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变化.doc_第1页
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变化.doc_第2页
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变化.doc_第3页
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变化.doc_第4页
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古至今的婚礼习俗 婚嫁是结婚嫁娶的意思,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秩序,传递香火,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仪式礼节。通过婚嫁行为,一方面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另一方面,确定正式的配偶关系。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婚姻在中国古代被认为“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头等大事。传统婚姻礼仪是中国民俗礼仪中最隆重最热烈的礼仪之一。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它通常要经过提、订婚、 迎娶出嫁、闹房等“程序”;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与隆重的场面,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婚礼习俗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婚礼习俗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2. 回礼:女方家也会接着回礼,礼物包括槟榔 3.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4.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5.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6.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7.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五十年代的婚礼:那个年代的婚礼正赶上了新中国初期物质匮乏、一穷二白的局面,婚礼也简单如白纸。结婚时,男方家里不可能拿出太多的东西来操办婚事,大多是东筹西借最后勉强摆几桌饭菜宴请血缘最近的本家亲戚,大家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喝喜酒。那个时期的粮食是用粮票定量供应的,根本不够吃。于是在操办婚事的前几天,全家都得省吃俭用很长时间。当然,在婚礼那天还是能看到米饭和猪肉,只是“限量配发”而已。那天新郎和新娘大都能如愿地穿上了不含“旧气”的婚礼服,虽说是土布料子,但也足足令他们兴奋好几个日夜。六十年代的婚礼:当时的结婚证明就是两张分别贴有个人一寸小照片如手掌大小的普通硬纸,最具有时代烙印的是硬纸上印制得非常清晰的毛主席头像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备战”的最高指示。新郎新娘在照相馆,非常虔诚和神圣地手持毛主席语录,照几张庄重大方的结婚照,两人肩膀间至少还留有一个拳头的距离。 七十年代的婚礼:新郎新娘平日里要好的伙伴,个个都穿着绿色或蓝色的军装,口里唱着“东方红、太阳升”出于对工人阶级力量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据说婚礼上新郎一般身着灰黑色的工人装,新娘则穿着红卫兵式的绿色军装。 八十年代的婚礼:八十年代的婚礼,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于是操办起婚事来便比较隆重。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高,但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都是按“高标准、严要求”采办的,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是那个年代人们追求的“高科技”“嫁妆”。80年代初年轻人结婚攀比成风,谁家的东西少一点都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结婚那天,新郎穿件“保养”得不错的蓝色中山装,新娘是红颜色的棉袄罩衫,夫妻二人去照相馆,花几块钱拍一张黑白的大头合影贴在结婚证上,再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顿饭,就算结了人生的一桩大事。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影响力的增大,西方式的婚礼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西方思想也逐渐深入人心, 现代人的婚礼趋于几种特种,总结如下: 一、崇尚简单:.婚礼是庄重、简单的。无论西式婚礼还是中式婚礼,证婚仪式和三拜仪式都不过十几分钟。二、追随时尚:紧扣时代脉搏的。跟随时代的节拍而动这样才不会落伍。婚礼同样如此。三、展示个性:.当下是一个崇尚表现的时代,而我们这一代是个性张扬、个性展现的一代。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希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个性婚礼恰恰迎合了我们的胃口和需求。四、注重情感:婚礼是情感的载体,是亲朋好友情感传递的平台。婚礼所表达的三种情感分别是:爱情、亲情、友情。只有把这三情表达好了表达到位了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好婚礼,婚礼才能有血有肉。五、必备浪漫:浪漫是爱情的专属情调。是罗曼蒂克的、是现代婚礼所必不可少的氛围。六、赋予文化:文化婚礼就是为婚礼赋予一种内在深刻的意义和思想、以此来体现婚礼的正宗和品味。七、讲究品味:.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人群和个体都有不同的欣赏和审美品味。选择属于自己和自身爱情归属的婚礼形式和风格,才能彰显各自各精彩的品位。当代大学情侣举办校园婚礼5月17日,重庆西南大学一对大四学生举行毕业婚礼,简短的婚礼仪式仅耗时10分钟花费120多元。5月17日上午8点过,张干华穿着一身黑色西装,在朋友们的祝贺声中,将新娘李司琪背出女生寝室大门,又携手走向举办婚礼的地方。不过,与普通婚礼不同,这对新人还是西南大学外语学院在校学生。仅用同学们凑的120多元钱就举办了一场裸婚婚礼,不少老师和学生前来祝福。在这个物价飞速上涨的时代,120元如何办场浪漫婚礼,经过调查取证发现:昨天这场校园婚礼,是由张干华班上31个同学,每人交了5元钱,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从婚纱到酒席,都是同学们临时凑起来的,比起现代都市婚礼,这算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裸婚。婚纱:借同学姐姐的婚纱是临时拿到裁缝店改的。”李司琪说,她的婚纱是婚礼前一天,一同学早上6点起床,去其南坪的姐姐家里借来的。而仪式后穿的旗袍,则是向另一个同学借的。化妆:同学帮化的“这妆是我们班学习委员给我化的,她常常在学生活动中帮别人化。”她摸了摸头发笑着说,“出嫁时能有同学为自己梳头,特别幸福。”戒指:同学送的两位新人昨天戴了一对很简单的戒指,上面刻了小星星做装饰。“这是大二时我和另外一个同学送他们的。”室友侯倩也不知道这对戒指到底是什么材质,“并不昂贵,但代表了我们的心意”。布置:同学帮忙在婚礼现场,最隆重的布置可能就要算一串串白、紫、粉相间的彩色气球了。“这些气球都是同学们昨天晚上吹的,一直忙到12点。”策划:班委组织的“婚礼流程连新人都不知道。”张干华的班长说,5月15日才决定举办婚礼,班委们组织开了3场会议,大家决定模仿西式婚礼举办仪式。置办仪式所需的捧花、气球、彩带、玫瑰等,全部花销共计120余元。仪式结束后,全班同学一起到附近的饭馆,再一起AA制吃个饭,既是毕业聚餐,又当做二人的新婚酒席。没有过多的凡俗礼节,没有豪华的婚礼现场,有的只是两颗彼此相恋的心,有的只是一群相聚四年的大学好友,这就是这对新人简单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校园婚礼。婚礼仅仅是一种形式,标志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