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备课.doc_第1页
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备课.doc_第2页
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备课.doc_第3页
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备课.doc_第4页
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单元目标:1 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2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单元重点难点:课时:10课时教学目的: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 察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难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教具准备:课件、中国地图。教学时间:2课时17、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 写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 写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3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板书设计:远景: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伟大奇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2、给生字注音组词3、抄写课后生词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18、颐和园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拓 宽学生视野。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 、掩映、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含义。四、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1.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2.感情朗读。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六、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重 点:二、四自然段)过渡:我们现在就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1.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2.组员补充。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三)第三自然段。(万寿山)1、通过学生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2、学生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3、过渡:那琉璃瓦光滑 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结合图片演示)(四)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1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品读。(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 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体会“滑”的含义。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4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到昆明湖去游览。(四)学习第五段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重点讲解17孔桥: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结合视频理解)(五)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物多景美)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九、 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秦兵马俑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1、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 生:第二自然段。 2、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引导认识过渡段及作用。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1)先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3)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9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问题:秦军为什么如此强大?能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学习谈一谈吗? 2、学生发言,引导并展示军阵图。 (六)作业 课后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研究。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课前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第一课时宽带网明确任务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交流方法、方法展示台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教师随机板书: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查找相关古诗;登录网站查找;调查访问亲朋好友;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资料展示会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老师的建议:()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课后实践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激情引入,揭示话题、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