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胃肠道、肾的功能一、 名词解释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人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排泄:人体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某些器官配出体外的过程。二、 填空题1. 广义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 消化和吸收 、 中间代谢 和 排泄 三个过程。2.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有 物理性消化 和 化学性消化 两种方式。3. 人体内的糖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 血糖 ,为 运输 形式,另一种是 糖原 ,为 储存 形式。4. 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的速率各不相同,由快到慢的排空顺序是 糖 、 蛋白质 、 脂肪 。5. 已知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平均为6kPa,肾小囊内压为1.3kPa,入球小动脉内胶体渗透压为2.7kPa,出球小动脉内胶体渗透压为4.7kPa,则肾小球毛细血管入球端和出球端的有效滤过压分别为 2.0 kPa 、 0 kPa 。6. 大出血病人血压下降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下降 ,因而有效滤过压 下降 ,尿量 减少 。三、 判断题1. 全部营养成分均在小肠部位被吸收,其它消化道部位只有消化功能而无吸收功能。 ( )2. 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物质可以原分子被吸收,也可以消化后的小分子被吸收。( )3. 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唯一来源,故摄入食物中食糖高则血糖就高,食糖低则血糖就低。 ( )4. 对体育活动来说,体脂纯粹是一种负担,故体脂含量越低对运动越有利。( )5. 原尿(滤过)与血浆的区别仅在于原尿中没有红细胞且蛋白质含量极少。( )6. 食物在消化道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是典型的排泄过程。 ( )7.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小体。 ( )8. 血液由肾动脉流至肾静脉,其间两次通过毛细血管。 ( )9. 肾脏的唯一功能是通过泌尿排出机体的大量代谢尾产物。 ( )10. 肾小球滤过膜对物体通透的选择完全依赖于其孔道的大小,而与物质带电性无关。( )11. 因肾小球毛细血管入球端和出球端的有效滤过压基本一致,所以入球端和出球端的滤过率也基本相同。 ( )12. 尿蛋白出现的数量可用作衡定运动量、训练水平、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理指标。( )13. 肾脏有泌尿和内分泌两方面的机能,所以肾脏对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 )四、 选择题1. 吸收营养的物质的主要部位在( C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2. 糖的吸收主要是以( A )为吸收单位。A. 葡萄糖 B. 糖原 C. 淀粉 D.麦芽糖3. 肝脏功能低下时,对( D )食物消化能力明显下降。A. 纤维素 B. 糖类 C. 蛋白质 D. 脂肪4. 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D )。A. 皮肤 B. 呼吸器官 C. 消化道 D. 肾脏5. 在激烈运动中或高温环境下,肾小球滤过率( B )。A.上升 B. 下降 C. 没有变化 D. 变化没有规律6. 正常情况下,滤液中被肾小管全部吸收的物质是( A )。A. 葡萄糖和氨基酸 B. K+和Na+ C. 尿素和肌酐 D. 水7. 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由入球端至出球端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可( A )。A.明显升高 B. 明显下降 C. 不变 D. 略有下降五、 问答题1. 尿是如何生成的?第六章 能量代谢一、 名词解释基础代谢率:人在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在20-25的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二、 填空题1. 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ATP 分解,而最终能源是 糖、脂肪、蛋白质 的氧化分解。2. 运动时供能的速度,最迅速的是 磷酸原(ATP-PCR) 系统,最慢的是 有氧氧化 系统。三、 判断题1. 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 )2. 剧烈运动时,肌肉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 )3. 肌肉活动的最终能源物质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氧氧化。 ( )4. 运动员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常人。 ( )四、 选择题1. 机体的大多数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B 的分解。A. ADP B. ATP C. CP D. 糖和脂肪2.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与( C )成正比。A. 身高 B. 体重 C. 体表面积 D. 身高和体积的乘积3. 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 D )。A. 老年 B. 中年 C. 青年女性 D. 新生儿4. 供能速度最慢的是( C )。A. 磷酸原系统 B. 乳酸能系统 C. 有氧氧化系统 D. 糖酵解系统5. 50米疾跑和百米冲刺的主要能源是( A )。A. ATPCP储备 B. 肌糖元的酵解 C. 糖的有氧氧化 D. 脂肪的有氧氧化6. 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利用的情况是( D )。A. 主要是糖 B. 完全靠脂肪 C. 糖的利用多于脂肪 D. 糖的利用低于脂肪7. 用于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的是( A )。A. 磷酸原系统 B. 乳酸能系统 C. 有氧氧化系统 D. 糖酵解系统五、 问答题1. 比较分析三个能量系统的特点。第七章 内分泌一、 名词解释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物质称之为激素。二、 填空题1.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重要的机能调节系统,它由全身不同部位的 内分泌腺 和 内分泌细胞 组成。2. 内分泌激素按化学本质可分为 含氮类激素 和 类固醇类激素 两类。3. 激素作用的细胞叫 靶细胞 。4. 不同激素的相互作用包括 协同作用 、 拮抗作用 、 允许作用 、 竞争作用 。5. 甲状腺激素对 脑 和 长骨 发育十分重要,婴儿时缺乏可导致 呆小症 。三、 判断题1. 内分泌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内分泌腺组成。 ( )2. 含氮激素口服时同样可以发挥生物效应。 ( )3. 对糖代谢而言,生长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表现为相互增强作用。( )4. 激素对代谢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它们并不能发动代谢过程。 ( )5. 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 )6. 肾上腺髓质激素在应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而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 ( )7. 生长素对人体生长十分重要,少年时缺乏可致呆小症。 ( )8. 雄激素能够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但在体育运动中应用此类物质属于应用兴奋剂的行为。 ( )四、 选择题1. 无论是什么激素,它都是先与( C )结合后,然后发挥生物效应。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受体 D. 血浆蛋白2.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基础代谢率( A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3. 甲状腺激素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一岁以内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缺乏时可导致( A )。A.呆小症 B. 侏儒症 C. 甲亢 D. 甲减4. 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是( B )。A. 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生长素 D. 糖皮质激素5. 人在( C )胰岛素分泌增多。A. 饥饿时 B. 短时间运动时 C. 饱餐后 D. 情绪激动时6. 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可导致( B )。A. 巨人症 B. 肢端肥大症 C. 甲状腺肿大 D. 骨质疏松 第八章 神经系统一、 名词解释视野:指单眼注视正前方不动时,该眼能看到的整个空间的范围。 闪烁值:能引起连续光感的最低闪光频率。牵张反射:指在完整神经支配下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 姿势反射: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骨骼肌张力进行调控,以保持或变更身体各环节的空间位置的反射活动的总称。状态反射: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改变的反射活动。运动技能:指在运动过程中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随意运动行为。二、 填空题1. 肌梭是肌肉 长度 的感受器,而腱器官是肌肉 张力 的感受器。2. 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 抑制 作用。而肌梭的传入冲动对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 兴奋 作用。3. 学习运动技能,实质上是建立 复杂的 、 链锁的 、 本体感受性的 运动性条件反射。4. 用高级神经活动的观点,可将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 泛化阶段 、 分化阶段 、巩固阶段 和 自动化阶段 四个阶段。5.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无关刺激 与 非条件刺激 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三、 判断题1. 一种感受器只能接受一种刺激即适宜刺激。 ( )2. 任何情况下,眼的折光体系的后主焦点都是正好位于视网膜上。 ( )3. 人体绕垂直轴匀速旋转时,壶腹嵴始终受到刺激,前庭机能反应逐渐加强。( )4. 椭圆囊和球囊囊斑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匀速运动。 ( )5. 随着年龄的增大,视觉近点逐渐远移。 ( )6.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觉出动作的细微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 )7. 晶状体曲率和瞳孔大小的调节是条件反射性变化。 ( )8. 双眼所能看到的整个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 )9. 长时间体育运动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时,闪烁值会上升。 ( )10. 人体绕垂直轴匀速旋转时,壶腹嵴始终受到刺激,前庭机能反应逐渐加强。( )11. 记忆就是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的变化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12. 学习就是将获得的新的行为习惯或经验储存一定时期的能力。 ( )13. 在动物实验中,给狗吃食物可引起唾液分泌,此时,食物就是条件刺激。( )14. 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有的联系,而条件反射的反射过程是建立在暂时神经联系基础之上的。 ( )15. 在达到动作的自动化以后,该动作的完成质量仍会在不断的练习中改变,所以,应经常通过回忆检查以保证动作质量。 ( ) 16. 在学习动作的粗略掌握阶段,主要利用视觉反馈信息,以强化视觉本体感觉的沟通。 ( )17. 在学习动作的精细阶段,多用语言反馈,以强化动作与思维的沟通。 ( )18. 对初学者来讲,纠正错误时,应予以强调指出其错误的方面,以利其更快地正确掌握动作技能。 ( )19.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明确地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 )20. 运动技能的生理学本质是肌肉的协调活动。 ( )21. 在动作技能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完成该动作时的意识非常清晰。 ( )22. 上体育课时,学生的兴奋性越高,则建立和形成新的运动技能就越快。 ( )23.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可采用些比赛等强度大的练习,以加深对学生的刺激,更快掌握该运动技能。 ( )24. 想象与回忆练习,也可接通运动技能的暂时神经联系,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 ( )25.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泛化现象是由于皮层内抑制过程尚未建立起来。 ( )26. 运动技能形成分化阶段,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抑制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化已趋于完善。 ( )四、 选择题1. 正常眼球进行变焦调节的折光体是( D )。A. 玻璃体 B. 角膜 C. 房水 D. 晶状体2.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导致中枢疲劳后,闪烁值( B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升高或下降3. 人耳的感音装置是( D )。A. 外耳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蜗螺旋器4. 检查眼震颤的目的是( C )。A. 了解眼的视觉功能 B. 检查眼肌功能C. 检查前庭稳定性功能 D. 检查睫状肌功能5. 在给条件刺激之前或正在给条件刺激时,突然出现一个其它的新异刺激,这时条件反射即减弱或消失,这种抑制称为( A )。A. 外抑制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6. 当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给予强化,则易形成条件反射的( C )。A. 外抑制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7. 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在( A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丘脑8. 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是利用( D )反射。A 翻正反射 B 腱反射 C 牵张反射 D 状态反射9. 在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的错误动作不予强化,并注意加强对正确动作的肯定,就可促进( D ) 的发展。A. 外抑制 B. 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 D. 分化抑制10. 在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意义的感觉为( C )。 A. 视觉 B. 听觉 C. 本体感觉 D. 位觉五、 问答题1. 教师应如何根据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教学?阶段项目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大脑皮质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强烈兴奋,兴奋呈现广泛扩散。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逐渐集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化精神与完善兴奋与抑制出现了严重交替顺序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不向第二系统传递肌肉活动特点动作不协调,僵硬,错误与多余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职教高考数学试卷
- 广西中考23数学试卷
- 广东中山中考数学试卷
- 线上线下联合营销协议合同书
- 社区绿色农业旅游开发合作协议
- 学校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 主动脉夹层术后吞咽障碍护理
- 家电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日记找螃蟹400字8篇范文
- 刮痧疗法操作规范
- 广元城市IP打造营销规划方案
- 钢结构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础会计课件(完整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
- 兰州站《站细》
- 整式加减培优题
- ADC12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
- 信息系统实施前现状和需求调研方案提纲共享
- 潜能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共4页)
- 产品质量证明书正反面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