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则:开卷考试,只许带手抄资料。请同学们自觉遵守。 1.名词解释(20分) (1)自我图式 (2)旁观者效应 (3)习得性无助 (4)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经典实验、阐述( 30分,任选一) (1)金巴多的模拟监狱实验 (2)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3.自选社会新闻事件,用以下知识解释(30分,任选二) (1)“登门槛”效应 (2)认知失调 (3)说服的途径 4.课程学习心得(200字以上,20分) 提分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陈述而非照搬的;用来解释新闻事件的;尝试运用到自身实践的;对实验或理论提出合理质疑的;联合运用知识点的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即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结论性的、权威的证据证明旁观者现象。“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定义以及表现1、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3、归因:个体把控制力缺失归因于:(1)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2)自己内在人格因素而不是情境因素(3)渗透到生活中多方面。易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所谓近因效应(英文名称:recency effect):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认知失调又名认知不和谐。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说服的途径 中心途径 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更多地使用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边缘途径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 如果我们忙于其他事而没有专注于信息,那就会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说服的要素: 1)传达者 可信度,吸引力和偏好 2)信息内容 理智vs情感(取决于听众);好心情效应;唤起恐惧效应;差异;单方面说服和双方面说服(对已经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单方面的论证更有说服力,而双方面的论证则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比较有效;对于乐观者而言正面说服效果最好,对于悲观者而言负面说服效果更好);首因对近因(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3)沟通渠道 仅仅是对某种陈述的简单重复就有助于增强其流利程度从而增强它的可信度(McGlone & Tofighbakhsh 2000).任何增强流利程度的因素(熟悉性和押韵)都有利于增强可信度。 被动接受的信息有时有效而有时无效。随着观点熟悉性和重要性的增加,被动说服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多数媒体影响都是通过沟通的两步流程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从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普通群众。 4)听众 年龄 思维缜密性第7章 说服 说服(persuasion):说服有利有弊。说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信息背后的目的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我们对好坏的判断。我们称不好的说服为“灌输”,而好的说服则为“教育”。与灌输相比,教育以事实为基础,并且较少使用强制手段。我们的观点总是有一定来源的,因此,无论是教育还是灌输,说服都是不可避免的。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有时候说服是发生在人们关注某个论题并且对其做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人们自然而然地对论点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是说服的“中心途径”。如果论题没有引发个体作出系统的思考,个体只是根据一些具有偶然提示性的线索下定论时,说服会通过速度更快的“外周途径”发生。由于中心途径的说服更具理性,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 说服的要素有哪些 人类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六大原则: 1)权威性:而你们会听从可行的专家。建立你的专业知识,确定你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你说服过的人。2)偏好:人们对自己所喜欢食物的反应更加积极。赢得朋友并且影响他人,在相似兴趣的基础上建立联系,当众公开表扬。 3)社会证明:人们利用他人的例子来证实自己怎样思考,感觉和行动。利用“同辈力量”让那些受尊敬者指引方向。 4)互惠性:人们感觉自己应该去回报所得到过的东西, 5)一致性:人们倾向于遵守自己公开作出的承诺。让别人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说出来。不要说“请在.情况下做这件事”,而要通过提问引发肯定的回答。 6)珍奇性:物以稀为贵。真诚地强调信息或者机会的唯一性。 说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传达者;2)信息内容;3)沟通渠道;4)听众 谁是发言者? 可靠的传达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那些讲话预期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听众眼睛的人通常较为可信。那些特与个人利益相悖观点的人也会让人产生同样的感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达者在品位和个人价值方面也非常有效。 说了些什么? 当一条信息与好心情联系起来的时候会更有说服力。人们在情绪好的时候一般会做出更多更为爽快、不假思索的判断。而一些引起恐惧心理的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信息接收者能够采取预防行为的话,则更是如此。 一种信息与听众已有观念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差异,取决于传达者的可信度。而究竟是单方面信息还是双方面信息更有说服力取决于:如果听众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会考虑相反的意见,那么单方面的观点可能更有效。而当听众心思较为缜密或者并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当涉及某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时,观点出现的哪种顺序会更有优势呢?最具普遍性的结论就是首因效应。但是如果观点之间存在时间间隔,那么较早呈现的信息作用会减小;如果在第二条信息呈现完后立即作出判断,那么对于该信息的印象还很清晰,很可能会出现近因效应。 沟通渠道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信息是如何被传达和交流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常都是最有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来说,书面文字媒介则是卓有成效的。当问题无关紧要(例如该买哪个牌子的阿司匹林)或情境比较陌生(如在两个不知名的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时,大众传媒则较为有效。 观众 最后,信息的接收者也很重要。听众们接受信息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他们是在考虑有力的想法还是想做出反驳?他们是否被事先警示过了?此外听众的年龄也有影响作用。对人们做过长期反复调查的研究者们发现,年轻人态度的稳定性较差。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邪教(cults)是如何进行精神灌输的 宗教邪教的成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了强有力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种成功看来是源于对行为承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平三跑《接力跑》教学设计08
- 2025年火电运行值班员中级面试实战演练与答案解析
- 电力基本知识培训课件教学
- 2025年医生求职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锦
- 电力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集萃小学英语教育心理学等
- 202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招录考试指南
- 2025年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中级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电仪岗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护理服务规范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新专长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5电子传递链化学渗透假说及逆境胁迫
- DBJ50-T-306-2024 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
- 2025四川雅安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高级焊工考试题含答案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库高分300题带解析答案(安徽省专用)
- 《退役军人保障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口腔科超声波洁牙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