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显示行业发展历程及职位变化科学研究人类通过感官获取信息的比例为:视觉-60%、听觉-20%、触觉-15%、其它-5%。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绝大多数,视觉信息特别是图像能达到“眼见为实”“一目了然”的效果,因此图像显示成为信息显示最重要的方式。电子显示技术是用电子学等手段将各种信息以文字、符号、图形和图像的形式付诸于人的视觉的技术,基于此项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类显示器件制造行业称为电子显示行业。电子显示行业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1897年,德国人布劳恩发明了第一只CRT(阴极射线管)实现了电信号向光信号的转换,成为电子显示技术的起点。自1897年至今的115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显示行业经历了阴极射线管显示(CRT)、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阶段。现阶段LCD显示器和PDP显示器已经取代了CRT显示器,称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其中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其产品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等优点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1、 阴极射线管显示(CRT)行业发展历史CRT( Cathode Ray Tube)即阴极射线管,作为成像器件,它是实现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技术。阴极射线管(CRT)是德国物理学家布劳恩(Kari Ferdinand Braun)发明的,1897年被用于一台示波器中首次与世人见面。随后1907年罗辛在利用阴极射线管(CRT)接收器设计机械式扫描仪,1929年俄裔美国科学家佐里金发展电子扫描的映像真空管,再到1949年第 1台荫罩式彩电问世。一百多年来,以CRT为核心部件的显示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电脑用的CRT显示器也像电视一样步入千家万户。而与此同时,随着大众对显示效果、品质、健康、环保及人性化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CRT的发展经历了球面、柱面、平面直角、荫罩式纯平面,直到以索尼平面珑、三菱钻石珑为代表的荫栅式纯平显像管的不断完善。CRT黑白电视机CRT彩色电视机CRT纯平电视CRT显示在90年代以前占领着电子显示领域的统治地位,但随着以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和等离子体显示技术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技术(Flat Panel Display,FPD)的完善,而CRT显示器存在着体积大,能耗高等缺点。因此,CRT显示器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目前在电子显示领域只占有极少的比例。下图是2003年至2009年CRT和平板显示(FPDs)的产值对比。相关职位设备技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产品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质量检测工程师操作工2、 等离子体显示行业发展历史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于1964年由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的两位教授D.L.Bitzer和H.G.Slottow发明,70年代初实现了10英寸512512线单色的批量生产,80年代中期,美国的Photonisc公司研制了60英寸级显示容量为20482048线单色PDP。但直到90年代才突破彩色化、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进入彩色实用化阶段。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首选进行21英寸640480像素的彩色平等PDP生产,接着日本的三菱、松下、NEC、先锋和WHK等公司先后推出了各自研制的彩色PDP,其分辨率达到实用化阶段。富士通公司开发的55英寸彩色PDP的分辨率达到了19201080像素,完全适合高清晰度电视的显示要求。近年来,韩国的LG、三星、现代,我国台湾省的明基、中华映管等公司都已走出了研制开发阶段,建立了40英寸级的生产线。等离子体电视由于技术上面的优势,等离子体显示适合大尺寸屏幕的制作,因此PDP显示在50英寸以上的产品中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电视市场中不同类型显示器的产量对比相关职位设备技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产品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质量检测工程师操作工3、 液晶显示行业发展历史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就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的特点制成的显示器件。目前,液晶显示器主要可分为扭曲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强扭曲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和薄膜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s,TFT)三种。液晶显示技术最早于1968年问世,不过真正运用到产品上还是在1973年。SHARP公司在其生产的小型计算器上首次采用了LCD,它所采用的是TN型液晶显示技术,画面反应时间较慢,且输出的光线亮度不高;1985年,东芝公司推出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立即与笔记本电脑融为一体,但那时的液晶显示器色彩单一、亮度很低,一年后STN液晶显示器出现,使LCD实现了彩色。1994年,东芝公司又推出了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TFT液晶显示屏,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的一种,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丰富的色彩和更新频率更快等特性,俗称“真彩”。1985年东芝推出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最早的TFT-LDC显示屏近些年来,随着TFT制造技术的逐渐完善,产品合格率的提高,使得TFT价格下降了许多,从而导致TFT-LCD成本大幅下降。到如今,TFT-LCD已经取代了CRT显示器称为了电子显示领域的中流砥柱。相关职位设备技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产品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质量检测工程师操作工4、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行业发展历史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最早于1936年发现,经过60多年的科学研究,1997年,日本东北Pioneer也首先将OLED技术商品化,推出汽车用音响面板,而历经商品化后10年,日本Sony开始销售全球第一台11寸OLED TV,随后的2008年CES展,日本Sony与韩国三星SDI分别展出27寸与31寸OLED TV。而日本Kodak、TMD、韩国LGD、台湾奇晶等,也对积极投入OLED的大型化制程与材料特性改善。由于OLED轻薄、高画质以及可挠曲等诸多特性,许多厂商都提过OLED技术可达的概念商品应用,如可挠、可折迭、3D、双面显示、可穿戴软性显示器等,都是其未来可拓展的独特应用。OLED显示器被业界认为是理想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下一代显示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后康复指导与营养管理方案
- 2025年神经内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方案选择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影像学报告解读技能考察答案及解析
- 幼儿园安全教育宣传方案
- 企业名称2024-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综合报告医疗器械
- 小学生英语句型练习指导方案
- 改性沥青施工技术方案与质量保证措施
- 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方案
- 物流配送中心效率提升实操方案
- 科技馆功能规划及运营方案设计
- 2025年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非婚生子女法律抚养权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1年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1 Report
-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3篇)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