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税收筹划.doc_第1页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税收筹划.doc_第2页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税收筹划.doc_第3页
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税收筹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四十三:年终提成奖支付比例、时点与方式的税负差异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的税收筹划一、案例背景。(一) 公司概况某大型电器上市国有企业占有其本行业市场份额的60以上,经营范围覆盖全国各地。该国企不但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而且在国际范围内拥有技术上的优势,因此其公司效益很好。公司实行垂直管理,各地区分公司由总公司委派或聘任产品营销管理专家参与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标准年薪5万元。其中部分人员由公司原领导直接担任;部分是某事务所高级营销策划人员。该大型电器上市国有企业与各分区子公司对营销人员的报酬支付方法是绩效工资挂钩办法和销售年终提成奖等。(二)问题提出年终提成奖是企业激励职工的主要方式,提成奖的支付比例不同,支付时点不同,支付形式不同,那么其税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仅从降低税负的角度来看,企业在支付年终提成奖时,应综合考虑,精心筹划,以使纳税人得最大的税收利益。二、案例解析。(一)筹划思路与方法:1、支付比例的筹划例一:该公司2005年拟对表现突出的生产者支付年终提成奖,该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年基本工资与年提成工资两项合计与50000元。在总额一定的前提下,年基本工资与年提成工资两者比例不同,纳税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会有很大差别。如该公司实行绩效工资挂钩,月基本工资为2083.33元,年基本工资为25000元,年底按工作是生产者可得提成工资475000元。且年底一次性支付(年终奖包括在提成工资中,但提成工资不包括其他福利)。按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对实行绩效工资挂钩的个人月基本工资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083.331600)5%12=290元。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其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可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475000元/12=39583.33元,适用税率为25%。则该生产者所得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47500025%1375=117375元。实行绩效工资挂钩,纳税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290+117375=117665元。下面按照此种计算方法,测算当年提成与年基本工资总额为500000时,按不同比例的年提成工资计算所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从而找出税负最低的工资支付比例。(见表一)表一 单位:元年提成工资比例(金额)年基本工资应纳年提成工资应纳年应纳个人所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得税合计95%(475000)29011737511766590%(450000)312011112511424580%(400000)116609862511028570%(350000)216608612510778560%(300000)316607362510528550%(250000)416606112510278548%(240000)43700476259132540%(200000)53700396259332530%(150000)66200296259582520%(100000)78700196259832510%(50000)9120073751009755%(25000)974503625103475通过测算,在年基本工资与年提成工资总总额为50000的前提下,当支付的年提成工资比例为48%,即年终提成工资为240000元时,该纳税人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93725元,此时,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当然,如果工资总额发生了变化,这个比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2、支付时点的筹划例二:接上例,该公司拟采用绩效工资挂钩办法奖励生产者,在年基本工资与年提成工资总额为500000元。年提成工资的比例为48%,即年提成工资为240000元,年基本工资为260000元,月基本工资为21666.67元(无其他福利),按月底支付。年提成工资采用以下四种方式支付:(1)按月平均,月中支付;(2)按季平均,季末支付;(3)按半年平均,年中与年末支付;(4)年终一次支付。上面哪种支付方式最有利呢?按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又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按月计算个人所得税,一般将最后一次支付的提成工资作为年终奖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其余的提成奖均并入当月的工资中,上述四种支付方式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分别如下:在方式(1)下,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1666.67+200001600)30%337511+(21666.671600)25%1375+2000010%25 =95095.01+3641.67+1975=100711.68元;在方式(2)下,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1666.671600)25%13758+(21666.67+600001600)40%103753+(21666.671600)25%1375+6000015%125=29133.34+64955+12516.67=106605.01元;在方式(3)下,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1666.671600)25%137510+(21666.67+1200001600)45%15375+(21666.671600)25%1375+12000020%375=36416.68+47655+27266.67=111338.35元;在方式(4)下,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1666.671600)25%137511+(21666.671600)25%1375+24000020%375=91325.01元。经测算,从支付时点上看,以年终一次性支付提成工资税负为最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例中第(3)种支付方式即将提成工资分两次平均支付的税负最大,但不能就此以为将年终提成工资分次支付的次数越多,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就越大。具体案例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测算。3、支付形式的筹划例3:按例2,A公司拟采用绩效工资挂钩办法,奖励生产者,计划将提成工资240000元年终一次支付,支付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向生产者提供A公司的产品(单位:台),该产品成本价为10000元/台,当时零售价为14000元/台,A公司按12000元/台提供给生产者20台作为年终提成奖(均为不含税价)。(2)直接向生产者支付现金240000元。以上两种支付方式中,哪种结纳税人更为有利?此时,应该考虑支付的实物资产的市场销售和作价情况。在第(1)种方式下,假设该产品较畅销,可按14840元/台的零售价(含税价)及时转让,支付的其他转让手续费为500元。则接受报酬者转让收入=1484020=296800元。应交的增值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96800/1.066%(1+10%)=18480元。(假设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转让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29680018480500)20%=55564元转让净收入=2968001848050055564=222256元,显然,采用这种支付方式比接受现金更合算。在第(1)种方式时,假设该产品不畅销,只能按12800元/台的零售价(含税价)转让,支付的其他手续费为1000元,其他条件不变,按上述计算方法,转让净收益为191248.3元,此时,采用这种方式不如现金支付方式合算。(二)筹划难点对于目前我国税制体制还不是非常完善,而且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税制调整,因此税收法规的变化是相当频繁的。这就要求公司随时根据新的规定进行有利的 调整。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对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了根本的变动,解决了以往把全年劳动成果按当月收入处理带来的税率过高,级差过小的问题;解决了工资+奖金和年薪制税负较重的问题,充分肯定了劳动者全年劳动成果。再如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02号)第一条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而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息红利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05107号)规定:符合上述规定的上市公司,已按股息红利全额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可按财税2005102号文规定的减税政策将多扣缴的税款退还个人投资者;税款已缴入国库的,由财税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退税,并由扣缴义务人退还个人投资者。这些变化都是相当迅速和快捷的。因此要求公司进行快速的有利反映。(三)案例点评与延伸思考:从几种薪金发放方法的比较中,我们很容易得出发放股票期权办法最优的结论。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