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pdf_第1页
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pdf_第2页
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pdf_第3页
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第5期 总第105期 外语研究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2007 5 Serial 105 语料库的 代表性 问题 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 李德俊 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 南京210039 摘 要 代表性 的问题关乎语料库建设的全局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在翻译语料库建设中有关 代表性 的讨论 接着指出 在当前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 英汉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应依照 翻译原型 的观点 以 搭建翻译语料库 核心的核心 为起点 在进一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语料库的扩充 关键词 代表性 翻译语料库 翻译原型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7242 2007 05 0066 04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方法是20世纪50年 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研究手段 有人称 其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 两阵对垒的天平上的 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 顾曰国1998 1 20世纪 90年代 曼彻斯特科技大学的语言工程系在英国 科学院的资助下开始进行翻译语料库的研究 并 于199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翻译语料库TEC 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 主持创建该语 料库的Mona Baker教授认为 收集有大量源语和 译语语料的翻译语料库 在语料库研究方法的驱 动下会揭示翻译的普遍性 Baker 1993 233 250 Laviosa 1998 认为这一预言性观点引起了 翻译学者和语言学家的广泛重视 一种全新的 系 统的研究翻译的方法因此应运而生 自第一个翻译语料库 诞生以来 目前国外已 初步 建成的此类语料库有英 挪 英 法 英 意 英 德 英 葡等语言的翻译语料库 此外还有一些 正在建设之中 例如曼彻斯特科技大学的Carmen Dayrell博士在Mona Baker的指导下正在筹建的 英语 西班牙语翻译语料库 在这些翻译语料库的 建设中 语言学家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 问题经过讨论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也有一些仍 需进一步探讨 其中不少热点论题涉及翻译语料 库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是建立任何形式的翻译语 料库都无法回避的 对我们建设英 汉翻译语料库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翻译语料库的 代 表性 这一热点论题 并提出对建设英汉翻译语料 库的一些看法 1 选材的代表性问题 Biber 1993 244 认为代表性问题是选材的最 基本的问题 所选材料应该 囊括所研究对象的所 有变量 选材不具代表性 那么在此基础上所进 行研究的科学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因此 这是每 个试图建立翻译语料库的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问 题 如何才能保证建库过程中选材的代表性呢 一般认为 有以下两点是必须考虑的 a 确定所研 究对象的外延 to designate the boundary b 对 研究 对 象 进 行 内部 结 构 分 析 to specif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Halverson 1998 1 1确定所研究对象的外延 这个问题似乎已不复存在 因为许多单语库 比如ICE BNC 在建库时都提供了较好的方案 以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为例 其选材分 为书面语和口语两大部分 书面语的选材不仅来 自书籍 刊物 各类小册子 也有未出版的书信 文 章 备忘录等等 甚至还有被书面语化了的演讲词 和剧本等 而口语的选材范围之广也毫不逊色 来自英国38个不同地区 年龄在15到60岁间的 男女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长达2000个小时的录音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属于4个不同的社会群体 Kennedy 2000 50 54 显然 研究者试图让选 材 囊括所研究对象的所有变量 而从某种意义 上说 BNC也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 在创建翻 译语料库的时候 套用以上的做法却是行不通的 原因有二 其一 单语库的选材不存在优先性的问题 以 英语为母语是潜在的标准 只要选材出自母语为 英语的人笔下或口头就可以了 大家都说的是英 66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语 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 而对于翻译语料库来 说 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因为没有相对于 说 母语者 native speakers 这样一条无可争议的标 准 母语翻译者 native translators 是不存在的 Halverson 1998 其二 单语库选材时除了 说母语者 这样一 条潜在的标准外 还有一条就是要保证所收录的 材料产生于自然状态下 naturally2occurring 这 一点对收录口语素材尤为重要 而就翻译语料库 而言 Halverson 1998 认为 当前的翻译理论没有 明确界定什么是 自然的译文 Vermeer 1989 173 187 也说 翻译的目的 出版商的意图等都 会对译文产生影响 因此 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很 有必要 1 2进行内部结构分析 在 单 语 库 的 建 设 中 Halliday的 语 域 register 理论及分析方法为某些学者所倡议 例 如Biber 1993 243 257 BNC的内部结构分类 虽然略有不同 但与上述方法并无本质区别 BNC对书面语料的分类考虑了3个参数 即主题 类别 subject area 载 体 medium 和 时 间 time 语料首先被分为信息型 informative 和 想象型 imaginative 两类 然后再根据学科类别进 行细分 例如信息类被细分为纯自然科学 应用 科学 社会 时事 艺术 思想和休闲等子类别 而 载体和时间分别界定了语料的来源 比如书籍或 期刊等 和出版时间 Halverson 1998 我国学者 认为语料库如同一个 四维模型 应由 时间轴 空间轴 学科轴 和 风格轴 组成 张普1999 20 25 以上分类法不仅有理论依据 而且经过实践 的检验证明是有效的 但在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中 却不能完全照搬套用 Reiss 1989 105 115 早 就发现 源语和译语在功能方面是有区别的 由 于文化的差异 源语的类分与译语的类分不一定 吻合 这一观点得到了Aijmer等人的验证 在英 语 瑞典语可比语料库的建设中 Aijmer et al 1996 73 85 发现要把用于Brown Corpus的传 统 文体 分类法 stylistic stratification 移植到可 比语料库中将会产生许多问题 无法使两种语言 的文体完全对等起来 2 语料库要多大才有代表性 语料库到底要多大才能反映语言的实际情况 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于第 一代通用语料库而言 100万词级的语料库就已经 很大了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语料库也愈 建愈大 BNC是1亿词级的 而BOE Bank of English 更达到了2个亿 规模庞大的语料库虽 有其优势 但语言学家们同时也意识到 语料库也 并不是愈大愈好 语料库过大可能会造成检索的 结果难以或无法进行分析 Kennedy 2000 68 Kennedy 同上 认为 规模宏大的语料库并不比规 模较小的语料库更能揭示语言的本质 通用语料 库尚且如此 专门语料库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要 建一个用于研究韵律 prosody 的语料库 10万词 级的就足够了 同上 目前 语料库愈大愈好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 人的挑战 语料库不论建多大 对于浩瀚的语言 之海来说都是 沧海一粟 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 了如何建立易操纵的 能反映研究对象一般规律 的较小型的语料库 一般来说 语料库的大小要 根据研究目的而定 一个较小型的 认真设计和 规划的语料库可以被透彻地分析研究 其作用并 不亚于大型的语料库 Johansson 1991 305 314 就翻译语料库而言 Malmkjaer 1998 非常 肯定地认为 在平行语料库的建设中 如果能做到 在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对应中保持 一对多 一篇 原文对应多篇不同译文 这种翻译语料库就一定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 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 3 1翻译原型 语料库建设中关于 外延 的争论其实质就是 翻译 的定义问题 谢天振 1999 1 将翻译定义 为 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 奈达认为 翻译是 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 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谭载喜1999 11 翻译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 的 两种语言间的信息交流 不论何时 何地 或何人之间发生的两种语言间的信息交流都是翻 译 而这些产生于不同时间 地点和人物间的翻译 其地位也是平等的 以上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 如果在翻译语料库的设计阶段严格依此选材显然 又是行不通的 Tymoczko 1998 说要建立一个包 括已知不同时代 所有类型文本 或译本 的样本 库只是 实证主义的狂想 为了寻找有效的 可 操作的定义 有人根据原型理论 提出了 翻译原 76 1994 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型 的观点 Halverson 1998 虽然Halverson没 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但她认为 翻译原型 即 专业笔译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她的观点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对我们建设英汉翻译语料库 也有很大的启迪 基于以上讨论 我们有以下启 发 启发一 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翻译语料库 从 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也没有必要 启发二 据 翻译原型 理论 内部结构分析首 先要确定 原型 即结构的核心部分 因此 在搭 建英汉翻译语料库的时候首先应该建立以 专业 翻译 为基础的核心语料库 然后再辅以一些辅助 语料库 如学生翻译语料库 汉语非母语者的翻译 语料库和现场口译语料库 3 2英汉翻译语料库的结构和大小 如前所述 国外单语库的内部结构分类参照 了语境 文体 功能和来源等 我国国家级现代汉 语通用语料库在结构分类上与国外的做法基本相 同 1993年1月 我国制定了 现代汉语语料库选 材原则 提出了 以门类为主 以语体为辅 的设 计原则 从门类 语体和来源等角度将语料分为8 个大类和30个小类 刘连元1997 236 243 林杏 光1999 240 241 虽然单语库在选材时的分类法被认为不能直 接运用于翻译语料库 但它的参考价值却无人否 定 Halverson 1998 认为 这些分类虽有不足 但 在翻译语料库选材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意大利 比萨大学的英语 意大利语翻译语料库就是从语体 和语料来源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的 Peters Marmaridou 1996 参考文献 1 Aijmer K B Alterberg phonological awareness bilingual On the Subjective Role in Metaphor Construction by WANG Wen2bin p 17 The central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with the addresser s subjective role in metaphor construction It looks into the addresser s subjectivity and cognitive multi2perspectives by emphasizing that man is the user of a metaphor and also the constructor of its meaning W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s the presence of the cognitive subjectivity of the addresser By so doing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 how a metaphor and its meaning are formed and how heterometaphoricity comes into existence Key words metaphor addresser subjectivity cognitive multi2perspective heterometaphoricity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imulus Appraisal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ESL Reading Comprehension by HU Ting2shan cognition interactive model appraisal system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Corpora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reation of an English2 Chinese Translation Corpus by LI De2jun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