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山深处的拓荒人记通江县空山综合林场的变迁通江县空山综合林场始建于1971年,是全县唯一森工采伐企业,场部位于县城东北部120公里外的空山乡邓子山,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处四川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腹地。现有在册职工265人,其中在职职工121人,经营林地面积4.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3万立方米,并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共56个林班。十年前的“烂摊摊”十年前,人们一提到空山综合林场,都认为那里不仅条件差,而且干部职工的基本素质更差。因该场系1971年原达县地区伐木厂停办后组建的林场,当时将通江县境内大小89块散生国有林划归该林场管理经营,全场职工近300人,其性质为地方森工企业林场,隶属于通江县林业局管理。林场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当时只砍树不栽树,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山上已无木材可采伐,职工工资无法兑现,林场的职工生病无钱医治,孩子上学难,生活更困难。加之地处边远,交通不便,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场部领导要到工区检查工作,至少要用23天时间才能到一个工区,很多干部不愿到此任职。一度时间场领导两次更换,都感到压力太大而不安心在此吃苦受罪,工作上虽有安排布置,但无检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混乱,仅四、五年时间债务就达320万元,还在民间和城区一些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中借高利贷47万元,有的利息高达5%。而此时,包括林场机关在内没有一处通电,职工全用煤油灯照明,用铁罐烧火做饭,山上满山遍野荆棘丛生,见不到林子,看不出林相;场部周围杂草丛生,毒蛇乱窜,使人心惊胆颤,林场管理混乱、拖欠职工工资、改变林场生产生活条件和领导班子存在的软、懒、散、贪、占等问题,那时的林场是上访不断,濒临破产,特别是有三名老职工五次带病到市、县反映林场所面临的生存现状,三次借钱到北京上访。此时的企业已经处于极度贫困状态,林场工人的生活状态不如当地农民,收入来源十分匮乏,部分职工为了生存已离场出走,其境况十分悲观。临危承重担鉴于此状,于2001年6月县林业局对林场领导班子进行了大调整,并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使林场逐步走出了困难。苦干凝聚人心新班子上任后,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不提口号,而是一个字“干”。这个“干”字给企业带来了效益,给职工带来了财富,干出了信心,干出了信任,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当时林场帐户上无一分钱,场长就借了5000元起家,从场长、支部书记到一线职工人均购置一把锄头、一把弯刀,一把铁铲,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默默无闻地清扫卫生死角,摧毁毒蛇藏身之处,开发场部、工区周围闲置土地种粮种菜种药材,制定落实造林、抚育措施和任务,场领导与职工一样,上山搞抚育,整办造林地,这种顽强苦干的拼搏精神使全场职工为之感动。林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召开班子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定林场发展规划,确定以抓住“天保工程”有利时机,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科技兴林为支撑,发展多种经营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实现绿山富民,企业兴旺的目标。实干改变面貌十年时间来,林场班子求真务实,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全场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先后完成人工造林15277亩,且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树立人工造林标志碑牌28个;育苗140亩,出圃优质壮苗280万株;对林场十年来未动刀的10000余亩中成林全面进行人工抚育,有效管护封山育林26460亩,对涉及全县56块2.6万亩的散生林与当地村社签订了“国社”联防责任制。清理维修护林道路270公里,整治防火隔离带80公里,书写防火标语1.8万余幅,张贴护林公约3000余份,建永久性防火警示碑牌6个,组建了22名专职扑火队员;投资100多万元,维修改建场部和三个工区房屋5000m2,硬化院坝300m2,砌堡坎450m,修建饮水池7口蓄水能力达600于方,动用土石方6700m3,耗资30万元架通了从空山街道到场部、工区高低压输电线路14.5公里,使县境内海拔最高的林区照上了国网“大电”,安装了电视接收器,职工看上了电视,吃上了自来水,工区通了电话,林区全面实现了“五通”工程,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各工区重新成立了职工伙食团。十年来,林场已偿还原拖欠退休职工养老金,医药费和供养人员生活费47万元,偿还民间高利贷借款12万元,累计化解各种债务123万元,林场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信誉全面提升,保持了连续六年上访事件为“O”记录。巧干促进发展空山综合林场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从1991年开始,但此时仅是个别职工小打小闹,零星种植,真正提上林场议事日程,确定发展林区职工自营经济是在1993年,因为从那时起山上无林可采,无料可出,造成企业没出路,职工没活路,由此被逼出了发展自营经济这一生路,所以说发展自营经济是我场职工过去困难时期赖已生存的根本。在2003年,我们针对职工产品单一,规模较小,管理不力,销售无序等现状,我们及时加大了对发展自营经济的管理力度:个个争先恐后,大力发展,涌现了种植大黄、天麻收入达到80000元以上的黄长青这样的典型;本人并在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接见。林场在2006年就制定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自营经济的实施办法,即:“12134”工程,确定在五年内栽植大黄100万株,年栽天麻2000窖,种植各类农作物1000亩,年培植“两耳一菇”菌种3000袋,实现年利润收入60万元。截止2010年底,林场职工从事自营经济人数达85人,家庭林场户23户,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25人。特别是去年4月初,林场及职工自筹资金,发展森林旅游,在一年的时间里共接待游客近5千人,林场安置富余职工4人,纯收入达30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近十年的发展,自营经济收入已成为林场的骨干财源,职工经济收入65%来源于此,林场已初步呈现出林区以种植业、养殖业、培植业、旅游业四轮驱动的经济格局。在天保工程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1、林业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差异较大。2、国有企业林场的性质与其担负的任务和职能不相适应。 3、工程投入不足。4、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5、天保工程管护费严重偏低。今后打算林场一班人深深认识到林业产业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五年之内,我们计划实现“公司+基地+经营户”的产业管理模式,真正做到生态标准化、经营科学化、产品市场化、管理合同化、服务一体化。并结合本场实际,依托森林资源,发挥行业优势,突出本场特色,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在产业发展层面突出抓好天麻、大黄骨干产品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在产业基础层面抓好以“小种植、小养殖、小采集、小经营”为主的“四小产业”,因为小产业投资小、见效快,能以短养长。在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中学老师协议书范本
- 一楼改车位出租合同协议
- 硅胶回收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110联网服务协议书
- 亚马逊店铺运营合同范本
- 2025南京市合同范本
- 科研项目合作申请协议书
- 木门厂木工生产合同范本
- 服务员外包咨询合同范本
- 2025销售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拍摄与剪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附答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开学第一课
- 民事纠纷委托律师合同书
- 跨文化传播-导论课件
- 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
- 全国机场图2013九江庐山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合规性评价表
- Q∕GDW 10354-2020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 水调歌头·游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