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教学大纲“程控交换A”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A课程编号:08100002编写人:单树民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验证型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理解,尽快掌握数字控制技术。通过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一方面真正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设备与程序控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灵活应用编程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了程控交换的书本知识,较熟悉C语言编程方法和技巧。本实验教学大纲也适合程控交换B课程的实验教学。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0 总学时:56 实验学时:8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用户接口电路实验2必开验证1-2通信工程2用户摘挂机识别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工程3位间隔识别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工程4双音多频收号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工程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用户接口电路实验实验内容:了解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用户电路B.O.R.S.C.H.T功能原理、特性;了解模拟用户电路在交换机中的作用。实验要求:根据电路图分析用户电路的B.O.R.S.C.H.T原理;根据本系统中铃流控制的实际过程;学会识别用户摘挂机指示;用示波器观察PCM总线出、PCM总线入、2M时钟信号以及用户的时隙信号并画出相应波形。主要仪器:数字程控实验系统一套,双综示波器一台,PC机一台。2用户摘挂机识别实验实验内容:了解用户摘挂机的硬件电路原理;编制程序,用软件完成摘挂机的识别。实验要求:结合流程图编制程序实现摘挂机识别。主要仪器:数字程控实验系统一套,双综示波器一台,PC机一台。3位间隔识别实验实验内容:了解位间隔的识别原理;学会编程实现位间隔识别。实验要求:了解脉冲收号位间隔的识别原理;编制软件实现位间隔识别及脉冲号码的接收。主要仪器:数字程控实验系统一套,PC机一台。4双音多频收号实验实验内容:了解双音多频信号电路的组成、原理以及工作过程;学会编制程序实现双音多频收号。实验要求:从实验面板上观测DTMF收号器所收的号码;分析双音多频信号的收号过程;编制软件实现DTMF收号。主要仪器:数字程控实验系统一套,PC机一台。五、实验教材实验教材:鲍民权程控交换技术实验讲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六、考试方法考查:依据对学生的考勤记录、学生做实验时的成效和学生所做实验报告质量等三项内容评定实验成绩,并以百分制记录。“分布式信息系统原理与安全”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 principle and security课程编号:08100003编写人:阳 慧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分布式信息系统原理与安全课程的实验围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展开,要求学生运用DATAID-D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设计完成一个小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过系统设计和实现,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掌握数据分布、数据分片(垂直划分和水平划分)的概念,实现数据分布。掌握查询与数据分布透明性的关系,实现不同透明级别的简单查询和复杂查询。掌握更新与数据分布透明性的关系,实现数据更新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了解所采用的DBMS的安全机制和特性,实现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14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及建立4必开设计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分布式查询处理2必开验证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分布式更新处理2必开验证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管理6必开综合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及建立实验内容:设计数据库、进行数据分片和分布,按要求建立于不同站点。实验要求: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主要仪器:微机。2分布式查询处理实验的内容:实现分布式查询处理:实现不同站点上的局部查询和全局查询要求。实验要求:掌握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查询方法。主要仪器:微机。3分布式更新处理实验内容:实现分布式更新处理及数据库一致性:实现不同站点上的数据更新要求,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实验要求:掌握分布式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原理和方法。主要仪器:微机。4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管理实验内容:实现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根据所采用的DBMS,进行安全设置,并设计功能满足要求。实验要求:掌握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和原理。主要仪器:微机。五、实验教材 潭浩强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题解与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六、考试方法依据实验情况评定成绩。“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Optic-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课程编号:08100009编写人:蔡汪洋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光纤通信基础是通信工程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实验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加深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理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组成;掌握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基本结构、熟悉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及CMI码的特点、掌握在光纤信道测量眼图的方法、掌握光发端机和光收端机的功能及电路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光纤通信技术的了解,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组成。有效测出所需数据和波形,判别数据和波形的正确性;能应用理论对测得的数据和波形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实验目的做出结论。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光纤及连接器类型识别2必开综合12 通信2信号测试及眼图观察2必开验证12通信3光纤发送系统实验2必开综合12 通信4光纤接收系统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光纤及连接器类型识别实验内容: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总体电路与结构;识别光纤活动连接器并熟悉其基本结构;用测量法识别尾纤波长;从光纤的规格代码和外套颜色中识别光纤信号的传输模式。实验要求:掌握光纤的类型了解我国采用的光纤光缆型号的表示方法;了解用测量光纤损耗来识别尾纤波长的方法;了解光纤通信对活动连接器的要求;熟悉常用的活动连接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特点及识别方法。实验仪器: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2信号测试及眼图观察实验内容:熟悉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及CMI码的特点;CMI码的编解码实现方法;分析CMI编解码的电路及各测量点波形;比较CLK时钟、NRZ码及CMI码的异同;熟悉眼图。实验要求:了解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掌握CMI码的特点及编解码实现方法;掌握在光纤信道测量眼图的方法。 实验仪器: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3光纤发送系统实验实验内容:测量并分析数字光发送的波形及数据;测量并分析模拟光发送的波形;观察并分析输出功率和注入电流的关系;观察并分析光源的非线性失真。实验要求:了解光源的发光特性;掌握光发端机所完成的电光变换原理;了解模拟光发端机和数字光发端机的区别。实验仪器: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4光纤接收系统实验实验内容: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对照信号源的载波信号,观察位同步信号提取模块中输出的同步载波;观察2PSK解调信号波形。实验要求:了解光收端机偏置电压的调整;掌握光收端机的功能及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光收端机的灵敏度与动态范围的概念;光收端机接口电路共模噪声及抑制方式。实验仪器: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五、实验教材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六、考核方法平时考勤、实验报告与实验操作情况相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s课程编号:08100013编写人:罗 奕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该门课程的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可以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Linux操作系统,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构建方式,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按照分组要求,合作完成相关实验,完成相关文档并进行讨论。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14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构建临时编译环境2必开综合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安装基本的系统软件2必开综合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配置和挂载内核2必开综合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挂载虚拟文件系统2必开验证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配置系统启动脚本2必开设计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配置网络脚本2必开验证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小型嵌入式Linux的构建:系统启动的实现2必开综合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构建临时编译环境实验内容:构建进行嵌入式开发的交叉编译环境。实验要求:掌握建立交叉开发环境的方法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2安装基本的系统软件实验内容:安装构建嵌入式系统所需的相关软件。实验要求:掌握构建嵌入式系统中安装系统软件的流程。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3配置和挂载内核实验内容:配置和挂载所需的内核。实验要求: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配置,编译,挂载的方法。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4挂载虚拟文件系统实验内容:挂载虚拟文件系统。实验要求: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文件系统的创建方式。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5配置系统启动脚本实验内容:根据系统功能配置启动脚本。实验要求:掌握系统启动的原理和根据功能配置启动脚本的方法。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6配置网络脚本实验内容:配置与网络相关的脚本程序,实现部分网络功能。实验要求:掌握配置网络脚本的相关方法。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7系统启动的实现实验内容:整合配置好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完成系统的启动。实验要求:掌握使一个操作系统启动的方法。主要仪器:微机,嵌入式开发平台。五、实验教材Gerard BeekmansLinux From Scratch六、考试方法依据实验情况评定成绩。“嵌入式程序开发技术”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Embedded Develop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08100014编写人:刘 青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嵌入式程序开发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加强对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理解。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J2ME开发环境的配置,MIDlet的开发及调试及部署。通过实验教学,加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课程学时与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2 实验课时:16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42学时,实验教学环节为16学时。学时分配建议见表。嵌入式程序开发技术实验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安装、配置J2ME开发环境2必开验证1网络工程2MIDlet开发4必开设计1网络工程3MIDlet套件部署2必开验证1网络工程4持久存储2必开设计1网络工程5J2ME MIDP中的基本网络编程4必开综合1网络工程6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2必开验证1网络工程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安装、配置J2ME开发环境安装、配置J2ME开发环境,进行基本的调试,熟悉CLDC和MIDP库。2MIDlet开发开发基本MIDlet,调试并运行。3MIDlet套件部署开发MIDlet套件;配置运行时访问清单. 应用描述符和源文件 ;OTA MIDlet部署。4持久存储创建记录库;使用RecordEnumeration类;创建多列表;使用RecordFilter和 RecordComparator接口。5J2ME MIDP中的基本网络编程使用Socket实现无线网络编程;使用Datapram实现无线网络编程;使用HttpConnection实现无线网络编程。6在无线应用中使用XML使用J2ME MIDP的SAX1.0 Java API ;使用J2ME MIDP的 TinyXML解析器 ;使用J2ME MIDP的NanoXML解析器。五、实验教材1 Yu Feng,Jun ZhuJ2ME程序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2 美 Roger,RiggsJ2ME无线设备编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嵌入式系统B”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Embedded System B课程编号:08100015编写人:张桂平 文勇军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把相应的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汽车电子、通信和家用消费电子类等领域;随着Internet的发展,新型的嵌入式系统正朝着信息家电IA(Information Appliance)和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产品方向发展。本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己编制有关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并在计算机上实现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自己编制相关程序并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上调试,最后得到运行结果。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0 上机学时:16三、上机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ARM指令实验2必开验证2通信工程2跑马灯实验2必开验证2通信工程3音频接口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4LCD显示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5BootLoader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6开发环境建立及内核编译运行实验2必开验证2通信工程7GPS全球定位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8CF卡读写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9串行端口程序设计2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0A/D接口实验2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1D/A接口实验2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2键盘及LED显示实验2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3直流电机实验3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4BOOTLOAD实验3必开验证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5红外通讯实验2必开设计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ARM指令实验实验内容:ARM汇编语言编程和C语言编程。实验要求: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2跑马灯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跑马灯编程。实验要求:掌握ARM系统的I/O口的特性及编程,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3音频接口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的音频播放。实验要求:掌握ARM系统的IIS模块的基本组成和开发方法,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4LCD显示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的LCD显示。实验要求:掌握ARM系统的LCD驱动程序的编制方法,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5BootLoader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的系统启动。实验要求:掌握ARM系统中BootLoader的作用,程序烧写方法,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6开发环境建立及内核编译运行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的开发环境建立及内核编译。实验要求:掌握嵌入式开发环境及交叉编译器。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7GPS全球定位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下的GPS全球定位。实验要求:掌握嵌入式中GPS的应用方法。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8CF卡读写实验实验内容:嵌入式系统平台下的CF卡读写。实验要求:理解CF卡的原理,掌握CF卡读写的方法,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调试通过简单的程序。主要仪器:计算机和嵌入式系统平台。9串行端口程序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宿主机和目标机的串口通信。实验要求:熟悉ARM的设计和开发平台,掌握串口的通信原理及参数设置。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10A/D接口实验实验内容:完成几种简单模拟信号的A/D转换。实验要求:熟悉A/D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程序实现。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信号源。11D/A接口实验实验内容:完成简单波形的输出,并通过示波器进行观察。实验要求:熟悉D/A转换器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程序实现。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示波器。12键盘及LED显示实验实验内容:完成键盘输入,并通过LED显示屏将输入的值显示出来。实验要求:掌握键盘及LED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程序实现。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13直流电机实验实验内容:完成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实验要求:掌握ARM的IO口的操作。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14BOOTLOAD实验实验内容:完成COS-II操作系统在ARM平台上的移植。实验要求:掌握COS-II操作系统的内核,并能进行简单裁减。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15红外通讯实验实验内容:完成两台ARM实验箱之间的红外数据传输。实验要求:熟悉红外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传输的程序设计。主要仪器:计算机、ARM实验箱。五、实验教材自编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六、考试方法考查:由老师根据学生程序的编写以及调试结果情况给出成绩。“数据融合技术”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Data Fus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08100017编写人:颜宏文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希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亦能够提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要求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实验前应充分准备、理解要求,实验中按指导完成各项操作。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1.5 总学时:30 实验学时: 6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算法2必开验证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2粗糙集理论算法2必开综合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3数据融合及应用的系统设计2必开设计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四、单项实验的内容、要求项目1.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算法实验内容:将强跟踪滤波理论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估计方法相结合,编制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估计算法,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要求:实现线性动态系统的滤波算法,应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主要仪器:PC机。2. 糙集理论算法实验内容: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信息和知识的数学工具,为智能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处理技术,实验实现一种基于绝对信息量的知识约简算法。实验要求:主要是研究知识提取,包括相容情况下的知识提取和不相容情况下的知识提取。实验实现一种基于绝对信息量的知识约简算法主要仪器:PC机。3. 数据融合及应用的系统设计实验内容:可选的实验内容计算机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得设计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的集成;多目标跟踪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要求:数据融合及应用的系统设计的建模与算法实现主要仪器:PC机。五、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韩崇昭多源信息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六、考试方法 通过考查实验报告,上机检查。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Data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课程编号:08100018编写人:邓晓红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实验大纲根据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教学大纲制订,适用于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使用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能够配置IP寻址与静态路由,设置VLAN,配置动态路由(RIP)。通过该实验环节,达到加深对相关知识理解运用的目的。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0 总学时:52 实验学时:8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Boson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的使用2必开验证1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IP寻址与静态路由配置2必开综合1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3虚拟专用网(VLAN)的设置2必开综合1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4动态路由(RIP)的配置2必开综合1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Boson网络实验模拟器软件的使用学会BOSON NETSIM网络实验仿真模拟器的使用,进一步熟悉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命令。2IP寻址与静态路由配置掌握IP寻址、静态路由的基本原理,熟悉CISCO2600系列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设置。3虚拟专用网(VLAN)的设置熟悉VLAN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学会规划网络、要求在CISCO(2950)系列交换机上掌握最基本的VLAN设置,掌握CISCO(2950)的基本配置。4动态路由(RIP)的配置结合实验四,配置动态路由(RIP)。五、实验教材 长沙理工大学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指导书第三版2005 六、考试方法考查,完成实验报告。“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Principle and Techniqu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课程编号:08100022编写人:曹 敦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通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通信的基本原理如:PCM编码与解码、M编码与解码、时分复用原理等;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子系统的结构及对信号处理的过程。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36 实验学时:6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2必开验证12 通信2增量调制与解调2必开综合12通信3时分复用2必开综合12 通信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内容:将信号源模块产生的频率为2kHz,峰-峰值为3V的正弦信号输入到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观察PCM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和解码后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改变输入正弦信号的频率(100Hz6kHz)和幅度(5V),观察PCM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和解码后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实验要求:掌握PCM编码、解码及实验箱电路实现原理;准确客观记录频率为2kHz,峰-峰值为3V和频率(100Hz6kHz)和幅度(5V)时,PCM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和解码后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读出PCM编码后二进制码,并分析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及波形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验仪器:通信原理实验箱、泰克数字示波器。2增量调制与解调实验内容:将信号源模块产生的频率为2kHz,峰-峰值为1V的正弦信号输入到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比较本地译码、解码输出的模拟信号和输入的模拟信号波形,观察一致脉冲、一次积分波形;分别调节译码量阶、译码幅度电位计,观察M解码输出波形的变化;分别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100Hz6kHz)和工作频率(8k、64k、256k),观察M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和解码后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实验要求:掌握M编码、解码及实验箱电路实现原理;准确客观记录频率为2kHz,峰-峰值为1V时,本地译码、解码输出的模拟信号和输入的模拟信号波形,观察一致脉冲、一次积分波形;准确描述调节译码量阶、译码幅度电位计,M解码输出波形的变化;准确描述分别改变输入的模拟信号频率(100Hz6kHz)和工作频率(8k、64k、256k)时,M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和解码后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的变化;分析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及波形发生变化的原因。实验仪器:通信原理实验箱、泰克数字示波器。3时分复用实验内容:连接信号源模块、时分复用模块和终端模块,观察时分复用信号、解时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实验要求:掌握时分复用信号、解时分复用原理;记录时分复用信号、解时分复用信号的波形;分析时分复用前后信号及解时分复用前后信号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实验仪器: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五、实验教材武汉众友公司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六、考试方法平时考勤、实验报告与实验操作情况相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课程编号:08100023编写人:廖太长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己编制有关数字图像处理的程序并在计算机上实现这样一个实践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在课堂上所学的有关数字图象处理的知识点编写出相应的图象处理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调试,最后能运行通过并得到结果。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0 上机学时:8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可分离图像变换2必开验证1通信工程2直方图处理2必开综合1通信工程3空域滤波增强2必开综合1通信工程4频域增强2必开综合1通信工程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项目1可分离图像变换实验内容:学生可在傅立叶变换、沃尔什变换、哈达码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哈尔变换中任选一种。实验要求:要求学生画出程序框图,有程序清单,并能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最后能得到正确结果,其中N要大于4主要仪器:计算机。2直方图处理实验内容:学生可任选直方图均衡化和直方图规定化中的一种方法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任找一8bit的原始图,用均衡化或规定化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要有程序框图和程序清单。主要仪器:计算机。3空域滤波增强试验内容:学生可在平滑滤波和锐化滤波中任选一种,用2种以上的模板去处理一自选的8 bit图像,并比较两种模板的差别。实验要求:有程序框图和程序清单,并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最后得到正确结果。主要仪器:计算机。4频域增强实验内容:学生可自己选择用低通或高通滤波来对自找的人为影响了图像质量的图进行处理,使其效果好起来。实验要求:有程序框图和程序清单,有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的 结果。主要仪器:计算机。五、实验教材 章毓晋图像处理和分析六、考试方法考查:由老师根据学生程序的编写以及调试结果情况给出成绩。“数字信号处理A”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课程编号:08100025编写人:胡双红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数字信号处理A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信号与系统、工程数学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以及 FFT 、数字滤波器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所以本课程安排 10个学时的上机,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上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学会用 MATLAB 语言编写数字信号处理的程序,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2上机前应按照要求把实验内容准备好,即编好程序及需要改变的参数,能预计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3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实验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0 总学时:56 上机学时:10学时三、上机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上机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离散系统时域分析4必开验证1 通信、电子信息2离散时间信号的谱分析2必开综合1通信、电子信息3FIR滤波器设计2必开综合1通信、电子信息4IIR滤波器设计2必开综合1通信、电子信息四、单项上机操作的内容和要求1离散系统时域分析上机内容:用MATLAB编写三个小程序,内容分别为:产生常见离散时间信号;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加法、乘法、移位、反转等基本操作;分别用filter函数和conv_m函数计算信号x(n)经过脉冲响应为h(n)的系统的输出y(n)。上机要求:掌握常见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方法、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信号经过系统的输出的求法及filter函数和conv_m函数的区别。上机仪器:MATLAB系统软件,计算机。2离散时间信号的谱分析上机内容:利用MATLAB语言对信号分别用DTFT和DFT做谱分析。上机要求:掌握DFT和DTFT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信号补零后的频谱与原信号频谱的关系。上机仪器:MATLAB系统软件,计算机。3FIR滤波器设计上机内容:自己设定滤波器的类型、设计指标(通带截至频率、通带波纹、阻带截止频率、阻带衰减),编程用窗函数法或频率响应不变法实现该FIR滤波器;上机要求:掌握用窗函数法或频率响应不变法设计FIR滤波器的原理及方法。上机仪器:MATLAB系统软件,计算机。4IIR滤波器设计上机内容:自己设定滤波器的类型、设计指标(通带截至频率、通带波纹、阻带截止频率、阻带衰减),编程用双线性变换法或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该IIR数字滤波器。上机要求:掌握双线性变换法或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具体设计方法及其原理。上机仪器:MATLAB系统软件,计算机。 五、实验教材由任课老师指定六、考核方法平时考勤、实验报告与实验操作情况相结合。“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ommunication Electrical Circuits课程编号:08100028编写人:龚文斌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通信电路的组成以及通信子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幅波信号的解调等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测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系统概念。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0 总学时:56 实验学时:8学时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2必开验证12 通信2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3正弦波振荡器实验2必开综合12 通信4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2必开综合12通信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实验内容: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根据Vce判断放大器是否工作在放大区;测量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实验要求: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测试方法。实验仪器: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万用表、+12V稳压电源。2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实验内容:对照电路图,了解实验板上各元件的位置和作用;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记下输出电压值,测试电路的谐振特性;调整回路电容使回路调谐,改变负载电阻大小,分析负载对工作状态的影响;观察激励电压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观察电源电压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进行功率、效率计算。实验要求: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变时的动态特性;比较甲类功率放大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功率、效率。 实验仪器: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万用表、(+12V 5 V)稳压电源。3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实验内容:测量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描绘幅频曲线;分析LC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幅度的影响;研究和比较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实验要求:掌握三端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实验仪器: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稳压电源。4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内容:对不同调幅度的调幅波进行检波,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加大调制信号幅度,观察记录检波输出波形;观察对角切割失真;观察底部切割失真。实验要求: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了解二极管包络检波的主要指标、检波效率及波形失真。实验仪器: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万用表、稳压电源。五、实验教材严国萍,贺锋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1六、考试方法平时考勤、实验报告与实验操作情况相结合。“通信系统DSP”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DSP课程编号:08100030编写人:龙 敏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DSP的基本原理及指令系统,DSP的开发流程和编程方法,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数字滤波器、数字调制与解调等基本原理及其DSP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对通信系统组成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从事通信系统DSP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在实验前应充分准备、理解要求,实验中按指导完成各项操作,从而获得更强的DSP开发能力,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DSP的基本原理,熟悉DSP的开发流程和编程方法,掌握通信系统中的DSP方法。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2.0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 10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跑马灯实验2必开验证2 通信工程专业2DSP基本算法程序的实现2必开验证2通信工程专业3数字滤波器的DSP实现2必开综合2 通信工程专业4语音录放实验2必开综合2通信工程专业5二进制频移键控2必开综合2 通信工程专业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跑马灯实验实验内容:测试一个八个指示灯的实验。实验要求:掌握SZ-DSPD实验系统的使用,掌握DSP对I/O口的使用,熟悉C语言程序设计。主要仪器: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D实验发系统。2DSP基本算法程序的实现实验内容:学生设计向量相加,相减,矩阵相乘程序。实验要求:了解向量相加,相减,矩阵相乘原理及在DSP中的实现方法,进一步熟悉DSP的指令,了解DSP的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主要仪器: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D实验发系统。3数字滤波器的DSP实现实验内容:设计数字滤波器对已知信号进行处理,观察滤波效果。实验要求:熟悉数字滤波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主要仪器: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D实验发系统。4语音录放实验实验内容:通过麦克风采集音频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回入,试听其效果。实验要求:掌握DSP芯片的串口与语音接口芯片的硬件接口及软件实现,了解音频信号的采集、存储方法。主要仪器: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D实验发系统。5二进制频移键控实验内容:对二进制数据进行2FSK调制,观察其调制结果,之后再对2FSK信号进行解调,把解调结果与原数据进行对比。实验要求:掌握DSP数字调制和解调的编程方法。主要仪器:计算机,DSP硬件仿真器,SZ-DSPD实验发系统。五、实验教材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实验室通信系统DSP实验指导书六、考试方法依据实验情况评定成绩。“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课程编号:08100032 08090037编写人:黄红兵 审批人:蒋加伏一、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通信电路的组成,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信号传输原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通信基本原理如:模拟调制与解调、基带传输、数字调制、PCM编码等等;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信子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0 总学时:60 实验学时:10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面向专业1信号源实验2必开验证12 工科信息类2码型变换实验2必开验证12工科信息类3ASK、FSK调制与解调2必开综合12 工科信息类4PSK、普通双边调制与解调2必开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防疫小话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 2024秋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1 Friendship-Reading 说课稿英文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2月医疗器械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起重指挥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You and Me 综合素质评价单元试卷(含答案)
- 2025共同租赁房屋合同范本汇编
- 2025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2025版权授权合同范本:手写字体制作协议
- 葡萄酒知识培训顺序课件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3836.3-202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推拿手法精品课件
- deflt3d-教程delft网格生成d3d
- 安全心理学概述PPT通用课件
- 2022年妇科三基考试题库(导出版)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