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doc_第1页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doc_第2页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doc_第3页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特殊文言句式讲解 1 1判断句一、判断句的概念说明 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种事物(如: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如:鲸鱼是哺乳动物。)叫判断句。二、判断句的类型(一)无标志判断句,如: ,。1荀卿,赵人。(史荀孟列传) 2.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3农,天下之本。(史孝文本纪) 4.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用“.者,.也。”构成的判断句 单用一个“者”表判断,其格式为:“.者,.。”如:5.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6陈轸(zhen3)者,游说之士。(史张仪列传)7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单用一个“也”表判断,其格式为:“.也。”或“.,.也。”如:(这类判断句数量最多)8王,人君也;斤蜀(chu4),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 9.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10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齐桓公伐楚) 11.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商鞅变法 “者,也”兼用表判断,此类情况有三,如:12.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4.陈胜者,阳城人也。(史陈涉起义) 15.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三)采用副词“即”“则”“皆” “诚”“为”“乃” 或语气词“维”、“惟”等加强判断语气,可译为“就是”。16梁父即楚将项燕。 17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1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9非死,则徙尔。20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2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23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2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25我马维骐。(诗小雅 皇皇者华) 26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四) 采用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2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五)采用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译为“不是” 如:29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30“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32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因果判断句)。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一:特殊文言句式讲解 2 倒装句(调序法)倒装句有四种形式:1、主谓倒装句。2、宾语前置句。3、定语后置句。4、介宾结构后置句。倒装句之一:主谓倒装句例1:美哉,我少年中国。梁启超 翻译: 例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 例3: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 翻译: 例4:工之桥闻之,叹曰:“悲哉 世也!公之侨献琴 翻译: 例5:安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 例6:快哉 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翻译: 还有一些非独立性的词句其主谓颠倒在翻译时尤为引起注意, 如:柳宗元小石潭记的“闻水声,如鸣佩环” 中的“如鸣佩环”是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卷石底以出”是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鸡豚”是 倒装句之二:宾语前置句(调序法)A 否定句,代词做宾语,宾语移至动词谓语前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否定句,由“莫”“不”、“未”、“毋”、“”等否定词表示;其次代词作宾语,如“之”“余”“自”等。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否定词之后、动词之前。例如:例1: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 翻译: 例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御之。(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比较1: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比较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3:有司莫以(之)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翻译: 比较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翻译: 例3: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邹与鲁拱)翻译: 例4: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翻译: 例5:忌不自信 不信自(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例6: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翻译: 例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例8: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未有之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B 疑问句,代词做宾语,宾语移至动词谓语前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例1:子何恃而往? 恃何 (您凭借什么而前往那南海呢?)例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操何 (鸿门宴) / 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例3: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例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尤何 韩愈祭十二郎文例5:沛公安在? 在何 史记鸿门宴例6:彼且奚适也? 适奚 庄子逍遥游 C动宾倒装固定结构 用结构助词“之”、“是”将宾语提前。无乃尔是过与? 金玉之贱,人民是宝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你是问。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D 介宾倒装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长沮桀溺耦而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之)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同群)而谁与(同群)?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何以”一般解释为:凭什么;怎么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翻译:以上前置的宾语在翻译时要调序归位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永某氏之鼠)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妾是以求去也。(晏子之御者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 阅读下文,完成17题。(24分)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庄生:即庄子。 轩裳珪组:车马、服饰、印信、绶带,这里借指官场事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 此吾之所以志也。 志: 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 庶几偿其夙愿焉 庶几: 赐其骸骨。 骸骨: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翻译: (2)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翻译: 3第二自然段,“客”运用庄子的“畏影而走乎日中”典故是为了说明。(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1分)4文中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