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公修筑大埤碑记(雍正九年).doc_第1页
倪公修筑大埤碑记(雍正九年).doc_第2页
倪公修筑大埤碑记(雍正九年).doc_第3页
倪公修筑大埤碑记(雍正九年).doc_第4页
倪公修筑大埤碑记(雍正九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倪公 倪象愷,四川榮縣(一作威遠)人,舉人。雍正九年由臺灣知府陞任,十年八月署福建總督郝玉麟以其既不睦於同官,更不得兵民之心請旨解任候審。修築大埤碑記(雍正九年)曾賢熙導讀民國94年12月17日碑題:前臺灣府正堂奉旨特陞協辦福建分巡臺灣道按察使司副使加一級大老爺倪公修築大埤碑記碑文:大穆降莊 大穆降庄(另作大目降),其地名與平埔族西拉雅系大目降社有關,大目降其義為森林之地。大穆降庄位於今臺南縣新化鎮東部。明鄭時期屬新化里,至康熙末年,新化里再析分為大穆降庄、新化里東保、新化里西保。在縣治東北隅,民居稠密,半多耕佐資灌溉。原有大埤一所,為旱澇,由來舊矣。去秋霖雨彌月,埤岸傾圮,漫溢於廣儲諸村里 明鄭時期設置廣儲里,今日臺南縣永康市、新化鎮西部一帶;清廷治臺後,將廣儲里析分為廣儲東里與廣儲西里。間,悉為沙邱水。鄉民謀欲修,而力未謀及,竊竊焉憂之。而我太公祖大老爺倪公,念切民依,心懷拯溺;飭員躧勘,詳請蠲輸。飭發帑金三百兩,委員治事,工併力,於雍正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興工,本年三月二十九日完竣。埤長一十六丈,基址一十七丈,面闊四丈,高四丈二尺;閂底闊一丈二尺,長八十丈,深一丈四尺;出水涵底闊三尺六寸,高一丈八尺:制曰舊式,堅固倍之。 碑文未指出該埤所引何水,然就大穆降鄰近的河川來看,應是引大目降中溪、大目降南溪。參見蔣毓英臺灣府志、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從茲旱澇無虞,蓄埤有賴。我老大爺不自以為德也;而吾儕小人為往思,欲報大德而莫由,用抒愛戴之誠,勒之於碑。俾我後世子若孫幸碑而得為粒食之,無不銘功德於靡窮。而斯碑也,固不僅日用徧為德,抑且流示後昆用篤不忘矣!雍正九年四月(缺)日,大穆降莊耆民、和、林甲、方、林禎、詹景、何仁、林盛、尚,保長吳、,納正吳棉,老農余煥,管事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頁9載:於康熙、雍正年間,臺灣西部的鄉庄,已有里堡及街庄的區域。惟其組織,尤其負責人及職務如何?查官將廳、縣城外地方,劃分為里或堡,各命差役分擔該管里堡分(即所謂對保差役),又派地保常駐於里堡為官之耳目、手足,此等人為地方警察;另設管事以經理賦稅及夫役。張快、方求,佃民胡一貫、胡印,埤匠游昌漢、曾美忠等同立石。對倪公修築大埤碑記的幾點看法:1.就碑而言:(1)碑額鐫雙龍拱朝陽圖案,在常見碑碣中較少見。其意義何在,尚待推敲。(2)碑題鐫於碑面正中,為彰顯倪公之恩德,字體放大,亦無不可,但碑題置中,實屬少見。抑或此碑係民間主動發起歌功頌德,故其規模迥異於他碑?(3)詳列立碑者。不確知其立碑係出自主動意願,或官方授意?值得注意的是列名者身份多元,如有老農、佃民、埤匠,立碑者為何是這些人,似有思考之空間。2.就時間而言:(1)立碑時間在雍正九年,當地已歷百年開發,原已修築大碑,因年久失修,復因大雨經月,以致傾圮。(2)以施工時間而言,正值乾旱的冬季,方便施作,剛好趕在春耕前完工。由此亦可窺見臺南地區先民的生活作息步調。3.與民生關係: 本地因歷荷屬、明鄭、清治百年開發,民居稠密,皆以務農為主,灌溉水源之獲得與調控,至關緊要。風調雨順,則生民安居;埤圳潰決,則漂沒田園,生活無著,易生事端,則不符清廷治臺之最高指導方針。4.鄉民的自主意識: 大埤關乎生計,鄉民不待官方修復,欲主動修建,惟力有未逮。遂有臺灣知府倪象愷主持修復事宜。.小 結 臺南地區開發甚早,隨著人口增加、土地的開墾,灌溉渠圳之建設,變得非常需要。水利工程繫於生民休戚,從水源之取得,水利工程之興修與管理,水資源之分配與利用,在在需要公權力介入,此碑記鄉民欲自力修築,而有力未逮。大穆降莊,仳鄰臺灣縣治,倪象愷以臺灣知府身份主持大埤修築,付委員治事,鄉民亦多參與其事,官民共謀地方之公共利益,凡此皆邁進成熟社會之體現。 有關水利之開發與自然人文之變遷,可參考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按: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載:碑存臺南縣新化鎮水利分會附近甘蔗園中,高一六六公分,寬七一公分,花岡岩。額鐫雙龍拱朝陽紋飾,題鐫碑中。慶頌之對象倪公,名象愷。碑碣圖誌載:碑存臺南縣新化鎮太平里中正路611號 太子宮廟外左側,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