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doc_第1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doc_第2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doc_第3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doc_第4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查总结表系 部 名 称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名 称 电机与电器 专 业 代 码 580104 修 业 年 限 3 年 开 设 时 间 2002年 验 收 类 别:品牌 特色专业带头人_(负责人) 陆志全 联 系 电 话填表说明1 本表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请勿另加其他封面。表格中内容不够填写可续页。2 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其统计范围为立项建设的专业点。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所在系部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3 除特别注明外,本表有关统计内容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一、专业建设情况简介本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成效(不超过1000个汉字)本专业以我院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为契机,更新专业教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增强专业实力,2010年评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中国机械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根据区域经济技能型紧缺人才需求,探索并实施“能力本位、课证融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素质为目标,进行课程重组,开发电气控制与PLC、电器CAD等双证结合课程,职业技能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取得了较好效果。2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企业技术人员、聘请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教师下厂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优化梯队结构,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75%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2009年获院级优秀教师1名,院级教学能手1名。2008年获院级优秀教师2名,2010年院十大 “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1名,有5名教师获得高级考评员资格,3名教师获技师资格。3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多元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来探索管理平台新机制,有效的加大了实训设备投入,改善了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建有校外实训基地20个,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顶岗实习岗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4课程建设近两年专业建设团队致力于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的改革。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教材2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及省级精品教材立项1门、行业优秀教材2门、公开出版教材及校本特色教材10门以上。5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100%。获得各类奖励30项以上。6.教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2008年以来完成各类课题及成果20项以上,其中省级课题4项、行业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10项以上,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25篇,其中EI收录2篇、核心期刊5篇。完成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两年来为企业培训员工实现到账资金22万元,与企业合作开发横向课题实现到账资金20万元。本专业的特色(不超过400个汉字)1、形成了“能力本位、岗位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与探索,电机与电器专业以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形成了专业基础技能、职业技能和基本文化素质培养结合、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职业素质培养与各教学环节结合,顶岗实习的四阶段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1)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课程标准 以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制定课程教学模块,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内容、教学评价。 (2)以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主流,2004年以来,专业团队积极进行项目课程的教学,开发了常用电气控制设备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的项目课程教材并进行教学实践,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向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电机工艺与装备等课程推广。 (3)“三结合”的课程教学、“五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推行课堂与实验(训)室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企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职业素质、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4)校中厂的教学实践进行校中厂建设,建立以“龙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服务地方成套电器行业的服务性平台。3、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电机与电器专业立足行业,引进企业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和创业能力,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全程化、素质教育课程化、素质教育全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开创了专职辅导员、专业导师和班导生“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二、专业建设完成情况对照表内容规划建设目标(摘要)实际建设进展(摘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专业建设整体情况形成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电机与电器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9月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中国机械教育发展中心授予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调整及实施情况、效果实行“2+1”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调研,进行能力分解,调整课程结构,为企业“订单培养”进行探索。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2年学习、技能培训阶段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订单培养需进一步探索3、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通过学习考察、企业实践、专项培训、项目开发、课题研究、专家互聘等途径,实现:1)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2)培养骨干教师8人;3)专业专任教师中硕士生比例超过70%;4)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5)兼职专业教师达25人。本专业专兼教师数有25人。专职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79%;“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5,45岁以下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达65%;具有专业带头人资格3人、骨干教师9人。4、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专项经费每年投入都有所提升,其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低于6万,课程建设不低于10万,实训基地建设不低于60万。实训设备资金投入11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25万;用于课程建设20万。 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情况以岗位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4门。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注重实践和理论的一体化教学。本专业通过建设,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5门。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情况结合社会需求,长三角地区企业的电机电器设备类型情况,编写34本公开出版教材,2本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由专业教师主编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实训教材、指导类教材16本,其中公开出版教材5本,省级精品教材2本,特色的校本教材9本。7、教学管理(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实施,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院、系教学二级管理,通过院、系督导小组加强系部的日常教学管理,管理有条例、有规章、有台账。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专家意见,适度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企业社会的发展。*说明: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请附后。三、 专业基本情况本专业2009年招生数150本专业现在校生数450建设期内学校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200万元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包括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等)2008年2009年2010年4650元4830元5350元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情况姓名陆志全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6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职称副教授、高工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教研室主任、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电机电器分会委员、江苏财政厅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维修电工高级考评员从事专业电机及控制技术电话86331094手子信箱1232本专业立项建设以来获院及院以上各种奖励情况(注明时间、项目及等级和授奖单位)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精品课程国家级2010基于工作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2009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省级二等奖2007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2009全国机械行业优秀校本教材评比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一等奖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全国机械行业优秀校本教材评比电力电子和变频技术三等奖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评比电机与电器特色专业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精品课程一等奖院级2010电机及拖动基础精品课程二等奖院级2008电机及拖动基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院级2009院品牌、特色专业评比电机与电器品牌专业(建设点)院级2008院级精品教材评比主编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一等奖院级2008.6院级精品教材评比校本教材电力电子与电机实验指导书三等奖院级2008.68四、 师资队伍情况1.教师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教课程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批准单位、文号和时间)备注1陆志全男48本科学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006年度院优秀职工;2010年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负责人2朱平男44本科硕士副院长副教授电力电器技术2009年全国机械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成果奖优秀奖成员3蒋庆斌男43本科硕士所长副教授电器工艺2009年全国机械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成果奖优秀奖成员;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工作者4陶国正男45研究生硕士系主任副教授单片机技术2008年江苏省特色专业带头人;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09年全国机械教指委、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成果奖优秀奖成员;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5赵红顺女45本科工程硕士副教授电气控制与PLC2009年院级教学能手;2009年院级优秀教师6莫莉萍女44本科学士副教授电机制造工艺及装备2008教学质量优秀奖;2009年优秀实验室管理员7杨琳女41本科副教授微特电机2007、2010获院教学质量优秀; 2010获院优秀教师;2010届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8高丹男43本科学士高工成套电器设备工艺技术9白颖女35研究生硕士讲师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2009、2008教学质量优胜奖;2010被评为我心目中最喜欢老师10屠文东男45研究生硕士讲师电机试验11王青男29本科工程硕士助教电气控制与PLC12葛朝阳男42本科工程硕士高工供配电技术13王琳女39本科硕士副教授专业英语14钱金发男48研究生硕士副教授电子技术15仇超男44本科工程硕士副教授电工技术16徐文媛女46本科高工电气CAD17林浩男27本科技师实习18路春玲女40本科工程硕士副教授机械制图19吴小邦男48本科副教授机械工程学20朱扣军男29本科技师成套电器实训注:1本表为本专业正式在编教师表,不含返聘教师, 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下同。2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请附有关证明材料。102.师资情况统计表专职教师人数20其中正教授0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比例75%讲师2人助教3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21%具有博士学位 0 人具有硕士学位12人45岁以下教师17人其中博士0人占45岁以下教师比例0硕士11人65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高级职称教师15人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79%省、部级重点培养教师3 人院级课程带头人3人省、部级先进教师1人厅局级及校级先进教师数5人注:1.博士、硕士指已经获得学位者,不含课程进修班和在读博士生、硕士生。 3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时间1双证融通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赵红顺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6期2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蒋庆斌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6期3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瓶颈分析研究蒋庆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3期4高职电机及拖动基础重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莫莉萍内江科技2009年第11期5高职教育专业口径分析蒋庆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6工学结合开设创新专业初探陆志全中国科技教育2007年第8期7实施项目课程电工技术有关问题思考之如何实现理论实践平衡仇超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7月8电工技术项目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仇超考试周刊2008年11期9高职模拟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钱金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0项目课程设计钱金法常州机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高职模拟电子技术项目课程教学效果探讨钱金法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2浅谈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王琳考试周刊200813电气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王琳内江科技2008.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13篇人均0.7篇其中核心刊物3篇4立项建设以来教师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序号课 题 名 称主持人课题来源立项时间完成时间1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高校基础课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教育厅200420072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重点课题江苏省中职、五年职高职、3+2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蒋庆斌江苏省教育厅20052007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以行业协会为桥梁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蒋庆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072009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职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蒋庆斌江苏省教育厅200720095机械工业职业教育实践性课题专业实训中心(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杨琳全国机械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20096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蒋庆斌江苏省教育厅200920097基于项目教学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赵红顺院级20092010总计国家级0项省(部)级6项院级1项5、立项建设以来教师获教学成果情况序号成 果 名 称获奖者获奖年度等 级在获奖名单中的排名位置院级及以上其他1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精品课程陶国正2010国家级独2基于工作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蒋庆斌、陶国正2009省级一等奖第3、4位3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蒋庆斌、陶国正2007省级二等奖第3、5位4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朱平、蒋庆斌、陶国正、钱金法2009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5全国机械行业优秀校本教材评比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一等奖赵红顺2010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6课程建设方案设计钱金法2009实践教学竞赛二等奖(中国教育技术学会)独7项目课程教案设计钱金法2008院项目课程教案设计一等奖独8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自动餐桌设计钱金法2008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三等奖)第一9物流仓库钱金法2008省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第一10定时器钱金法2009省大学生创新设计项目第一11全国机械行业优秀校本教材评比电力电子和变频技术三等奖陆志全2010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12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评比电机与电器特色专业陆志全2010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13电气控制与PLC精品课程赵红顺2006院级第一14常用电气控制设备精品课程赵红顺2010院级第一15电机及拖动基础精品课程莫莉萍2008院级第一16电机及拖动基础多媒体课件莫莉萍2009院级17院品牌、特色专业评比电机与电器品牌专业(建设点)陆志全2008院级18院级精品教材评比主编教材电工技术基础赵红顺2008.6院级19校本教材电力电子与电机实验指导书陆志全2008.6院级20模拟电子技术钱金法2008年院精品课程二等奖第一教学成果奖总计院级及以上其他20项146立项建设以来教师承担学术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得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情况1)发表学术论文情况1Research on Permanent Magnet Constant Voltage Device for Vehicle(EI收录)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白颖2010年4月2Mixed-model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using the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EI收录:20094712476535)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白颖2009年4月3汽车用永磁恒压发电装置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微特电机白颖、陆志全2009年10期4水稻直播机电磁振动排种器影响因素的试验农机化研究白颖2007年12期5可编程控制器在玻璃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江苏电器陶国正2008年2期6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双面铣专用机床控制系统的改造煤矿机械蒋庆斌2006年2期7用89C52单片机实现反应式步进电机变细分驱动电机技术蒋庆斌2006年3期8电磁震动排种器的均匀性试验研究农业科技与装备陆志全2008年第6期9基于STC单片机的网络接口设计内江科技仇超2008年第10期10浅谈电动机、变压器极性判断的差异计测技术徐文媛2008年第28卷11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自动餐桌转盘设计电气应用(中文核心)钱金法2008年第12期12基于SSE2的AVS-M视频编码器优化电视技术(中文核心钱金法2007年第12期13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中的LDPC译码器的设计电子器件(科技核心)钱金法2008年第6期14AVS-M帧间模式选取算法的研究和改进声学技术钱金法2008年第4期15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分析电工电气(原江苏电器)钱金法2009年第1期16基于PLC的弹簧测试机控制系统黑龙江科技信息王琳20082)承担学术研究课题项目名称主持人项目来源起止时间自动餐桌转盘设计钱金法校/企合作2007-2008高职电机与电器专业(电机方向)课程教材研究与开发陆志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8.12汽车用永磁恒压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白颖、陆志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81-2010.12玻璃锥管自动成型设备控制装置设计葛朝阳常州双环热工仪表有限公司2010.5-2010.9远动及自动抄表实验装置研制葛朝阳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0.1-2011.6变频器PID控制实验实训装置的研制蒋庆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9.12常州市风电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陆志全常州市科技局20103)、获得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情况2005年12月,蒋庆斌、徐国庆的论文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获江苏省科学教育研究、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一等奖;2007年7月,蒋庆斌、郝超论文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第十一次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2009年12月,蒋庆斌论文德国职教课程改革现状分析及其对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启示在2009年度常州市职教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五、立项建设以来教学管理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时间特 点 2009、2010 以专业职业范围制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四阶段递进式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名 称制订(修订)时间特点高低压电器2008年 8月 20 日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2008年 8 月21 日项目式课程,80课时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2008年 8 月21 日运动控制技术2008年 8 月21 日电力电子应用技术2008年 8 月 30 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008年9月 20日电机与拖动基础B2008年 8 月18 日微特电机2010年 9 月18 日电机制造工艺与装备2008年 8 月18 日变频技术2008年 8 月18 日电机试验2008年 8月20日电机实习2008年10月28日电气控制与PLC B08年 8月10 日电气实习08年9月5 日电气控制技术09年9月15日项目式课程,96课时电气控制技术B08年 8月10 日电气控制技术A08年 8 月15 日项目式课程,128课时实训(验)指导书名 称制订(修订)时间说明电力电子与电机实验指导书2008电力电子技与变频技术实验指导书2009电机与电气控制实验指导书2010六、实践教学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设备情况教学实验设备总值500万元实验(训)室数30个生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10000元实验开出率100%本专业应开实验数80个实际开出实验个数80个基础课教学实验(训)室数10个通过省评估验收数个专业教学实验(训)室数20个省级以上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江苏省高校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财政投入200万元学校配套300万元实训基地设备情况(高职高专专业填写)实训基地设备总值万元实训基地个省级以上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名称财政投入万元学校配套万元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单位有否协议承担的教学任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常州天发动力总成制造有限公司有毕业设计、顶岗实习20人左右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有顶岗实习、员工培训30人左右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有大学生创新实践、顶岗实习15人左右常州三禾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有顶岗实习、科研开发15人左右常州龙发电器有限公司有顶岗实习、就业基地、科研开发、教师实践10人左右无锡市军工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有顶岗实习10人左右上海欧通电气有限公司有顶岗实习10人左右注: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18七、课程、教材建设情况1立项建设以来获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情况序号课程名称主持人获奖类型及等级获奖时间1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陶国正国家级2010年2常用电气控制设备精品课程赵红顺院精品课程一等奖2010年3电工技术仇超精品课程一等奖2008年4电机及拖动基础精品课程莫莉萍院精品课程二等奖2008年5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钱金法院精品课程二等奖2008年6电子与通讯专业英语王琳院精品课程二等奖2008年总计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1门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数门获评校级精品课程数5门2、立项建设以来教材建设情况(1)主编教材主编姓名教 材 名 称出 版 社 名 称出版时间获奖情况陶国正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江苏省精品教材陶国正自动化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江苏省精品教材朱平电工技术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立项)赵红顺常用电气控制设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等奖钱金法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仇超电工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天煌杯三等奖仇超电工实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院精品教材奖陆志全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校本教材2009年12月天煌杯三等奖杨琳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月钱金法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王琳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高丹成套电器设备工艺技术校本教材2009年12月白颖电力电子技与变频技术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2009年12月屠文东电机试验校本教材2009年12月莫莉萍电机及拖动基础习题集校本教材2008年12月莫莉萍电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校本教材2008年12月(2)立项建设教材主编姓名教 材 名 称拟出版时间立项情况朱平电工技术实训2011十一五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3)选用教材情况名 称出 版 社出版时间近3年新教材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常用电气控制设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电工实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9电工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单片机与接口应用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电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电力电子和变频技术校本教材2009.12成套电器设备工艺技术校本教材2009.12电力电子与变频技术实验指导书校本教材2009.12电机试验技术校本教材2009.12电机及拖动基础习题集校本教材2008.12电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校本教材2008.12八、人才培养质量1、人才培养概况本专业招生数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200150100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毕业生情况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毕业生总就业率协议就业率98.2% 100 %98.3% 100 %98.5% 100 %99.5% 100 %2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立项建设以来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专著或论文名称作者年级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时间、期号立项建设以来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年级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性质葛凯波李军2006级3年级2008家庭防盗电话报警设计制作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黄发家2007级3年级200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开发板的制作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王佳2007级3年级2009基于BRT快速公交站台的通道控制系统设计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胡冲、秦宏飞2008级3年级2010智能车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缪俊超2008级3年级2010电子防丢报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说明:1年级需注明级年级(例:2006级2年级)。2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立项建设以来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和竞赛情况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田田等2006级3年级200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技能比赛二等奖教育部等十一个部委戈国芬2006级3年级2008江苏省高校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教育厅张菲菲2005三年级2008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厅张娇娜等2007级3年级2009第二届“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二等奖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王菲2006三年级2009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厅陈水萍等2006三年级2009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奖江苏省教育厅刘洋等2006三年级2009江苏省TI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谢春华2009级2年级20102010江苏省高等学校第十届高等数学竞赛专科组一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组委会姓名年级时间所获奖项及等级颁奖单位王辰冰2008级1年级20082008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徐政2008级1年级20082008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成成2008级1年级20082008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何小庆2008级1年级20082008年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玲2005级5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顾海新2006级4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文敬忠2007级3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史跃2007级3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邱峰2007级3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邢怀远2007级3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何东奎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武玉萍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韩亮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李坤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陆斌斌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何小庆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梁鲁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丁维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孙亚刚2008级2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加祥2009级1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季克城2009级1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吕游2009级1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粱维康2009级1年级20092009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李坤2008级3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饶波2008级3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翟登峰2008级3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浩2008级3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秦念东2008级3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宋时强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强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郁靳宝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仇华峰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徐亚青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王兆峰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陈克强2009级2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周亚龙2010级1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梁明2010级1年级20102010年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教育厅九、系部自评意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自评等级一览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照指标描述本专业目前状况*评分ABC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1.1 建设目标与思路确立了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专业建设目标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及内涵建设等;根据常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明确电机与电器专业领域所需求的职业特定能力,并围绕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所需求的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按照“能力本位,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内容构建,改革思路清晰,符合高职高专创新的办学模式和特点,专业特色明显。1.2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群的技能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并在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方面得到实施,产学研结合模式能够为企业、学生和学院带来明显成效,实践教学效果好,社会评价和反响好,方案可操作性强,实施情况好。2、师资队伍2.1 队伍结构电机与电器专业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由专业带头人(负责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75,4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为65%,双师结构比例为85%。2.2任课教师情况20名专任教师和5名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每人都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项目、科研项目和产学研项目,通过有计划的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水平普遍提高。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高级职称教师主持的比例为75%;5名兼职教师均具有中级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证书,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0%。3、教学条件3.1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情况专业建设投资2009年为88万元,2010年为117万元。其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资110万元、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投资38万元,且每年持续增长。3.2 实践教学条件电机与电器专业现建有省级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1个,各类实验室30个,校外建有20个签约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完全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需要,外聘兼职教师作为企业指导人员,指导效果很好。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为100%。4、改革、建设与管理4.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基于工作导向,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构,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和理论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大,改革后的课程充分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和社会岗位符合性强等特点。2008年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和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工技术等课程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常规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4.2 教材建设本专业立项以来获省级精品教材2项,行业优秀教材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