子 d 南宋的 会子 c 14 走进 清明上河图 我们可以感受北宋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东京市民已经用煤炭取暖 边喝着茶边在瓦肆里看杂技表演 可以到澡堂里洗澡 大街上店铺林立 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中秋节赏月 吃月饼a b c d a 15 下表为汉朝至宋朝南北方户数统计表 单位 万户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南移b 政治统治开明c 城市经济活跃d 民族融合加强 a 16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结束这一局面 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 成吉思汗b 元世祖c 李世民d 元昊 a 17 忽必烈研究权威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莫里斯 罗沙比撰写了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一书 忽必烈对他的帝国的贡献有 统一蒙古各部 灭南宋 建立行省制度 定国号为 元 a b c d a 18 弗兰西斯 培根曾说 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 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的 第三种 是指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 d 19 诗句 我有桐马手自提 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 以我两足为四蹄 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农具 a 秧马b 踏犁c 翻车d 水车 a 20 唐诗 宋词 元曲 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唐朝诗歌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是李白 杜甫 白居易b 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等c 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是关汉卿d 诗圣 是对李白的美誉 诗仙 是对杜甫的赞美 d 21 隋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繁荣 文明 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时期 请根据有关图片回答问题 1 图一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该朝代还有其他什么农业生产工具 2分 2 图二中桥梁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2分 3 图三中书的名称是什么 它雕印于哪个朝代 2分 曲辕犁 筒车 隋朝 金刚经 唐朝 4 请你仔细观察 隋朝大运河 图 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2分 a 涿郡指今 b cdef是大运河的四段 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西湖旅游 可能经过其中的哪几段 按顺序写出每段名称 3分 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5分 北京 余杭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 示例 隋炀帝为开凿运河 滥用民力 加重了人民负担 激化了阶级矛盾 引发了农民起义 导致了国家灭亡 所以 应该否定 或 隋炀帝开凿运河虽然使当时的百姓承受了巨大苦难 但是后代却获益匪浅 学生不论持哪一种观点 论据充分 言之成理即可 22 让我们穿越时空 梦回唐朝 走进宋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梦回大唐 太宗谓侍臣曰 为政之要 唯在得人 今所任用 必以德行 学识为本 1 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至少答两点 共4分 虚心纳谏 或答出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 重用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等具体事例也可 完善科举制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 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 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 影响着世界 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 唐人 2 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 至少举出两件史实 2分 日本派遣唐使 留学生 留学僧到中国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 外国贵族多派子弟到长安的太学学习中国文化 唐朝的科举制被日本 新罗等国家借鉴和仿效 日本现在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文化印迹 走进宋元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 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3 列举宋朝 已呈巅峰状态 的科技成就两例 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4分 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 引起军事上的革命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指南针用于航海 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北逾阴山 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 4 依据材料 判断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 建立了什么制度 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2分 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 23 通过交往 不同特色的经济 文化相互碰撞 相互交融 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两汉至唐代 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 入宋以后 特别是南宋 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 达到了 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 的地步 明初 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 其中最为壮观 影响最大的 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 中外文化交流史 1 材料一图片展示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通道 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4分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6分 通道 丝绸之路 意义 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 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 推动了中西方经济 贸易 文化交流与发展 变化 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原因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科技发展 造船工艺进步 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 北方民族政权并立 战事纷争 任选两点即可 2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 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 七下 1 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 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5分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