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2“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3“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5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汽b水蒸气与到玻璃变成小水珠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碘加热形成碘蒸气6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看不见的光b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c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8入射光线与镜面成55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a80b75c70d609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10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bcd11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是()abcd12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25 cmd30 cm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15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是(听枪声/看冒烟)计时的1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相同;甲丙相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7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3,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读数将分别是和18根据如表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06410831515259(1)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2)氢在260时是态,在258时是态(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吸热/放热),温度(上升/下降/不变)(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19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选填“实”或“虚”)像,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m,像与人的距离为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下雨后路面上有一些水潭,夜晚有月光,某同学在走路时,要想避免踩到水潭若迎着月光走,他应该选择处走;若背着月光走,他应该选择处走(填“明”或“暗”)21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22如图所示,光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的现象,由图可知,是界面,入射光线是,界面的侧是空气折射角大小为23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cm24照相机拍完个人照后再拍集体照,则相机到人的距离要(增大/减小),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要(加长/缩短)三、作图题与实验题25根据题目要求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3)根据图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丁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砖上的光线,请画出光通过上、下两个界面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26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27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选填“甲”或“乙”)(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你判断的理由是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高于100,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选填“甲”或“乙”),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该实验应该选用(选填“较大的冰块”或“较小的冰块”),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4)如图丁所示为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态(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28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如图甲(1)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完全相同;(2)如果在图a 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能置时,眼睛应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4)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选填: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5)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 所示的现象这说明:(6)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7)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29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甲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 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3)若想从光屏这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放大的像,此时应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4)完成实验后,某同学拿一个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并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5)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6)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丁(a)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真空铃实验)中,采取了理想实验法,即通过不断抽气来减少介质(空气),再根据声音的大小变化来分析得出结论;但瓶内空气是很难抽干净的,少量空气和瓶体等固体都能传声故始终能听到声音【解答】解:a、瓶内很难抽成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b、始终能听到声音,不是因为手机发声太强,是因为瓶内还有少量传声的介质此选项错误;c、始终能听到声音,不是因为耳朵离广口瓶太近,是因为瓶内还有少量传声的介质;此选项错误;d、瓶内很难成真空,瓶内的少量空气还有悬挂声源的固体仍可将声音传出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真空铃实验,采用了理想法的研究思路2“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考点】音调【专题】应用题【分析】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快放”时播放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同【解答】解:当“随身听”“快放”播放英语磁带时,使原来播放音的频率变高、音调高,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频率对音调影响的具体情况的分析能力3“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故a错误;b、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于实际的,故b错误;c、把音量调小一些,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先c【点评】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减弱噪声的几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d图象与事实相符合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如果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会选错答案,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5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汽b水蒸气与到玻璃变成小水珠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碘加热形成碘蒸气【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解答】解:a、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汽,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与到玻璃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c错误;d、碘加热形成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质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6在没有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解答】解: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到白色的上衣上,白色的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上衣看起来是绿色;而红色的裙子只能反射红光,不能反射其他颜色的光,因此绿光照射在上面时,裙子看起来是黑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看不见的光b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c红外线可以用来杀菌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考点】红外线;紫外线【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来作答:红外线可用于红外线夜视仪和电视机的遥控;紫外线可用于医院灭菌、合成维生素d、识别钞票和商标等【解答】解: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看不见的光,故a正确;b、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故b正确;c、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而不是红外线,故c错误;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8入射光线与镜面成55角,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a80b75c70d6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首先了解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这样才能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所以入射角为9055=3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5,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70转动平面镜,当入射角增大5时,变为35+5=4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4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它们都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9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出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b、湖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选项错误;c、黑板“反光”是光线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选项错误;d、水底看起来变浅了,属于折射现象,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10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20152016学年度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解答】解: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另外,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筷子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水中的筷子既向上弯折又变粗了故选b【点评】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11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人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进入人眼,人看到水底,说明是光由水射入空气,而不是由空气射入水;(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点有两个:(1)根据人看到物体的条件,判断出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2)折射现象中,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其他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2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25 cmd30 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f,f15cm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搞清物距与成像特点之间的关系13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2)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解答】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故答案为:次;超【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知道超声波具有频率高、能量大、穿透性强等特点、次声波的范围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15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是看冒烟(听枪声/看冒烟)计时的【考点】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因此可知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应该是看到冒烟时开始计时【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则光从起点传到终点时所用时间要短的多,故以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确一些故答案为:0;看冒烟【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差异进行分析1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音调相同;甲丙响度相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17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3,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读数将分别是38.3和38.8【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体温,如果该病人的体温低于体温计中的数据,则读出的数据就是前一个病人的体温数据;如果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数据,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解答】解: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两个病人的体温,测量体温是37.5的病人时,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8.3测量体温是38.8的病人时,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数据,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为38.8故答案为:38.3;38.8【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温度计正确使用,以及使用体温计时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18根据如表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06410831515259(1)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1064;(2)氢在260时是固态,在258时是液态(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放热(吸热/放热),温度不变(上升/下降/不变)(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不能用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2)固态氢的熔点是259,表明当温度高于259时(但低于液氢的沸点),氢呈液态;当温度低于259时,氢呈固态;(3)液态的晶体物质在凝固时的特征是:放热、温度保持不变;(4)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那么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也是39;气温可达到50左右,比液体水银的凝固点还要低,此时水银已凝固为固态,温度计不能使用了【解答】解:(1)金属于晶体,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金的熔点是1064;(2)氢在260时,温度低于其熔点,呈固态;氢在255时,温度高于其熔点(低于其沸点),呈液态;(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放热,温度不变;(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的液态水银已呈固态,温度计不能使用故答案为:(1)1064;(2)固;液;(3)放热;不变;(4)不能用【点评】深刻理解熔化、凝固的特点,对熔点、凝固点有明确的认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选填“实”或“虚”)像,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1.6m,像与人的距离为4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6m,则像的高度也为1.6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4m;该同学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他与平面镜的距离变为4m1m/s2s=4m2m=2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与他本人相同,即不变故答案为:虚;1.6;4;4;不变【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来分析实际问题20下雨后路面上有一些水潭,夜晚有月光,某同学在走路时,要想避免踩到水潭若迎着月光走,他应该选择暗处走;若背着月光走,他应该选择亮处走(填“明”或“暗”)【考点】光的反射【专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解答】解:(1)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有水,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人应走暗处(2)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暗处有水因为背着月光虽然水面仍然是镜面反射,但是此时的反射光全部射到人的后背,几乎没光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故此时地面较亮,所以地上暗处部分是水,人应走亮处故答案为:暗;亮【点评】本题镜面反射和漫来解释现象人背面月光走时,光在水面上是镜面反射,光线不能进到人眼里,故看到的水面是较暗的,光在土地上发生的是漫反射,看到亮的地方是土地21如图所示,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60;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o【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先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知道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0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入射角为60;光线垂直地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为0故答案为:60,0【点评】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情况,要求学生会灵活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此题主要考查入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同时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22如图所示,光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的现象,由图可知,ef是界面,入射光线是co,界面的左侧是空气折射角大小为60【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解答】解:由图知,cof=60,所以con=9060=30,boe=60,所以bon=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mn为法线,ef为界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可知oc一定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aom=60,入射角为3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答案为:ef;co;左;60【点评】(1)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根据两角相等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从而确定法线;(2)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是分居法线两侧,但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确定折射光线,其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3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放大(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倒立(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然后根据成像特点和物距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平面镜的作用: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解答】解: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凸透镜的作用就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平面镜将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到银幕上,所以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得,f40cm2f,所以20cmf40cm故答案为:放大;倒立;改变光路;小于【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及成像特点,知道投影、幻灯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24照相机拍完个人照后再拍集体照,则相机到人的距离要增大(增大/减小),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要缩短(加长/缩短)【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分析,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解答】解: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照相机拍完个人照后再拍集体照,就指像相对变小,所以要增大物距,缩小像距,即照相机与人距离增大,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要缩短故答案为:增大;缩短【点评】本题考主要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的应用,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规律三、作图题与实验题25根据题目要求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如图乙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3)根据图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丁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砖上的光线,请画出光通过上、下两个界面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要注意此题中,光线经过两块平面镜要进行两次反射(3)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4)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知: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玻璃砖的两边平行,两条法线平行,所以最后的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2)首先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通过焦点画;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如图所示:(4)过o点作玻璃砖前表面的垂线,即:法线mm;根据:当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o;过o点作玻璃砖后表面的垂线,即:法线nn;根据:当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b,方向与入射光线ao平行如图所示:【点评】(1)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2)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熟记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要理解并会作图(4)考查光的折射定律中:当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6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1)敲响乙音叉时,由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乙音叉振动产生的能量,通过声波传递给甲音叉,使甲音叉振动发声,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同时也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甲乙两音叉相隔的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所以不能看到此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量;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27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乙(选填“甲”或“乙”)(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cd,你判断的理由是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高于100,可能原因是液面上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写出一点)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大(3)若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受热均匀;该实验应该选用较小的冰块(选填“较大的冰块”或“较小的冰块”),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移走酒精灯(4)如图丁所示为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48;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固态(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定性思想;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2)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可找出丙图中错误要知道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系,知道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3)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进行加热,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4)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在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呈固态【解答】解:(1)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水的沸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故选乙(2)沸腾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