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职业教育编号27定基调 品意境 嚼语言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它们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极好的阅读范本。本文从定基调品意境嚼语言三个层次论述了诗歌教学的策略。关键词:诗歌教学; 基调; 意境; 语言诗歌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而中国古典诗歌又是世界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古典诗歌群芳竞放、名家辈出。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汉乐府民歌到古诗十九首,从“建安七子”到开创“田园诗”一派的陶渊明,唐诗宋词更是将我国古典诗词艺术推向顶峰。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笔精神财富,对于陶冶情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典诗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即根据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有针对的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记忆文学常识,翻译全文,理解关键字、重点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名句名篇等。显然,这种教法不仅让诗歌失去了他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甚至可能会使他们对诗歌产生厌恶心理。那么如何避免这一倾向呢?我通过实践和探究,总结出“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即定基调品意境嚼语言 。下面拟就这一诗歌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意见。一、定基调饱含着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据事表意。教师可以运用诗歌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给诗歌定感情基调,请学生抒发自己诵读后的直观感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豪放激昂;雨霖铃哀怨伤感、婉约缠绵;登高深沉豪迈、慷慨悲壮;天净沙.秋思萧瑟冷清、凄凉孤寂;邶风.静女清新明快、诙谐活泼等。每首诗都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调,或多或少都能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问学生:“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学生多少都有话可讲。所以初步感知,确定感情基调是诗歌教学课的基础。如果一首诗的基调是明快的,教师却采用哀婉的语调去讲解,不管他分析得如何精彩,都称不上是成功的。二、品意境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仅仅是词,诗歌都是讲求境界的。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是学习如何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为就中学生来讲,对意境的品味,可以从意象入手。“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意象则是这一艺术境界的组成部分,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情感所点染、浸润。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浣归少女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但正如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从这些景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象外有意”即作者闲适空寂、淡泊宁静的心情。这些蕴藉了“意”的若干个和谐统一的“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又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诗人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给全诗定下了悲凉惆怅的基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与首句相比,温暖写意,然而这么温馨宁静的家是别人的。这幅幽远恬静的画面,对于漂泊千里的游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说的:“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是显得非常安逸、悠闲,比起自己的奔波不定来,更引起羁旅之苦。而别人的一家团聚,也更引起自己的思家。自己不也有一家老小吗?故居或故乡不也是有这样的小桥流水吗?然而对于这个旅人来说,这却是旅途,是天涯。”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与前面相呼应。瑟瑟西风,荒凉古道,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末句“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使得悲凉的色彩更为浓重,亦使全曲涵义彰显。此外,在品味意境时,一定要唤醒、驱动想象和联想。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虚写的景,是作者想像的景,我们也可以通过想像去品味作者所营造的意境。虽“帐饮无绪”,但还是借酒浇愁,那么今夜酒醒后将会在何处呢?大概早已远离都门,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只见东方微白,晓风吹拂,杨柳依依,残月朦胧。这是一幅多么凄清的景象啊!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古典诗歌中“杨柳”“月”这两个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是一个很早就被咏唱的对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被视为咏柳之祖,柳与离别一下子拉上了关系。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到唐朝,则极为兴盛。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比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月”也是一个经常被吟咏的对象。诗人笔下的月亮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等。通过这样的联想比较,学生就更能体会诗中的意象,从而进入诗的意境。 总之,鉴赏诗歌的关键是意象的解读,要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在领会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审美意蕴。三、嚼语言诗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等特色。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中有这样一段话:“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袁枚也曾作遣兴诗曰: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犹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可见古人作诗写文章是十分注意炼字的。教师在讲解古典诗歌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感情、品味意境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反复咀嚼、领会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从而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如讲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时,我先让他们用默读、诵读、轻声读等各种阅读方式来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在对该词有了总体上的把握之后,对意境进行品味,然后再联系主旨,找出文中用得传神的字词,揣摩体会。学生觉得有两处特别好的地方:1、开篇十四个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原因是这两句都用了叠字,读起来流畅,而且表现了作者满腔的愁绪。我在肯定了学生们的意见后,又引用了徐釚、张端义和梁启超等评论家的话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和补充。(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使学生明白诗歌中的字词是跟情感、意境紧密相连的。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炼字是为了炼意,是为了使作者主观感情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去揣摩作者所炼之字的丰富的表现力。另外,在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咀嚼体会的过程中,要举一反三。如讲到声声慢叠字的妙用时,可以引申到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中的“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以上就是我对古典诗词教学一些粗浅的看法。我想:古典诗歌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诗歌教学中去,探索诗歌教学的新路,真正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情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茂名市化州市国有企业高管社会化招聘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玉溪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江川分校(江川职中)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泉州晋江市磁灶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西市第四批招募青年就业见习人员8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第三次考核招聘教师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毕业论文非要写本专业吗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物流管理与服务升级方案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 中班健康教案《大熊逮小熊》
- 2025四川宜宾屏山县卫生健康局招募医疗卫生辅助岗位11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党史党纪专题学习考试答案
- 13电磁铁的应用(讲义)
- DBJ41T 256-2021 河南省海绵城市设计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 独家授权合同模板
- 南京外国语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140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 《希腊神话》导读课
- 2024年幕墙工程专业分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版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完整版)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