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作者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教学时,我抓住天游峰的高与险的特点,让学生体会老人扫路的辛苦;通过三次对话描写,让学生朗读品位,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精神。一、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与险。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贵品质。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的教学也尤为重要,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围绕“天游峰在哪儿,它是什么样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句子,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险,最后出示课件,学生看图片,进行有感情朗读,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二、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我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然后针对“这是一个怎样的扫路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读读、画画、议议,各抒己见,从中感受这是一个开朗、豁达、热爱生活的老人。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我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我顺势引导,从而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三、与作者对话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整堂课上,我适时进行写法的指导,当学生交流到老人外貌的描写,如 “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词语中感受到这是一位身体健朗、和善可亲的老人时,告诉学生,作者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也是一中手段。当学生在谈到老人工作辛苦的时候,又引出了天游峰的两段景物描写,我又适时点拨,告诉学生这就是侧面烘托,对表现人物形象有烘托作用。总的来说,整堂课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课堂效率有效性得到了保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训练,理解文中重点句所蕴含的道理。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4继续培养写批注的学习习惯,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难点:品位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如果老师说“没登上长城的人,不能算到过北京”,那谁能完成这句话呢?出示课件“没攀登过( )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天游峰(板书)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天游峰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想说一说呢?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高、险)。3、读一读,读出它的高、险。出示课件作者都用了哪写方法写它的高、险呢?(比喻、列数字、侧面衬托)过渡:就是这样高、险的天游峰,一位老人,每天早晨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傍晚再一级一级扫下来我们不禁要(引读)倒抽一口凉气,这太不可思议了,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二、自读品析,交流感悟1、自读品析课件出示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潜心读文章的3-12段,把你了解到的、感悟到的画出来,批注出来。特别要注意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学生自读,教师巡堂指导。2、在外貌描写中交流感悟出示课件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出示课件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交流:朴实、健康、慈善、有精神气的老人(板书)思考:作者为什么分开写老人的外貌?(引导学生从初次认识老人,所以先写了个大概的外貌,后面是进一步认识到老人,仔细打量后写下的外貌特点,这两处随着对人物的深入了解,所以没有写成一段。)朗读体会3、在动作描写中交流感悟 “老人引我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浓茶。”交流:热情好客的老人(板书)朗读体会4、在语言、神态描写中交流感悟(1)出示课件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展开讨论:老人扫天游峰到底累不累?从而感受老人的豁达、开朗、以及对天游峰和那份工作的热爱。 (2)出示课件“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为什么老人离不开这里?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3)出示课件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郎声大笑。思考:30年后,我还能再见到老人吗?老人还能在这儿扫石阶吗?老人为什么这样说?交流: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板书)朗读体会三、分角色朗读,再次走近老人1、这样一位老人,你的心中对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作者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1)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这儿的老人形象高大,是顶天立地的老人。指导感情朗读。(2)我紧紧地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从“紧紧地”“抓”等词中感受此时我和老人的感情已经更深,我对老人充满了敬意。指导感情朗读(3)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深深感染了“我”(引读)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2、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敬佩、赞美之情来分角色朗读。四、总结写作方法,课堂延伸1、总结写作方法这样一位朴实、健康、豁达开朗的老人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来的呢?(外貌、动作、语言、神态)2、课后练习一那么我们以后在进行人物习作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进行描写,你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也一定会跃然纸上,本周就请大家在日记本上完成这样一篇小练笔,相信大家可以和作者一样写得出色,传神。课件出示写一写: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写你熟悉的一个人。3、课后练习二读一读本文作者章武的另一篇描写武夷山的文章武夷撑排人和作家冯骥才的挑山工。课件出示 读一读:章武 武夷撑排人 冯骥才 挑山工五、总结升华正因为老人有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时,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知足者常乐!(板书)你想到了一句什么话呢?写在你的文章标题旁边吧!(交流)愿我们的人生都能象这位老人一样自信、开朗、豁达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朴实、健康、慈善、有精神气热情好客、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知足者常乐!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教学课文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而险。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贵品质。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的教学也尤为重要,第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围绕“天游峰在哪儿,它是什么样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句子,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险,最后练习朗读,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二、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我”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相关段落。主要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最后,联系课文最后一句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体会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性格特点,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赞美。三、与作者对话感受作者的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之中的。我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把握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始终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为主线展开学习,通过读读、画画、议议,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我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我顺势引导,从而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且还在理解感悟后及时总结写作方法,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课堂始终是有遗憾的,本课教学中,尽管设计精当,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但就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不乏有不足,有点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之嫌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透。如因为紧张,不仅板书没有在导课初就补充完整,而且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也忘了讲,直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安宁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韶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北京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广东江门2025-2026学年高二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南京管道安装合同范本
- 铺面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贷款用进货合同范本
- 车位无偿使用补充协议书范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
- 保险公司与定点医院合作协议书(2篇)
- 数学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说课-课件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四川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企业后勤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