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鱼类运动会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沿海的名山,了解其地理位置及美丽的风景。2感受海上名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海上名山照片:(1)欣赏这些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2)你知道图片中的名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2谈话导入:这些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山都矗立在我国的海岸线上,被称为 “海上名山”。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些名山。二、探究活动(一)海上名山之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1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分成“崂山采风”、“普陀山寻访”、“阿里山揽胜”三个小组。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交流、展示,教师巡视指导。(二)海上名山印象(全班交流小组自主探究的成果)崂山采风:1“崂山采风”小组推荐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本组的探究情况。(展示图片或者是介绍相关的文字资料等)2小组成员补充。3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对崂山的了解。4曾经去过崂山的同学介绍崂山景点、游览体会等。5教师补充相关资料。(1)“崂山十二景”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生谈感受。(2)关于崂山道教的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体会崂山是名副其实的道教名山。(3)关于崂山的美丽传说。6小结: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的特色。奇峰异石,峡谷幽涧,流云飞瀑,古树名花,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山”。普陀山寻访:1“普陀山寻访“小组交流本组的探究成果。2其他同学补充自己的所见所知。3教师谈话: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它的景点大多与佛教有关,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呢。你知道哪些传说呢?4学生交流。5教师补充:普陀山诗文碑刻。6小结:“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阿里山揽胜1出示阿里山云雾的照片:你知道这是哪里吗?2这汹涌澎湃的可不是大海,而是被誉为“阿里山五奇”之一的云海。下面我们就去阿里山游览,感受它的神秘和奇异。3“阿里山揽胜”小组交流本组的探究成果。4其他同学补充。5出示一组阿里山优美风光的图片,学生欣赏后谈感受。6小结:奇异、旖旎的阿里山风光让中外游客赞叹不已。三、活动总结:1你还知道哪些海上名山?2你最喜欢哪座山?为什么?3课后以“我喜欢的海上名山”为主题,制作一张“名山名片”。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课文说明: 一. 关于课文 课文选自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出版。该套丛书由著名(化学)科学家、原中科院院长卢嘉锡先生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担任编委。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新世纪版),该分册的主编是上海气象局研究员严济运。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中关于海洋资源有一组文章,分别阐释了海洋为什么是个“粮仓”“大药库”“聚宝盆”等,课文因篇幅限制仅选了其中第一篇。 二. 内容与结构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阐释了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指出广阔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第二部分(第36段)阐释海洋可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 这部分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3段)总说。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但这粮仓的粮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第二层(第46段)分说。逐一说明粮仓中的粮食海藻。浮游生物和鱼虾。 第4段: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第5段: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第6段:为人类所熟悉的食物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的说明,强调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三. 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课文在阐释事理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第一部分(第12段)和最后一段,就运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如,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议论,它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耕地不足、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在提出说明重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前,先以议论的方式强调: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将直接关系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2)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了铺垫。再如,最后一段在总结全文所述的基础上,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人们相信,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议论性的结论照应了文章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强“海洋意识”。 2. 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阐释为什么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总说部分(第3段)首句先对“粮仓”中的“粮食”作诠释,接着举例子、列数字说明这类“粮食”产量之多、质量之好。 分说部分(第46段)逐一说明。第4段先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藻类种类之多;然后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并列数字说明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后拿一公顷水面生产的藻类与陆地上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突现海洋的开发利用价值。第5段主要用举例子与列数字相结合的说明方法强调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丰富的“食品”源。第6段举了南极鳞虾的例子,列数字说明鳞虾产量高,再将其与全世界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鳞虾资源的丰富。 四. 过渡衔接 段与段之间过渡既自然又精致,有时一两个字便使上下文连接得天衣无缝。如:第2段,首句总结第一段内容,第二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样”指代首句,即把文章转入列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第3段首句“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承上转入介绍文中特指的“粮食”。第4段首句“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承上所举例子导入详细介绍藻类。第5段首句“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中,“除海藻类”承上文,后面一句则揭示本段主要介绍“浮游生物”。第6段首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用“至于”更换话题,转入详细介绍“鱼虾”。末段则以“综上所述”概括全文的阐释,然后水到渠成地再次道出本文所要说的事理。 三、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课文说明: 本文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一次学术报告的节选。世纪之交,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l9段)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l2段)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1段,引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话,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然会不断出现。 第2段,列举近两百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说明近两百年出现的新事物几乎是无穷无尽。 第二层(第39段)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这一层先总说(第35段),后分说(第68段),再总说(第9段)。 先总说(第35段)部分:主要说明工业发展促进了生产力。 第3段,以设问句承接上一部分提出这一部分说明的重点:为什么在这两百多年间能够产生这么多的新事物呢?自问后自己做出简单回答: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第4段,举例子、列数字说明上述观点。将“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与“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到2(且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自给有余)”作比较,有力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第5段,再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引的是世界上著名的有影响的财富杂志的资料,“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里的“近”“接近”等表示约数的词,使所列数字更具准确性。末句“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则更形象的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之快。 分说(第68段)部分:具体说明工业发展如何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其一,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发展;其二,基本原理转化为工业的速度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 第6段提出世界是由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并对此事理作简单释义。第2句具体解释工业和科技的关系。第3句,具体说明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关系,并举了统计学在诸多经济领域中起决定性影响的例子加以说明。第4句对上述说明作小结,指出“科技、工业、经济这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第5句由第4句中的结论,推测科技、工业、经济这三者对将来世界发展的影响。第6、7句举例说明,并分析科技对“整个世界不可想象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第7段,提出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第8段,举了半导体方面有名的“摩尔定律”解说上述事理。 再总说(第9段)部分:由分说部分的解说,推出结论。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容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会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会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会持续下去。 第二部分(第1017段)循因推测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鼓励人们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013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第10段,提出这一层次说明重点。先联系第9段对未来结论性的推断,提出对于每个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应考虑多用“科”还是多用“技”的问题。再强调说明多用“科”还是多用“技”的问题,对个人、学校、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第1112段,举1921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的例子,侧面说明由于着眼点、价值观不同,对“科”和“技”重视的程度和需要关注的程度也不同。 第13段,得出结论:对“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即应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因国情制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灌溉系统改进方案
- 纺织服饰杂志编辑规定
- 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权益保障措施
- 摄影中运用前景景深技巧的详细方法
- 应急处置方案
- 纺织品市场营销方案
- 2025咸阳市秦都区丝路花城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唐山市古冶区引进教师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器械科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检测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单元考点必刷卷 (一)(含答案)我上学啦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2025保安员考试基础知识应知应会试题+答案
- 农村厨师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14)
- 河南省天一联考2026届高三年级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
- 轧钢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2025版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消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期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学计划+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