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网络课堂》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1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网络课堂》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2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网络课堂》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3页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网络课堂》教案(汪福堂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网络课堂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1) 对太空搭载实验有初步了解;(2) 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2. 能力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 根据自己的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太空搭载实验设计。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课题:了解太空搭载实验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 关于火星你知道哪些,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2. 目前,人类认识的宇宙是怎样的?3. 北极星属于哪一座星?如何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二. 导言入新三. 了解太空搭载实验的有关知识1. 了解国内外太空育种研究概况。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正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由于太空环境中存在高能离子辐射,还有微重力、宇宙磁场、超真空这些特殊的情况,所以使植物种子发生了地面上不可模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农业育种中,因此太空育种成为育种工作的1个新途径。 2002年6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空间实验室开始开展空间诱变工作。把玫瑰带上天,目的是获得玫瑰油含量高的玫瑰突变体;同时还有大豆,主要是为了获得优良的大豆性状。俄罗斯曾把做圣诞树的青杆或白杆(松科冷杉亚科云杉属植物)带上天,现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地区大面积种植,从太空回来的圣诞树长得非常高大。美国曾放弃空间诱变工作,现在正在加紧研究。利用太空环境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的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最初只是想了解种子经过太空搭载会发生什么变化。我国自1987年8月5日第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以来,已成功进行了10余次太空育种试验。先后共有70多种植物的l 000多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共吸引全国23个省(市)的70多个单位参与种子搭载试验。通过太空育种,水稻出现了大穗、大粒、优质、高产新品系,如经太空诱变育种培育出的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株高降低14 em,生长期缩短13 d,增产510;水稻新品种华航一号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可增产10,产量达7 500 kghm2。此外,通过太空育种还获得了许多矮秆、丰产、早熟的小麦新品系,其产量较一般品种高1015;在青椒育种方面,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l批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系,如8-2青椒的单果重250g,产量751300kg/hm2,维生素C含量增加20。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22个省(市)参与了航天育种工作,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已经有38个,80多个品种在大面积推广。以前太空育种多集中于水稻、小麦及蔬菜,而现今已经延伸至林业中的用材林木、城市森林景观的园林植物、还有当今被称为能源植物的油料植物,其中部分品种已经大面积推广,特别是在广西、福建、甘肃都有大面积种植。1994年和1996年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展玉米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从中获得1份具有矮化作用的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新材料,为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了宝贵资源。该不育材料的雄穗不发达,分枝少,分枝顶端有退化迹象,不育株无任何花药外露。不育花药瘦瘪、细小,只有可育花药的13大小。挤压不育花药使其破裂,没有花粉散出,败育彻底,育性表现稳定,不受光照和温度等环境条件影响,是1个“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生物在太空环境中性状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太空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损伤,导致生物体对受损部位进行修复,在大量修复过程中造成修复出错,使染色体DNA结构发生改变而造成表达性状的变异。2. 了解太空瓜果、太空蔬菜。3. 相关链接:(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 “神州六号”遨游太空。(3)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4) “嫦娥”奔月中国航天事业再圆梦。(5) 50年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航天事业进入新时期。四. 教学小结五. 宣布下课时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太空搭载实验设计。第2课时教学课题:太空搭载实验设计教学过程:一. 巩固旧知太空育种指的是什么?二. 揭示课题太空搭载实验设计三. 了解设计格式及内容1. 研究方案名称2. 作者3. 指导教师4. 方案内容四. 指导学生进行太空搭载实验设计(一) 设计举例蝴蝶的太空生活航天搭载实验计划上海四平中学 史枫1. 实验器材:5只蝴蝶幼虫和5只茧。2. 实验环境: 太空飞行器的搭载舱。3. 设想的情形:(1) 蝴蝶幼虫在太空中胃口大开。(2) 蝴蝶幼虫结茧的地方可能是飞行器中的“地面”和“墙”。依据:蝴蝶幼虫在太空中不知道高处在哪里。(3) 太空中的茧比地面上的茧早两天出蝶。依据:茧中的黏液不能聚集让蝴蝶轻易破茧而出,也可能是发射时的超重力和强烈震动而引起的。(4) 太空中出的茧的残缺翅膀明显比地面上少。(5) 太空中出茧的存活率可能大于地面上出茧的存活率。(6) 太空蝴蝶幼虫结茧出的蝴蝶身体比地面蝴蝶幼虫结茧成蝶的情况大1015。依据:可能是蝴蝶幼虫在太空中吃得更多。推测结论:蝴蝶在太空中可以完成其生命周期变形的环节,而且比地面上完成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