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成长的路上 我们结伴而行 要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1、 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和得失淡看人生,踏实奉献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女同志不要感觉当教师是没办法,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而是要让自己感觉教师的教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要永远保持一颗不老之心,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到学生心灵之中去!这样,你会感觉你是一个快乐的教师!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他认为生活很苦恼,实在不想活了.他想自己是去天堂呢还是去地狱?传说中的天堂生活让人羡慕地狱生活让人恐怖,这个人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看个究竟.他先来到地狱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每个人的胳膊上都用红绸子绑着一个六尺长的勺子在喝粥,个个愁眉苦脸.面黄肌瘦.这个人转身就跑,边跑边说:“地狱就是这般生活呀!我决定去天堂了。”这下他大步流星奔向天堂,可天堂的景象让他傻眼了:他看到的还是一群人围着一口盛满粥的大锅,每个人的胳膊上都用红绸子绑着一个六尺长的勺子在喝粥,不同的是:天堂的人个个满面红光、喜笑颜开。于是,他返回人间开始反思天堂和地狱的生活。(地狱的人很自私,生活很苦恼;天堂的人知道互助,生活很快活。)下定决心重新生活。 2、心胸坦荡,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对自己的明天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相信成功就在你的脚下。由此想到一个故事:一群年青人去寻找快乐,他们找到一位教授,请教教授:“我 们怎么样才可以找到快乐呢?”,教授回答他们说:“我可以帮你们找到快乐,不过你们先要帮我一个忙。”于是教授让他们帮他做一条船,以渡过一条河,于是大家齐动手,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这条船做好了,于是他们和教授一块乘船过河,当他们在河里划船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教授问他们说“年青人,你们快乐吗?”他们毫不思索地回答“快乐”“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个快乐的教师吧!微笑着面对生活的所有赐予,遭遇挫折,就把它当成人生的磨砺;遇到误解与偏见,就多一分宽容与体谅;获得成功,那就朗笑几声吧!一切顺其自然! 我们自己不仅要做个快乐的教师,我们还要为学生创造快乐,为学生传递快乐,与学生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正需要快乐的教师。做个快乐的教师,于己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 对学生充满爱心有这么一则小故事: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教育就应该是充满感情的事业、充满爱的事业。春风化雨催新蕾,辛勤耕耘桃李艳。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陪着学生们走过了十多个真诚而晴朗的岁月。在每一个精彩而亲切的日子里,我感受着快乐。我怀着不可思议的热情喜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来滋润孩子的身心,让每个孩子纯真的心灵感受更多的阳光,愿孩子们心灵的熔化在快乐的天堂。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到: 1、讲课不枯燥,不单讲课本里有的,还要联系到实际,并且比较有意义的。2、面部表情不是很低沉,带些微笑,减小师生间的距离 。怎样上好数学课 一、在现今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上好一堂扎扎实实的数学课,我认为一堂好课须遵循以下“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立足点应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同时尊重学生应是建立在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的基础上的。现在比较流行“赏识”教育,不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怎样,老师一律以“轻柔细语”正面语言来评价他,甚至有过这样的现象:学生解错了题目,老师不应打错号,理由是应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刺激学生。同时还应表扬他,认为他有上台解题的勇气。殊不知这样“尊重学生”恰恰是不尊重学生,现实生活有明媚阳光,也有狂风暴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适当的“挫折教育”恰恰是今后社会激烈竞争所必需的。 有些文章曾提出“学生就是上帝”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尊重”学生也是不对的,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2、尊重知识 数学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知识的教学就是有最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空洞而盲目的。现在一些课堂上流行小组合作、生生交流。课堂上说话声、说笑声、多媒体音乐声,甚至是不要纪律的走动声,越热闹越好。殊不知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不是情感交流课,更不是游戏课、活动课。数学课堂应是以是否落实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否培养学生数学修养为唯一目标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 有些人说,学生数学成绩差,对数学没有兴趣,因此我们应对学生减轻要求、减少作业、减少例题。其实减负不是要减少知识内容、鼓励落后。数学就其本质而言,确实是难懂难学,否则数学家陈景润就不用打几麻袋的草稿纸了。要不就别学,要学就得严格要求,这是对知识的尊重,我们尊重了知识,学生才会尊重知识,数学课才会体现出它应有的美丽。 3、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我们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规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跃性。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如此。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 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4、尊重自己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探索者和创造者。长期教学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应自然升华形成别具一格、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是教学的高境界,不要轻易受一些“时尚理论”的左右,应有自己明辨是非、虚心吸取的能力。很难想象,没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能培养出富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新课程标准与理念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的一面,旧教材、原有教育理念也有其值得发扬光大的一面。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我们教师自己的判断,从而进行明确与正确的分析与实施。数学教学艺术应当在课堂实践中逐步完善与发展。二、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地研究。通过自己多年在教学中地不断实践,感受到备好课是搞好上好课的基本条件。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 1 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2 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3 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4 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三、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1、新(就是不步入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理念新 思路新 手段新2、趣 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1)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巩固练习时提搞学习兴趣3、活 教学方法灵活(1)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2)坚持“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达到教学方法整体优化 (3)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面向全体。 把教材用活 把学生教活4、实 ( 1)把教学内容充实(2)课堂训练扎实(边讲边练、讲练结合)(3)教学目标落实5、美 (1)风格美(有高超教学艺术,独特教学风格)(2)氛围美(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答错了允许重答 *没有想好允许再想 *不清楚的允许发问 *不同意见允许争论 *教师错了允许补充(3)感受美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赞许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总之,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培养学生茁壮成长。我们全体教师携手并肩大步向前,让我们西坡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加法运算律说课稿 一、说教村。 (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7单元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其内容包括:第56页57页的例题以及58页的“想想做做”。 (二)教材地位: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从教材的纵向联系来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加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时的教学,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加法的简便方法打好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打下基础。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文字和字母表述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应用。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一)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以旧引新,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 小组讨论交流法:掌握加法运算律及其应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以加法算式为观察点,引导学生个人探索,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实践活动,从这些加法算式间的联系去发现并交流,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运算律,这样的设计基本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 练习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前课改研究的热点。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法同时也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组织学生采用了下面几种学习方法: (一) 观察比较法:通过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 交流讨论法:学生个人探索,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通过观察、计算、比较、讨论等活动,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三)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深化理解,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练习采用基本练习、巩固练习,必要时可进行深化练习,加深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1、 看图写两个算式。2、 计算并验算。 5347 19136 14352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两个加数的顺序,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教学例题,验证规律。 1、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问题,随机选择主要的两个来研究。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生研究第一个问题,得出加法交换律。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说算式和结果,教师出示28+17=45 人和17+28=45人 (3)请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都是求什么?结果相同吗?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4)教师板书:28+17=17+28) 3、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745=4537 8978=7889 5398=9853 873127=127873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思维进行举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师提问:这四组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汇报时,引导学生从和的大小与加数的顺序进行回答,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5、小结:大家发现的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6、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试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ba =) 7、大家比较一下所有的表达方式,哪个表达方式最简单呢?(使学生明确,用字母表达方式最简单。)8、字母式子告诉我们什么?(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设计意图】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用数学语言表达最准确,这样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三) 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第二题,然后汇报交流。【设计意图】体现了知识的目的性。 (四)、运用方法,继续探究。 1、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共同扶养协议书
- 宗地地基使用协议书
- 工伤治疗后期协议书
- 学校财产安全协议书
- 学校供水人员协议书
- 团购软件服务协议书
- 团建器材租借协议书
- 学校照壁修缮协议书
- 山东生猪产业协议书
- 姐姐婚前签署协议书
- 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测算表
- 202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 淡水养殖鳄鱼课件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 无人机结构与飞行原理
- 中国交通文化
- 外科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缝合)
- 肠道病毒(共33张PPT)
- (完整word版)鱼骨图模板
- DB33T 2540-2022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评价规范
- 202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23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
- 2022年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