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提升训练试题C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预备阶段B.幼儿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C.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D.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范畴2、教师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A.巩固阶段B.生存阶段C.更新阶段D.成熟阶段3、“豆蔻年华”是指( )。A.十七、八岁的少年 B.十三、四岁的少年C.十七、八岁的少女 D.十三、四岁的少女4、人的身体里布满了血管。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连接动脉静脉C.动脉是将血液输送到心室的血管 D.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房的血管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立的我国基本教育制度?( )。A教育考试制度B教育督导制度C教师培训制度D学业证书制度6、陈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人格和道德发展,体现了()的职业道德。A.教书育人B.关爱学生C.育人为本D.德育为先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8、铭铭问吴老师“天上哪颗星星最亮?”吴老师说:“老师也不知道、回家后我们都去想办法找答案,好不 好?”这说明吴老师能做到( )。A. 尊重个体差异B. 公平对待幼儿C. 面向全体幼儿D. 引导幼儿探索9、张、王、赵三人在一个班级,其中一人是班长、一人是团支书,还有一人是学委。已知:王、赵的个头比学委高,团支书的个头比王矮,张和团支书不一样高。由此可见()。A.张是班长,王是学委,赵是团支书B.张是学委,王是班长,赵是团支书C.张是班长,王是团支书,赵是学委D.张是团支书,王是班长,赵是学委10、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B.教师应讲授学习的过程C.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D.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11、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优路网校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原则。A.方向性B.平等性C.公益性D.全面性12、唐老师参加基本技能大赛,因缺乏参赛经验,就去请教经常担任各类大赛评委的谢老师,但总被谢老师拒绝,谢老师的做法()。A.不注重同事间的团结协作B.促进了唐老师的自我发展C.不注重同事间的探索创造D.维护了比赛的公正公平13、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14、钟乳石产生于石灰岩溶洞中,其中悬挂在洞顶,向下生长的倒锥状积物是( )。A.石B.石柱C.钟乳D.石灰乳15、教师成某带领小班幼儿户外活动,东东在玩滑梯时突然从滑梯上跳下摔伤。事后调取监控录像发现,事发时成某背对着幼儿活动区域。对东东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成某B.幼儿园C.东东D.东东的监护人16、陈女士的女儿今年刚上幼儿园,她听说女儿班上的同学家长大都是有关系的,如果不送礼.怕老师会不重视小孩。在送礼的情况下,老师难免会对相关的学生多些“关照”。老师这样的行为违背了()的职业道德规范。A.依法执教B.爱岗敬业C.廉洁从教D.热爱学生17、某幼儿园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所有教师工资中扣除 100 元用于订阅专业刊物。该园( )。A. 合法,幼儿园有权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经费B. 合法,幼儿园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C.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D.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18、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兴办的校办产业负债20多万元,根据教育法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A政府B学校C校长D校办产业19、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C.立刻把他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20、从“这本书是小说书”假,能断定命题()。A.“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B.“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C.“这本书是中文词典”真D.“这本书是历史书”假21、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22、下列选项中,关于word中“项目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项目符号可以改变 B.项目符号只能是阿拉伯数字C.项目符号可增强文档的可读性 D.$和都可以定义为项目符号23、康老师在期中同行测评中得分不高,因此,在活动中,当幼儿的行为出现偏差,康老师大发雷霆,下列说法中,康老师应当( )。A严格待生,专注教学 B保持个性,坚持自我C注重反省,调解自我 D迎合同事,搞好关系24、三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何捷、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的回答:何捷:小马没来。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A.小珍没参加B.小马没参加C.丹丹没参加D.何捷没参加25、“并非所有律师都是精通法律的”与“所有律师都不是精通法律的”这两个命题之间具有( )。A.反对关系B.差等关系C.矛盾关系D.下反对关系26、在power point中,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文本B.图形C.工作表D.幻灯片27、明明午睡后又尿床,保育员张某不高兴的大声斥责:“你真烦,都大班了,还经常尿床,下次再尿床,就扔掉你的小鸡鸡!”小朋友们哄堂大笑,张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幼儿的法定权力B.合法,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C.不合法,侵犯明明的隐私权D.不合法,侵犯明明的名誉权28、下列关于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不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是( )。A.某幼儿园小班20人B.某幼儿园中班30人C.某幼儿园大班35人D.某幼儿园学前幼儿班50人29、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分析: 材料一:今天的午点是香蕉,拿到香蕉后,王浩马上双手握住香蕉,眯着眼睛,“叭”的向吴老师开了一“枪”,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吴老师没有生气,而是问小朋友们:“王浩觉得香蕉像一把枪,你们觉得像什么?小朋友们看着手里的香蕉,纷纷说:像小船,像月亮,像香肠” 材料二:吃香蕉的时候,吴老师问:“香蕉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小朋友们纷纷回答:“很甜”、“很软”、“粘牙”、“和橙子不一样,它没核” 材料三:吃完香蕉,吴老师问:“香蕉皮像什么?降落伞”、“一朵花”、“一只大章鱼” 材料四:以往,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丢进垃圾筒里,可今天,吴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留在桌面上,并给小朋友们提供了绳子、透明胶、剪刀等工具,兴趣盎然地带领大家玩起香蕉皮来。问题: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吴老师的保教行为。2、材料分析: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竞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竞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1)阅读文章第至段,说说作者前后对木棉树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2)请你结合全文,赏析文章第段。3、材料分析: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激励人奋进的话,可是,苦难不是幸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的,学会正确对待苦难更有现实的意义。 在一次聚会上,那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史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异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 艾顿笑道:“有什幺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丰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备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不再受苦。这时,别人听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只有在这里,苦难才是你停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 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他的“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问题: (l)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每个人都有表达、申诉的权利,可是艾顿却说“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写作: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答案:C2、D3、D4、C5、C6、A7、C8、D9、B10、C11、B12、A13、B14、C15、答案:A16、C17、C18、D19、B20、A21、C22、B23、C24、A25、B26、D27、D28、D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答案如下:教育观:启发的教学方法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儿童观:因材施教,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2、答案如下:(1)作者前后对木棉树的印象是有差距的。之前,作者总认为那是一棵枯老的树,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有些沮丧。之后,作者看到木棉树“突然”地绽放,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很美!(2)文章第段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是作者对木棉树的高度赞美。,作者借木棉树开花来表达作者关于生命及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感悟。木棉树平时安静、沉默,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积蓄能量,最后在天地灰蒙的四月绽放一树的红花,迸发出无限生机。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不用追求永世的绚烂,也不用斤斤计较,就如木棉花一样,总会在某一刻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充满精彩与惊喜,人生才会显得有意义。3、答案如下:(1)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你与苦难勇敢斗争、战胜苦难,不再受苦。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巴尔礼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人们也常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并常常拿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来鼓励正在与苦难做斗争的人。人的一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困难中走出来,有些人可能就在困难中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样,苦难便是屈辱。只有战胜了困难,不再受苦了,这份苦难才会成为你骄傲的财富。(2)史顿这么说是因为“申诉苦难是需要条件的、苦难变成财富也是有条件的,速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不再受苦。只有你战胜了苦难,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没有战胜苦难,或者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时,申诉这种苦难,在别人听来,都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即使你说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也只会觉得这是在玩阿Q精神胜利、自我麻醉。因此,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取决于自己。我们应该坚强面对苦难,勇于奋斗,最终战胜苦难,让它成为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而不是自想自艾、到处申诉自己的苦难。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答案如下:是责任。更是一种良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名字叫范美忠的都江堰普通教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那些不顾及自己生命来保住学生的性命的老师相比。范美忠最大的关注点则在于在面对危险时他暴露了人的本性。或者说不叫人的本性,而是人性中最弱的一点。范美忠并不把自己的行为定位为道德的缺陷。反而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提供给社会作为分析道德与人性的案例。“范跑跑”也许并不是个别现象。却被很多人当做是个例来研究。人性与责任在危难时该如何抉择或者说是否有必要来抉择?不禁让人想到在地震中报道的另一条新闻:在地震中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地震发生时丈夫只大喊了一声“地震了”便独自跑到楼下。等他安全时才想到妻子,转而去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个小事情上,我们看到了丈夫第一次的举动体现了人性。而当他返回的那一刻,他已将责任看重于生命,原来责任可以如此高贵。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解放军的职责就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稳;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解放军不能因为随时而来的余震而畏缩不前,医生也不能因为大灾过后必有大疫而不履行救死扶伤的责任;而作为一个老师,当一群学生把你当成是一个信赖者,当一群家长把你当成是孩子的保护者时,你却独自逃脱。每个人都有最人性的一面,就像一个即将饿死的乞丐不会因为另一个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