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_第1页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_第2页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_第3页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学会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的方法2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难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的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区位的概念:1 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的比较:三江平原青藏高原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种植业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适宜发展放牧业社会经济条件建设了许多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业状况农产品小麦等藏山羊、藏绵羊、牦牛等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游牧业投入多少密集农业粗放农业产品用途商品农业自给农业(说明:用上述内容复习农业的分类问题)2 区位的概念:一是该事物的空间位置(绝对区位),二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相对区位)。二、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5.5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 气候:热量、光照、水分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热量:不同的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是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水分: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不同水分条件,是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光照: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分为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2 地形:地形不同,农业的类型就有所不同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由于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出现农作物的垂直变化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栽培茶树4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6政策: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建设,粮食、棉花的收购的保护价等。三、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1.人类改造自然因素的主要途径: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例如:橡胶的生产向北推广到220N、双季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油菜种植的“北移南迁”。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发展农业。如:玻璃温室:改善温度条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梯田:对地形条件进行调节灌溉:对水分条件进行调节2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有一定限度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依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四、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 农业区位选择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是相对不变的,而社会经济条件在不断发展变化。2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区位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郊区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供求关系3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在地域上出现分离。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成为商品粮出口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乳畜产品出口国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南亚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参考资料:图5.4 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该图阅读步骤如下:分析图中的有关知识。归纳图中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引出区位的概念。我国的三江平原为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是由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流水沉积作用共同冲积而成,因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广阔平坦的大平原上非常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那里建有许多国营农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图A表示的是正在用大型收割机收获小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高寒气候使高原上绝大部分地方不能发展种植业,人们从事粗放的放牧业,主要放牧耐寒的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等。图B表示的是正在山坡上放牧的藏绵羊。为什么青藏高原和三江平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种农业景观呢?这主要是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即反映了农业在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什么是区位,某事物的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指位置,相对区位指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两地地理位置不同,影响农业上产的因素不同,因而农业景观也就不同。图5.6 梯田 图5.7灌溉这两幅图说明了人们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阅读步骤如下:了解图中有关知识。归纳两幅图,明确那些自然因素可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影响,但这些影响并非决定性的。人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影响,已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图5.6表示的是:把坡地这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的地形,按等高线改造成水平梯田,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这种梯田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部丘陵地区广泛分布。图5.7表示的是对气候中水分条件的改造。如江南丘陵茶园在茶树生长旺季,雨水少的时节需要灌溉;我国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要加强灌溉,以改造水分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发展种植业需要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沿海围垦滩涂土壤含盐度高,发展种植业需要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以改良土壤;南方稻田施用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综上所述,自然因素中不利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造的。但改造自然必须考虑投资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都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结果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农业区位2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