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音和字形。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重点难点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教学课时一课时 知识点详解 表里的生物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与环境。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会产生凡是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 弦,读xin,不要读成xun。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句导读:“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根据的,是“我”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实了“我”的论断。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反问,这个句子表达了“我”对死的东西能发音产生的疑问,说明“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下文认为表里有生物作了铺垫,也表现出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孩子。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句导读:把“这种声音”与“蝉鸣”“虫的歌曲”对比,可见“我”的观察很仔细。一天,我对父亲说:“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只许听,不许动。”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小孩儿不许动表。”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段导读:第25自然段讲“我”听到怀表里发出的声音,想看一看,被父亲阻止了。他这么一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由于父亲的阻挡,“我”对表里是否有生物的好奇心与日俱增,同时“我”的天真也展露无遗。“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这段话中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由于父亲不许“我”动表,“我”觉得表里有生物存在。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说明“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段导读:第7自然段讲父亲见“我”对表有强烈的好奇心,决定让“我”看看表,但不能动手。 一是因为父亲是主动给“我”看的;二是因为“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为什么“我”的心会加速跳动呢?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 钉,这里读dn。蒙,这里读mn。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句导读:在“我”的眼里,表里的世界真是奇妙。“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表现了“我”对表的喜爱之情。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面美丽的世界。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讲“我”发现表里面有响声,以为里面有生物,“我”十分好奇,有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见了里面的世界。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zh)你。” 没有。这是父亲不想让小孩子动表而故意编的假话,没想到“我”竟信以为真。表里真的有蝎子尾巴吗?为什么父亲会这么说?段导读:第913自然段讲父亲编假话骗“我”,结果让“我”信以为真。 恶,这里读。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为什么当“我”得知“蝎子被放在表里”后心里仍然很愉快呢?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看出“我”的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段导读:第16自然段讲“我”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以为表里面真有一个蝎子。第三部分(第916自然段):讲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骗“我”说里面有蝎子,“我”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x shui)在钵(b)子里,蝈(u)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种表现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这样写不是显得作者很傻吗?为什么还要写这一句呢?第四部分(第17、18自然段):写“我”一直以为父亲的表里有生物。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形和字音。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作者资料;语文课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可是,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板书课文题目,学生读。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他的资料了吗?出示冯至的资料: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自学交流。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谐:配合得适当。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神秘:使人摸不透,高深莫测。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恐惧。3.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理清课文脉络:课文共1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我”发现表里面有响声,以为里面有生物,“我”十分好奇,有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里面的世界。第三部分(第916自然段):父亲为了不让“我”动表,骗“我”说里面有蝎子,“我”对此深信不疑。第四部分(第17、18自然段):写“我”一直认为父亲的表里有生物。三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的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出示:(1)“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强烈的好奇使“我”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2)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3)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作者的心中充满着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4.同学们在一边朗读一边点评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逐渐读得到位。5.指名分角色朗读。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四课文小结1.本文语言生动,叙事简洁,充满趣味,你是怎样读的?2.想一想,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大家讨论讨论。课文的开头讲“我”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幼稚的孩子,对世界的了解很少;后来,父亲怀表里的响声,引起了“我”的关注,说明“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通过“我”十分想动父亲的表,甚至因此很痛苦,以及看了表的里面还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等事例,体现了“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说明“我”有不把事情弄清楚决不罢休的科学精神。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教师抓住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想象的丰富;通过说话练习,学习作者这种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学情,不要将注意力都放在教学环节。3.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也写一写自己童年的“糗事”。1.给加点的字注音。蝎(xi)子蟋蟀(x shui)蝈(u)蝈儿2.“我”为什么会认为表里有生物呢? 3.父亲当时为什么要骗“我”,而不告诉“我”实际情况呢?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村居诗词大赛题目及答案
- 2025西安周至县新区初级中学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初中部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成都市崇州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单位自主招聘27人(第四批)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化学类题库及答案
- 运输合同版本
- 2025年腹股沟疝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宠物萌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冰箱维修试题及答案
- 2025重庆九洲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轴承装配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车仪表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分步重复光刻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2025年江苏无锡离婚协议书
- 人员管理办法格式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