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资料 练习题 2013考研搜集 真题 经院 答案 09答案_第1页
专业课资料 练习题 2013考研搜集 真题 经院 答案 09答案_第2页
专业课资料 练习题 2013考研搜集 真题 经院 答案 09答案_第3页
专业课资料 练习题 2013考研搜集 真题 经院 答案 09答案_第4页
专业课资料 练习题 2013考研搜集 真题 经院 答案 09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一、 为什么说劳动力商品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又是它的发展结果?(37分)答:1. 劳动力商品及其特点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并不是在每一个社会中,劳动力都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否则,就不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具备。所以说,劳动力商品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结果。一般的商品买卖往往伴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并非如此。作为劳动力的买者,只是获得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劳动力的权力,而卖者在让渡劳动力的同时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而言,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是仅仅指人在生理上的最低需要,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维持劳动者正常生活的需要。很明显,即使不考虑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范围和种类也是不同的,所以劳动力价值中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三部分构成:(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以生产和再生产出劳动力以便出卖 (2)劳动者家属和子女的生活费用,用以维持劳动力的延续 (3)劳动者的培训费用2.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并不从来就是资本,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货币都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相同的。但这种区别从静止的状态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流通中进行比较,即比较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即G-W-G。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在形式上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流通的顺序不同。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而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2】流通中的媒介不同。商品流通的媒介是货币,而资本流通的媒介是商品。【3】流通的起终点不同。商品流通的起终点是商品,而资本流通的起终点是货币。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最主要的区别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容和目的上的。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使用价值,目的是为了通过交换取得特定的商品。资本流通的内容是价值,目的是为了获得比预付时更多的货币量。因此,在资本的流通公式中,G=G+G,而G0,它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G就是剩余价值。G-W-G对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等各种形式的资本运动都是适用的,因而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要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无论是买即G-W还是卖即W-G,都不能使价值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价值增值。而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的量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种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在形式上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3.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要从理论上说明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在真正意义上并不存在资本总公式和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解决货币向资本转化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关键就是要科学地阐释价值增值额的产生。首先,流通中不能产生价值增值。因为:(1)如果交换是等价的,“那么很明显,任何人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都不会大于他投入流通的价值。” (2)如果交换是不等价的,即贱买贵卖,也不会产生价值增值。因为商品生产者总是不断变换买者和卖者的身份,他作为买者或卖者时多获得的会被他作为卖者或买者时多付出的所抵消。 (3)即使一些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总是能够做到贱买贵卖,他们能够获得价值的增值,这也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从全社会来说,这些人所得到的,正是别人所失去的,整个社会的价值量并没有变化。而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却占有大量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其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增值。如果离开流通,则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生产者只和自己的产品有联系。其实,这是他们只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而不是商品的生产者。价值范畴都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价值增值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对照资本总公式,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作为媒介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使用这种商品能够创造出价值来,并且创造出的价值大于该商品的价值,这样,价值增殖就产生了。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综上所述,劳动力商品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又是它的发展结果。宏观经济学:一、 (12分)什么叫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出现流动性陷阱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试用四象限图来推导在出现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LM曲线。答:所谓流动性陷阱,就是指利率低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LM曲线呈现出水平的状态。流动性陷阱一般会在经济发生大萧条的时候出现,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时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此时LtLtLsYRRLsY二、 (12分)设总量生产函数为Y=F(K , AL),并且规模报酬不变。劳动L的增长率为n ,知识的增长率为g,假设产量中用于投资的比例(储蓄率)为s,现存资本的折旧率为,单位时间内资本存量的变化为。设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量为y,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量为k,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消费量为c。试推导能够使c达到最大的黄金律水平c*时的资本存量水平k* ,然后分析s的一次性上升对c*的影响,求出c* 对t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并画出c* 随时间t变化的相图。解:由得:在均衡位置上,有这便是索洛模型的关键方程。由于,并且在均衡位置上时必然存在一个k*,使得,于是实现c*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这个使c*达到最大化的k*水平称为黄金律资本存量水平由(1)当(2)当(3)当C*随时间的变化:ttOOt1t0t1t0C*S新S旧三、 (14分)政策的乘数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哪些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元人民币救市,你认为属于哪一种政策工具?这种政策的乘数有多大?在不同情况下该种政策的乘数各有多大?并说说你的看法。答: 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G,税收T,转移支付Tr;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有:货币存量M 20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用来救市的4万亿元有一半用于铁路投资,而最新批复的两万亿元投资资金,将主要分3部分使用,一部分用于高铁建设,一部分用于城际铁路,一部分用于铁路干线的完善。因此,这4万亿元将全部用于铁路建设。可见,这属于财政政策中的政府购买GIS-LM模型的两个方程联立:解之得:政府购买的财政政策乘数为:以上是通常情况下的财政政策乘数,还有两种特殊情况:(1)古典主义情形:此时LM曲线为一竖直线,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财政政策乘数为:古典主义情形一般在经济高涨、充分就业的时候出现。(2)凯恩斯主义情形此时LM曲线为一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财政政策乘数为:凯恩斯主义情形一般在经济发生大萧条的时候出现。我认为,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经济处于萧条的状态。根据以上的分析,财政政策应该十分有效,因此4万亿救市用来投资铁路是正确的决策。微观经济学:一、 (12分)分别用希克斯标准和斯勒茨基标准来分析劣等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XYABX3X4X2CX1O其中X1X3为希克斯替代效应,X3X2为希克斯收入效应;X1X4为斯勒茨基替代效应,X4X2为斯勒茨基收入效应。二、 (12分)试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导出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考点在张元鹏微观经济学 中级教程第八章竞争性市场分析:要素市场的第三节,请详细查看张元鹏的书)VMPLARPLWLO答: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也就是VMPL=W 。由于工资大于劳动的平均成本时,厂商的经济损失会大于总固定成本,这时厂商不会生产,因此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VMPL线位于ARPL线最高点以下的部分。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当资本使用量、商品价格、资本使用价格发生变化时单个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1.仅资本使用量变动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2.当资本使用量与产品价格都可变动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3.当资本使用量、产品价格及资本使用价格(r)都可变动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我们已得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把各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整个行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三、(14分)(题目记不得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二、 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没有固定的答案模式,请根据参考提纲自由发挥)参考提纲:1. 三农问题的涵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农民要增收。2. 中国目前农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2) 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3) 中国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城市高度发达的现代部门和农村落后的传统部门同时并存(4) 中国农村面临的问题是人多地少,耕地上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种植业规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下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1) 农业为国民提供衣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 农业为许多工业提供生产原料(如纺织业以棉花为原料)(3) 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为城市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4) 农村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5) 农产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项目4. 目前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1) 刘易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介绍一下)(2) 拉尼斯费景汉人口流动模型(介绍一下)(3)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介绍一下)5.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农业问题的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对策如下:(1) 中国应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 农村本地应积极发展各种加工业,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3) 积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生产效率(4) 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以提高农村的购买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工业的发展(5) 农村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鼓励自主创新(6)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培训(7) 健全农村金融体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新鲜血液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试分析中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影响。(17分)参考提纲:1. 所有制结构的涵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2. 目前中国所有制结构的特点:(1) 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大规模退出(2) 国有经济仍掌控着国民经济命脉(3) 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4) 私营经济显著扩张,行业分布更为广泛(5) 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较快3.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对经济体制的影响:(1) 国有经济产权存在着超经济的性质,其本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排斥(2) 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公有制经济的非国有形式具有产权清晰的特点,适合市场竞争(3) 竞争性领域中国有经济大规模退出有利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4) 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对于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国有经济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4. 经济学家刘伟教授关于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的观点:(1) 所有制结构影响的是要素的生产效率,当非公有制经济部门扩大时,要素的产出弹性,特别是资本的产出弹性将增大(2) 所有制结构对生产要素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它对资本要素的影响是对劳动要素的影响的(0.038/0.0000407=)900多倍。因此,在市场条件下,通过所有制结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