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大汶口原始居民 学习目标 了解河姆渡 半坡等原始居民农耕经济生活的的主要情况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 初步培养分析 解释图中历史信息 做出简单的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我国先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淳朴所创造出的灿烂原始农耕文化 以及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仰之情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理解大汶口文化中的阶级分化现象 一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 地点 2 距今年代 3 生产工具 5 农业 4 手工业 6 畜牧业 7 定居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约7000年 磨制石器 出现耒耜 种植水稻 制造陶器 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 饲养家畜 如 养猪 狗 水牛 干栏式房屋 水井 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 特点 通风防潮 二 半坡社会 1 地点 2 距今年代 3 生产工具 4 农业 5 手工业 6 畜牧业 7 定居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距今约五六千年 使用磨制石器 使用耒耜耕地 种植粟 彩陶 已会纺线 织布 制衣 饲养家畜 如 猪 狗等 半地穴式建筑 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特点 保暖防寒 住房不同的原因 自然环境不同中国早期农业对世界的贡献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启示 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三 大汶口居民的分化 1 父系氏族社会 2 生产 农耕制陶 黑 白陶 3 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 时间 距今约四五千年 大汶口墓葬出土的玉铲和镂孔象牙梳 约五六千年前 约7000年前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粟 水稻 半地穴式 干栏式 课堂小结 不同点 相同点 课堂巩固 1 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是 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山顶洞人遗址2 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贡献 b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粟和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图二 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制箭头 鱼叉 鱼钩 能力拓展 3 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一和图二中的工具分别是在什么遗址中发现的 它们是怎样制成的 图一 提示 图一是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 打制而成 图二是半坡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 磨制而成 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2 使用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3 你从图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提示 图一是旧石器时代 图二是新石器时代 提示 半坡居民已掌握了磨制技术 制作骨器的水平很高 除农耕外 还会捕鱼打猎 能力拓展 延伸探究 4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你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畜养水牛 居住干栏式房屋 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 不养水牛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南方气候炎热多雨 湿润 水源丰富 北方寒冷干燥 雨水较少 完 p8动脑筋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 用耒耜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