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疗方案.doc_第1页
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疗方案.doc_第2页
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疗方案.doc_第3页
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疗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疗方案2012年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诊断要点: (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l或MRA检查。 (5) 肿瘤、脑外伤、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I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II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III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IV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V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轻度:0、I级;中度:II、III级;重度:IV、V级。 (二)证候诊断 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2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3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咣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6肾精不足证: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二、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痰上扰 治法: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25g、白术15g、天麻20g、茯苓25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3枚2阴虚阳亢 治法: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怀牛膝30g 、生赭石30g 、生龙骨15g、生牡蛎 15g、生龟板15g 、生杭芍 15g 、玄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6g、 生麦芽 6g、茵陈6g 、甘草4.5g3肝火上炎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栀子9g、黄芩9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川牛膝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4痰瘀阻窍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胆南星10g、半夏10g、枳实10g、茯苓15g、陈皮10g、石菖蒲5g、竹茹5g、麝香3g(冲服,或白芷代)、丹参10g、赤芍10g、桃仁5g、川芎5g、红花5g、牛膝10g、葱白3根、生姜10g、大枣3枚5气血亏虚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10g、黄芪15g、当归15g、炒白术10g、茯苓10g、川芎5g、熟地黄10g、生白芍10g、肉桂5g、枸杞子10g、怀牛膝10g、炙甘草5g6肾精不足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15g、龟甲5g、黄柏10g、杜仲10g、怀牛膝10g、天冬10g、生地10g、麦冬10g、党参15g、茯苓10g(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银杏叶制剂等。(三)针刺治疗头部腧穴:头穴丛刺长留针、神庭、头维(双)、太阳(双)项部腧穴:风池(双)、供血(双)、翳明(双)(四)护理1. 一般护理: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太高,转动头部时动作宜轻柔、缓慢。2饮食护理: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3. 症状护理:(1)对步态不稳的病人,应移开障碍物,以防跌倒;对有一过性失明或跌倒发作的病人,活动时应有防护措施。(2)对有吞咽障碍的病人,进食时宜取坐位或半坐位,喂食速度宜缓慢,药物宜压碎。(3)对有吐字不清或失语的病人,鼓励病人有效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需要,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三、疗效评价(一) 评价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l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 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 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 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二) 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 主证:头晕目眩; 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 发作频率。 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眩晕程序分级评分表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头晕目眩口0分:无头晕目眩;口2分:尚可忍受,闭目即止;口4分:视物旋转,如坐舟船;口6分:眩晕欲仆,不能站立。恶心、呕吐口0分:无恶心、呕吐;口l分:轻度恶心、呕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口2分:影响日常生活及进食;口3分:频繁严重恶心呕吐,需卧床休息。耳鸣耳聋口O分:无耳鸣耳聋;Dl分:偶尔出现;口2分:频繁出现,轻度听力下降:口3分: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睡眠,明显听力障碍。倦怠乏力口O分:无倦怠乏力;口1分: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