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右图所示的稷下学宫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据此回答12题1当时“诸子百家”出现的原因有 社会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士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 唯物主义被普遍接受 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A B C D 稷下学宫图2“诸子百家”的不同主张实质上代表了 A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3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4.2012年7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5.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思想应是A兼爱,非攻,尚贤 B克己复礼C民贵君轻,施仁政 D严刑峻法6.小亮的父母喜欢读荀子的著作,有一次得知小亮在外行窃,他们坚信荀子的理论,对小亮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的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所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7. 下列观点,与右图著作中的内容相符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庄子A B C D 8. 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核心主张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实质是利用“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C.韩非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 D.其思想有力地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9.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10.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11.“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A. 荀子 B.韩非子 C. 董仲舒 D.王阳明1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法护法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取信于民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1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1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道1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17.下列思想与右图中人物相符的是 A.“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生物之本也。”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C.“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D.“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18.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9.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20宋明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王阳明的心学也属于理学,理由是 A.吸收佛教“心外无佛”思想 B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思想C求“理”要内心反省 D用“格物致知”把握“理”21.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一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22.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23.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说“即是真理”)”的是 A陆九渊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24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仁者爱人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知行合一25.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26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2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28.“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A提出“致良知” 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 D注重实学29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30.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A开朴实学风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31.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 B C D32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 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33.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 34、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35、“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36、有位思想家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 )A普罗泰戈拉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37、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38、“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39.在古代希腊,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40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对人性的研究二非选择题(共41,42题,每题20分,共40分)41.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4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AM和和FM收音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冷库主管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心耳封堵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铁路隧道消防培训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创新报告
- 欺诈性债务抵消:虚构合同解除与补偿协议
- 蒙氏混龄班老师工作总结
- 高铁站空调采购、安装及旅客舒适度提升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清算协议
- 离婚协议违约金及财产分配纠纷解决合同
- 光伏维护合同范本
- 房产查封申请书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九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
- 《掌骨骨折诊治》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圆周率的历史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2024秋新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1.2.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1课时)(教学课件)
- 桩基检测施工方案
- 刑法学课程课件教案绪论
- 精神科量表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