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跋涉,不知疲倦的旗手梁圣柏是湖北省江陵县一所农村小学的普通语文教师。然而普通并不等于平庸,他作为该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自2003年以来,和教师们一道,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诗词、楹联入课堂,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十年来,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他却始终站在诗联教学的第一线,做表率,当旗手,使张黄小学的特色教育之路越走越宽广。一、办好“试验田”,勇于探索当尖兵。为了探索一条特色之路,他率先在自己的班上搞起了“诗联兴趣小组”,每天利用早晨上课前的几十分钟辅导学生学习唐诗宋词和佳联巧对,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找到校长,建议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将自己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班级。有的教师思想不通,他就与他们一个个交心谈心,让自己班上的学生现身说法。他的提议得到了校长的支持,全校每周开设了两节经典诵读课,学前班至二年级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读弟子规、声律启蒙,五、六年级读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学生们通过口诵心悟,共鸣感奋,达到了润养身心,化育灵魂的效果。家长们反映:学生学习经典后,懂得了孝敬家长,珍惜劳动成果,主动做家务的多了,乱花钱的少了。五(一)班赵美娟同学在学校校刊诗歌栏目中发表了一首孝心,诗中写道:“奶奶生病我揪心,求医问药忙不停。默默捧出储蓄罐,一分一角都是情。”明白如话,却感人至深。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当全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起来以后,他又和教师们一道开展了经典诵读形式、古诗词教学的研究。他充分利用身处教学一线的资源,不断探索总结,并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30多篇论文。经典诵读形式初探、古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古诗教学,如何让学生入境等多篇论文在新课程研究、语文学习、荆州教育信息网、江陵教育网等媒体上发表。他的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还被“新学网”“道客巴巴”、“福清语文教育网”等十多家网站转载。二、当好“先行者”,苦练内功做骨干。对于古代的经典诗文、佳联巧对要真继承、真弘扬,就必须真了解,真懂得。打铁先从本身硬,他从声律启蒙学起,拜荆州诗词学会和荆州楹联学会的吟长们为师,逐步弄懂了诗词格律和联律通则。随后,他将自己的学习笔记整理成张黄小学的校本教材绝句的章法结构及创作、对联基础知识、词性与词组。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了三个教学课件。利用两年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轮训。使全校80的教师懂得了诗词格律和联律。70的教师会写格律诗、会创作合律的对联。培养了一支精通格律的教师骨干队伍。为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和诗词楹联进课堂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他向校长建议在3至6年级学生中,采用自愿报名,优中选优的方式,组建了“诗词对联研究班”他自任教师,利用1、3、5大课间活动时间,给这些有志于继承和弘扬传统国学的“研究生”授课。几年的培训、授课,收获颇丰。首先是充实了教师的文化底蕴。教师们的诗、词、联创作水平出现了一次大飞跃。他们的作品分别在中华诗词、荆楚对联、荆州楹联、荆周刊、楚风等刊物上发表。另外,周边村组因红白喜事到学校求联的群众非常多,教师们经过培训后,完全可以按要求作联。 龙桥村青年何红与沙市区女青年罗燕通过荆州电视台一档由“唐婆”主持的征婚节目结为秦晋之好,为表感谢和喜悦之情,家长要求婚联必须嵌“荆视”“唐婆”和小两口的名字。校长沈江兵为其撰联:何府联姻,荆视牵线,屡屡情丝织罗网;红烛报喜,唐婆证婚,翩翩佳偶筑燕巢。在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和湖北省楹联学会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颂扬延安精神征联大赛”梁老师创作的对联:延河浪涌,高峡平湖开宝镜;窑洞薪传,神舟焰舞借长风。彭必松老师创作的对联:朱砂制墨延河水;毛笔撰文宝塔峰。在三千余副征联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三等奖。其次,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提高。学生由于长期的口诵心悟,很多名篇佳句已经在学生头脑中积淀、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学生比以前把话说得更精炼、生动、有文采。此外,在他们的作文中,一些诗词名句常常会被信手拈来,为文章平添了一道“风景”。2012年中华诗词第6期“校园诗稿”栏目就刊登了我校学生陈如梦、魏诗琪等4位学生的诗作。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也登上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殿堂。三、甘当“小园丁”,十年培植向阳花。早在2003年,张黄小学就创办了校刊向阳花。梁圣柏老师从那年起一直担任校刊的主编。向阳花是一本以诗词、楹联为特色的刊物。办刊之初,师生们的作品有的是“顺口溜”,毫无诗意;有的是“火柴棒”,全无章法;有的是“假大空”,有形无神。如何提高师生们的创作水平,梁主编和编委们一起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一是对师生进行培训,讲解基本的格律知识,及章法结构。二是进行面对面修改。逐字逐句谈润色,讲章法,论意境。三是开展同题诗竞赛,并利用教师的教研活动、学生的诵读课进行讲评。让大家自找亮点,自查问题,在争辩中获得创作经验。四是发动学生参加“我为家乡写春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和家长讨论,家长和教师切磋,来来往往,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对联创作水平,还密切了家校关系。马林村一组村民何文军在和女儿何曼共创春联的过程中三次来学校找梁主编切磋,最后根据自家情况创作了一副满意的春联:“喜马市市旺,妈妈逛超市,市集东西南北货;望滩桥桥高,爸爸修大桥,桥开春夏秋冬花。”(“马市”、 “滩桥”均为本地乡镇名)五是开展“我为学生送春联”活动。十年来,该校坚持以送嵌名春联为奖励形式,每年组织教师为5多名“三好学生”创作嵌名春联。(十年来,梁主编组织教师们共为学生创作嵌名春联1600余副。)然后,由学生腰鼓队敲敲打打热热闹闹送到学生的家门口。 送春联时,少先队大队长手捧红红的对联走在前头,后边是英姿飒爽的学生“红绸腰鼓队”,他们边敲边舞,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潮水般的群众围观,走到哪里都会博得啧啧称赞,走到哪里都会有家长鞭炮相迎。这种把时代内容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奖励形式,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刊物质量的提高。目前,向阳花已经编印26期,与全国100余家诗联组织有刊物交流。2009年9月向阳花在湖北省第二届校报校刊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十年跋涉,十年风雨,十年收获。2006年9月,张黄小学被江陵县人民政府授予“诗词之校”的称号; 2007年10月,该校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阻燃剂采购合同范本
- 张家港消费贷款合同范本
- 协议如何改合同名字模板
- 开发商工程施工合同协议
- 赞助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上海工程承包协议合同
- 三人合伙货款合同协议书
- 木板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直播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新车的购车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 “匠心杯”班组长管理创新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幼儿居家饮食安全
- 沙滩承包合同范例
- GB/T 44841-2024非合金及低合金铸铁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
- DB11T 1620-2019 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规程
- 监控机房管理制度
- 舞蹈学导论课件
- XX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考核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