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公司2007年4月1日接受一项劳务合同,合同期限为2年,合同收入为300万元,分三年收取,原估计总成本为180万元(全部为职工薪酬)。2007年实际支付70万元,预收货款150万元;2008年实际支付90万元,预收货款120万元;2009年实际支付20万元,预收货款30万元。采用已提供的劳务量占应提供的劳务量的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要求:编制2007年、2008年、2009年会计分录。2007年(1)借:劳务成本 7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0(2)借:银行存款 150 贷:预收账款 150(3)2007年确认收入=300*9/24-0=112.5(万元)2007年确认成本=180*9/24-0=67.5(万元)借:预收账款 112.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5借:主营业务成本 67.5 贷:劳务成本 67.52008年 (1)借:劳务成本 9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0(2)借:银行存款 120 贷:预收账款 120(3)2008年确认收入=300*21/24-112.5=150(万元)2008年确认成本=180*21/24-67.5=90(万元)借:预收账款 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劳务成本 902009年确认收入=300*24/24-(112.5+150)=37.5(万元)2009年确认成本=180*24/24-(67-5+90)=22.5(万元)借:预收账款 37.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借:主营业务成本 22.5 贷:劳务成本 22.52、甲公司2008年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售价每台18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1万元。(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售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签订一份销售合同,约定在2009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4 万元。(3)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2.55万元,C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台3万元,预计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4)D原材料400公斤,单位成本为2.25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1.2万元。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5)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180万元, 2008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3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1)A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81)5 100(万元)成本300154 500(万元)则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B产品:签订合同部分300台可变现净值300(4.80.3)1 350(万元)成本3004.51 350(万元)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7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70(3)C产品:可变现净值1 000(30.3)2 700(万元)产品成本1 0002.552 550(万元)不需要计提准备,同时需要将原有余额18013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130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 (4)判断:C产品可变现净值400(30.3)1 080(万元)C产品的成本4002.254000.381 052(万元)由于C产品未发生减值,则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A企业2007年接受一项劳务,合同总收入为30万元,初始估计总成本为20万元。采用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收入和费用。有关资料如下:年度本年已发生成本估计将要发生成本2007年8万元12万元2008年7万元6.43万元2009年8万元0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要求:计算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应确认的收入和成本。(1)2007年完工程度=8/(8+12)=40%2007年确认收入=30*40%-0=12(万元)2007年确认成本=20*40%-0=8(万元)(2)2008年确认完工程度=(8+7)/(8+7+6.43)=70%2008年确认收入=30*70%-12=9(万元)2008年确认成本=(8+7+6.43)*70%-8=7(万元)(3)2009年完工程度=100%2009年确认收入=30-12-9=9(万元)2009年确认成本=(8+7+7)-8-7=8(万元)甲公司2008年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售价每台18万元,4、2007年l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C材料生产的D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l500000元下降为l350000元,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400000元,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0元。要求:计算确定2007年l2月31日C材料的价值,并做出相关会计处理。根据上述资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35000050000=1300000(元)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l300000元小于其成本l400000元,即C材料价格的下降和D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值。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35000080000050000=500000(元)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小于其成本600000元,因此。C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即C材料应按500000元列示在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5、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营业税率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10日AS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将自用的办公楼出租给AS公司,租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500万元,于年初收取,2007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09年12月31日到期。2007年1月1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000万元,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各年1月1日均收到租金。(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 。甲公司与该公司达成协议,该办公楼的出售,价款为3000万元。(1)编制2007年1月1日转换日转换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900累计折旧2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贷:固定资产3 000(2)编制收到2007年租金和有关营业税的相关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500贷:其他业务收入5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05%2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5(3)编制2007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3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4)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6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6、甲公司2008年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售价每台18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1万元。(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售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签订一份销售合同,约定在2009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4 万元。(3)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2.55万元,C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台3万元,预计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4)D原材料400公斤,单位成本为2.25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1.2万元。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5)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180万元, 2008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3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1)A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81)5 100(万元)成本300154 500(万元)则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B产品:签订合同部分300台可变现净值300(4.80.3)1 350(万元)成本3004.51 350(万元)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7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70(3)C产品:可变现净值1 000(30.3)2 700(万元)产品成本1 0002.552 550(万元)不需要计提准备,同时需要将原有余额18013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130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 (4)判断:C产品可变现净值400(30.3)1 080(万元)C产品的成本4002.254000.381 052(万元)由于C产品未发生减值,则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A企业2007年接受一项劳务,合同总收入为30万元,初始估计总成本为20万元。采用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收入和费用。有关资料如下:年度本年已发生成本估计将要发生成本2007年8万元12万元2008年7万元6.43万元2009年8万元0假定不考虑各种税费。要求:计算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应确认的收入和成本。8、A公司2007年3月决定以库存商品和所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B公司的固定资产一台。A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20万元,B公司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12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91.2万元,另外A公司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万元。假设两公司都没有为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假设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要求】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标准答案:(1) A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91.2贷:银行存款1主营业务收入6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17)10.2 长期股权投资10投资收益(2010)10借:主营业务成本50贷:库存商品50(2)B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10 累计折旧10 贷:固定资产120 借:库存商品6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长期股权投资20银行存款1 营业外支出18.8 贷:固定资产清理1109、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营业税率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10日AS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将自用的办公楼出租给AS公司,租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500万元,于年初收取,2007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09年12月31日到期。2007年1月1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000万元,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各年1月1日均收到租金。(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 。甲公司与该公司达成协议,该办公楼的出售,价款为3000万元。(1)编制2007年1月1日转换日转换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900累计折旧2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贷:固定资产3 000(2)编制收到2007年租金和有关营业税的相关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500贷:其他业务收入5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05%2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5(3)编制2007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3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4)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6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5)假定情况:假定2009年12月31日租赁届满,将该办公楼的出售,价款为3 000万元。编制2009年12月31日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3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3 000借:其他业务成本1 800贷: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900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900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贷:其他业务收入800注意:要考虑第一笔分录中转换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变动损益借方金额100万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0(3 000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0假定2009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收回作为自用办公楼,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借:固定资产3 0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00公允价值变动900 (3006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20010、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06年12月有如下主要业务:(1)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材料(非金银首饰),原材料价款70万元,加工费用2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已经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尚未支付。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2)将应税消费品用于对外投资,产品成本700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 000万元。该产品的消费税税率为10(具有商业实质)。(3)出售一厂房,厂房原价15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出售所得收入1 00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5万元。厂房已清理完毕,营业税税率为5。(4)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入25万元,无形资产的原值为30万元,已摊销的无形资产金额是6万元,没有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营业税税率为5。(5)出租一项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取得价款3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当月取得租金收入1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11甲公司2008年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售价每台18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1万元。(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售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签订一份销售合同,约定在2009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4 万元。(3)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2.55万元,C产品市场售价为每台3万元,预计平均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4)D原材料400公斤,单位成本为2.25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1.2万元。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400台C产品,预计加工成C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5)2008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180万元, 2008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3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 (2)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1)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可变现净值300(181)5100(万元)成本300154500(万元)则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签订合同部分300台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万元)成本3004.51350(万元)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万元) C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30.3)2700(万元)产品成本10002.552550万元不需要计提准备,同时需要将原有余额18013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D原材料判断:C产品可变现净值400(30.3)1080(万元)C产品的成本4002.254000.381052(万元)由于C产品未发生减值,则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05020(万元)(2)相关的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 70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12,208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0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每股买入价9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15 000万元。(2)208年3月8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3)2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4)209年2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8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5)209年3月18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8年度的现金股利。(6)210年1月3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 1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相关税费)。要求:根据上述(1)(6)各项业务,编制甲上市公司的会计分录。(1)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 008应收股利500贷:银行存款4 508(50098)因为甲上市公司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3 750(15 00025)万元,投资成本大于享有的份额,所以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2)借:银行存款500贷:应收股利500(3)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50(3 00025)贷:投资收益750(4)借:应收股利100(0.2500)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0(5)借:银行存款100贷:应收股利100(6)借:银行存款5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008损益调整650(750100)投资收益34213、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营业税率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6年11月10日AS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将自用的办公楼出租给AS公司,租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500万元,于年初收取,2007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09年12月31日到期。2007年1月1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900万元,该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3000万元,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2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各年1月1日均收到租金。(2)2007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3)2008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 。甲公司与该公司达成协议,该办公楼的出售,价款为3000万元。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007年初自用办公楼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产生的价值贬值额=(3000-2000)-900=100(万元),列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2007年末根据当时的公允价值1200万元,应认定投资性房地产暂时增值额=1200-900=300(万元);2008年末根据当时的公允价值1800万元,应认定投资性房地产暂时增值额=1800-1200=600(万元);2009年末根据当时的公允价值1700万元,应认定投资性房地产暂时贬值额=1800-1700=100(万元);2009年末出售办公楼时产生的其他业务收入=3000(万元);2009年末出售办公楼时产生的其他业务成本=1700(万元);2009年末出售办公楼时由其持有期间产生的暂时净增值冲减其他业务成本=-100+300+600-100=700(万元);2009年末出售办公楼时产生的其他业务利润=3000-1700+700=2000(万元)。14. 2008年1月1日,东方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大海公司当期发行的面值为2200万元的5年期公司债券。购买当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2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6%,另支付交易费用20万元。该债券按年计提利息,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要求: (1)若将该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2)若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3)若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会计分录(1) 若将该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920 投资收益 20 贷:银行存款 1940 20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110 贷:投资收益 11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2) 若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200 贷:银行存款 19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0 20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11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4 贷:投资收益 116.4(3) 若将该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编制2008年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200 贷:银行存款 194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60 20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1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4 贷:投资收益 116.4摊余成本 = 1940 + 6.4 = 1946.4(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3.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3.615、甲企业将某一栋写字楼租赁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9年1月1日,甲企业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原造价为90 000 000元,已计提折旧2 700 000元,账面价值为87 300 000元。209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5 000 000元。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成本) 95 000 000(变更日公允价值)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 700 000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90 00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930 000盈余公积 770 00016、甲公司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1)2008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有表决权的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股份的10。该股票买入价为每股8元,其中每股含已宣告分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乙公司年初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且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一致)(2)2008年2月18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3)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4)2009年1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8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1元。(5)2009年2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6)2009年度,乙公司发生亏损20万元。要求:(1)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因素,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应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2)计算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账面余额。1)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2008年1月3日购入:借:长期股权投资 782应收股利 20贷:银行存款 8022月18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20贷:应收股利 20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投资单位不做账务处理2009年1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8年度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10贷:投资收益 102009年2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10贷:应收股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电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青霉素注射护理管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手术室护理简答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单招护理的简单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铁路施工安全题库及答案
- DB4116-T 034-2022 周豆25号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 DB51-T 3292-2025 重金属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
- DB61-T 5126-2025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
- 2025年煤矿粉尘培训试卷及答案
- 安义数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安邦护卫集团总部及下属单位部分岗位公开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仓库安全培训课件
- (2024新版)七上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小儿鼾症课件
- 国开2025年《人文英语4》综合测试答案
- 算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 学生历史思维品质提升策略浅识
- DB32∕T 3812-2020 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2
- 银行柜台人员手语课件
- 项目部领导带班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