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论 文题目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姓 名 院 系 文法学院专 业 法 学指导教师 杨 2009年 6月6日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ANALYSIS ON CHALLENGE SYSTEM IN CIVIL LITIGATION摘 要:回避制度作为人类为追求公正裁判而设计的司法制度,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法制社会中人们注重法律程序在实现司法公正中的现实价值,也反映了新的时代下我国社会理性化发展、良性化进步的趋势。这样,为了更好地理解、适用、完善民事回避制度,进一步明确民事回避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及其目的,本文基于我国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现行框架,从当事人、法官、和程序公正的视角,对民事回避制度的功能进行了解述,阐述了民事回避制度存在的意义,同时初步探讨了民事回避制度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方面,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一些完善性建议,以求更好地实现程序公正、司法公正,更能全方位的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400字以上,宋体小四,行距18磅关键词:回避;公正;司法制度;完善3-5个空一行Abstract: (小四黑体)Challenge system, as a kind of judicial system created to pursue just judg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litigious activities, it shows that in a society of ruling by law people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pragmatic value of making it the just judicature, meanwhile, it has reflected the trend of social positive progress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o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apply and perfect the civil challenge system well, and further define the necessity and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challenge system in civil litig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framework of Chinese civil litig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parties、 judge and just procedure, the function of challenge system in civil litigation is introduced, the meaning of challenge system in civil litigation is shown, in addition, many unreasonable aspects in challenge system is analyzed preliminarily, and some perfecting advice is posed aiming at these shortcomings, so as to make it the full-scale just judicature and procedure, vindicate the citizens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perfectly. 小四Times New Roman行距18磅,下空一行Key words:(小四黑体)challenge;just;judicial system;perfect目 录引言1一、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现行框架1(一)回避的原因 1(二)回避的适用对象2(三)回避的程序2(四)回避的方式2二、民事回避制度的功能3(一)从当事人的视角 3(二)从法官的视角3(三)从保障程序公正的视角4三、我国现行民事回避制度的缺陷 4四、我国民事回避制度中亟待完善的方面10(一)扩大司法回避的范围10(二)降低当事人申请回避的门槛10(三)回避方式的完善 11(四)应当就回避后果作出规定11(五)完善回避申请权的保障和救济制度11结语12注释13参考文献14后记16引 言 一、四号黑体字(一)小四号宋体字 1、行距20磅,引注上标,表示。 (1) 例举 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及成因(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1、时间特点事发突然,演变迅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形成过程或长或短,但发生一般都非常突然,而且演变迅速,当事人为了扩大声势,往往相互鼓动,组织串联,采取大规模行动,人数众多,规模快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如2004年10月18日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从一般的争执到上万人的群体冲击政府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2、行为特点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突发性群体事件一旦形成,群众的情绪相对比较激动,甚至失去理智。主要表现为大声呼喊、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拉标语、挂横幅、堵塞交通要道,甚至毁坏公物、打伤机关工作人员。 3、主体特点对象复杂,动机多元。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初期,参与人的性质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该事件的利害关系人,但随着事件的发展、时间的延续和人员的增多,参与人就会变得愈益复杂。如,有的是事件的引发者,有的是左右事件发展方向的骨干,有的是对事件扩大和恶化起推波助澜作用的附和者,还有的是因为事件扩大而滞留的人员。群体性事件虽由群体共同完成,但他们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观心态是不同的,如,有的故意制造事端,进行破坏活动;有的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有的是不明真相,随大流而参与其中;有的则是出于好奇,参与围观、凑热闹。结 语结论是对设计和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与已有结果的比较,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要求言简意赅。(空一行)注 释:(一般要求20个以上,行距18磅,楷体列出在毕业论文中引用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等,应按论文引证的、需说明的问题先后顺序排列。著作要标出页码)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Z.注 释:1范亚峰.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宪政新思维J.凤凰周刊2005(29)2田晓明.解读重庆万州事件J.世纪中国2005(4)3黄清吉.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稳定的内涵探析J.学术论坛2005(1)4程倩.政府信任关系:概念、现状与重构J.探索2004(3)5陈晋胜 王鹏越.群体性事件政治原因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2003(2)6陈澍.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现状与改革的基本方向J.农业经济问题2003(12)7肖建华、郭雄伟.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及对策研J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严励.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J.政法月刊2000(1)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10王莉君.权力与权利的思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49 11于维同、杨大富.论我国的罢工权立法J.行政与法2005(6)12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77-178参考文献:列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宋体,行距18磅(一般要求15个以上)1江平.中国司法大辞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郑立、王作堂.民法学(第2版).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3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森岛昭夫.侵权行为法讲义.有斐阁,1987;平井宣雄.债权各论侵权行为.弘文堂,1993,转引自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中的抚慰金制度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8(2)5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和新闻侵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6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7祁雪瑞.精神损害的发生机理及表现形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年(3)8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9胡平.对痛苦无感受能人之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人民司法2003(7)10刘岐山.民法问题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1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与评算.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12Wussow,a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地下管网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碳捕集利用项目资金管理与调度方案
- 2025年艺术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摩托车制动器新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广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学业展示考题及答案
- 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本)
- 2025年特种作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重点学校周边住宅租赁合同包含子女入学条款
- 互联网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共享与保护协议
- 《面诊与面诊图谱》课件
- 公共设施不锈钢墙面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借款抵押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前大灯及后装市场经营策略及投融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高级无线路由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中建八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口袋书~基础、主体结构、装饰分册》
- 退役军人创业教训课件
- 银行外包服务管理应急预案
- 2025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
- 通信有限公司FY02绩效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