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无产阶级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思想层面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 洋务思想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维新思想 变法维新 戊戌变法 民主共和思想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思想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向西方学习 学不学 学什么 怎么学 单元总结 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思想近代化 抵抗派 外国冲击中西联系 师夷 制夷 翻译 著书 思想启迪 洋务派 内忧外患 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舆论环境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政治经济思想洋务破产 兴民权君主立宪变法改良 宣传论战戊戌变法 思想解放 民国初年 激进派 政治经济思想 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宣传号召 动摇正统思想解放 高考典题 1 10年江苏卷 近代史上 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 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B 李鸿章C 康有为D 孙中山 2 浙江文综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 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 李贽笔下的孔子C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空子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3 10年江苏卷 8 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 果能实现与否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4 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3题 近代有学者呼吁 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脱离无常识之思 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A 求强求富B 变法维新C 共和革命D 民主科学 5 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 最为确切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B 争取民族独立 反抗外来侵略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 争取民族独立 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6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5题 辛亥革命 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 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 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 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7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8 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2题 严复译著的 天演论 被誉为 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 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用之争 洋务派 顽固派 维新思潮 早期维新派 代表 主张 意义康梁维新派 背景 代表 思想特点 内容 意义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标志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前期 后期 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概况 十月革命后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意义 对知识分子 对中国革命 重点问题 1 概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下列各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抵抗派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康梁维新派 孙中山革命派 陈独秀激进派 2 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意义 兴民权 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 废八股 改革教育制度 意义 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影响 4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意义 十月革命后 开始传播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 广泛传播 意义 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二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 政书 地图为旧学 西政 西艺 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不便偏废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心身 西学应世事 张之洞 劝学篇 料三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 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 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2 据材料二说明洋务派对传统文化与西学关系的认识 并据材料三说明其认识的局限性 3分 材料四康有为揭橥孔子和经学的旗帜 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 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 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 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 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 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 康氏所为 开援西入儒之先河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3 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分 在近代中国 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 有着丰富的内涵 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 4 阅读右表中的资料 围绕爱国 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 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 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 456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斗争 3511 政治领域爱国斗争 359101112 从文明史范式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A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B认识学习西方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C归纳出近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从近代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近代化指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材料五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4 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及其原因 4分 5 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 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1分 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 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2分 尊孔复古 逆流 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扬弃 或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三从过程上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 器物 到 制度 再到 思想文化 不断深化的历程 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 到主动选择 例如辛亥革命 的过程 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突出特征 一从内容上看 以学习西方为主要途径 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二从主题上看 救亡图存 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 启蒙和救亡相连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近代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 A 列强不断侵华 民族危机加深 B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 C 近代教育的兴起和留学风气影响 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 理解思想解放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造中国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勇于探索 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 思想教育 经济 阶级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变法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辛亥革命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批判传统道德礼教 宣扬民主科学 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打破教条主义 欧洲四次思想解放运动 古希腊智者运动 BC5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 14 16世纪 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16世纪 挑战教皇的权威启蒙运动 17 18世纪 理性主义 材料一 16世纪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 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 直到此时才获 再生 与 复兴 因此得名 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 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 1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3分 态度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原因 基督教会垄断思想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2 1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反对封建宗教神学 1分 原因 基督教会垄断思想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分 任答两点 2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2分 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导致其难以挣脱传统 1分 或不主张变革社会制度 继续维护封建统治 3 儒学影响根深蒂固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为减少变法的阻力 2分任答两点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 绝对否定儒家传统道德 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2分 尊孔复古 逆流 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2分 任答两点 5 扬弃 或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1分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 卷37题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 一曰君主之国 一曰民主之国 一曰君民共主之国 惟君民共治 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亦得以下逮 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苟得君主于上 而民主于下 则上下之交固 君民之分亲矣 内可以无乱 外可以无侮 由此而扩充之 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 以英为巨擘 而英国政治之美 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 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 有所谓 民为贵 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 故以民立国之制 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 民国之国家 为全国国民所公有 民国之政治 为国民所共理 民国之权利 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 孙中山全集 2 根据材料二 三 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 10分 2 异 王韬主张学习英国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实行君民共治 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 学习美国的民主制度 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同 两人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都从中国传统思想来论证近代民主思想的合理性 材料二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 政书 地图为旧学 西政 西艺 西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家禽饲养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动物检疫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生产处理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林木种苗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行业新型保温材料市场趋势与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水文勘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印刷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土建施工人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2030中国立体护围卫生巾行业竞争优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护理文书书写PDCA案例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