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练案系列)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B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新新练案系列)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B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新新练案系列)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B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新新练案系列)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B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题(b卷)(9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y)风,不以疾(j)也。 b.大声如雷霆(tng),震撼(hn)激射,吞天沃日。 c.倏(sh)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bo)轰震,声如崩山。 d.孤舟蓑(shui)笠(l)翁,独钓寒江雪。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天刚晴。 b.仅如银线 仅:仅仅。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树立,举。 d.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满眼。3.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至于夏水襄陵 c.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名句默写。(7分)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2)晨兴理荒秽, 。 归园田居(其三) (3)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5)使至塞上流传最广的诗句是: , 。6.综合性学习。(5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主题为“走近中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也参加了下面的活动,你能完成下列任务吗? 活动一:研读诗文 (1)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下面是文人雅士的咏月诗句,请你将之配对。(2分) a.圆景光未满 剑阁连星起 b.玉轮涵地开 开户半蟾生 c.西郊阴霾散 黄道玉轮巍 d.绛河冰鉴朗 众星粲似繁 a( ) b( ) c( ) d( )活动二:重视传统(2)时下不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不了解,不感兴趣,反而对西方的节日情有独钟。为了提高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你打算向有关部门提出怎样的建议呢?(不少于两点)(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五色交辉 交辉: (2)沉鳞竞跃 竞: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9.全文是抓住哪一个字来写的?写了哪些景物?(3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谢中书给陶弘景的一封书信。 b.文章以感慨发端,又以感慨作结,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c.文章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生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感。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全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 (3)相与步于中庭 于: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选文时间景情甲文(1)月景闲情乙文更定(2)(3)(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卧席。濡:沾湿。逾:同“愈”,更加。1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徙衽以从阴 徙: (2)其阴逾去 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7.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分) 18.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3分)三、写作(40分)1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段话: 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想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教育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写法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等等。题目自拟。600字左右。八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b卷)参考答案1.d(d.“蓑”读“su”)2.b(仅:几乎,将近。)3.d(a.“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指表示条件的连词。b.“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c.“奔腾”:古义,疾驶,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4.c(a.“阙”通“缺”;b.“曾”通“层”;d.“矜”通“鳏”。)5.(1)猿鸣三声泪沾裳 (2)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徙倚湖山欲暮时 (4)休将白发唱黄鸡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注意加强诗句的积累,不要写错别字。)6.(1)a b c d (2)加大宣传力度,让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第(1)题古诗配对,我们要注意结合自身的语感、平时有关古诗的积累来回答。第(2)题建议要体现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7.(1)交辉:交相辉映。(2)竞:争相。(对于文言文字词解释,我们最重要的是注意平时的积累,另外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词语的含义,上下文语境是固定的,理解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8.(1)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叫声。(对于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即忠实原文,“达”即文意通达流畅,“雅”即表达有文采。)9.“美”字。描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等景物。(第一问注意文中的第一句话,第二问从原文中找出相关景物即可。)10.a(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11.(1)考虑,想到 (2)我 (3)在(注意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12.(1)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西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翻译时注意“信”“达”“雅”的原则。)13.(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做此题我们可以先试着翻译句子,再总结景物特点。)14.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注意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句点明时间是“夜”,“独往湖心亭看雪”点明景是“雪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点明情是“痴情”。)15.(1)移动。(2)离开。(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含义。)16.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翻译时注意语句的通畅。)17.“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注意结合“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一句分析郑人的“拙”。)18.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要墨守成规(分析此则寓言的道理我们可以结合原文最后一句分析。)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19.思路点拨:这个话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社会、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构思时要认识到“学会生存”早已从钻木取火,人与自然的直接搏斗中走出来,演变为更为复杂的求立足、求发展的方式,应赋予文章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立意上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 写法灵活,可记叙,可议论。记叙时除交代清楚事件的过程外,还要从材料中挖掘出一点内涵,最好有画龙点睛之笔,可以采用对话体、日记体、故事集锦式等来增强语句的生动性;可以运用借物喻人或拟人化的手法。议论文可采用层进的结构,按“为什么要学会生存怎样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对未来发展的意义”这一思路展开,可以对民族历史的进程加以观照,也可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例文:学会生存春夏秋冬,岁月蹉跎,人的足迹在慢慢成长。人自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的体验,开始了新生活。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气的孕育滋养。但只有水和空气保持这唇上热气的呼出,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真正的生存是为社会做有用的事,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大家。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方向。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不怕前面的困难,勇于与困难做斗争。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鱼儿不超越,怎能进化为较为进步的两栖动物呢?陆地脊椎动物不超越,也不能变成鸟类,只有不断超越,才能每天都有所进步。也许,你明白了生存的目的,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正决心全心全意地生存下去。但是,那并不是生存的全部,而应该勇于奉献、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这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生存的目的。太阳的生存,为人类提供火与热,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针的生存,为人类引路导航。花儿的生存,为化作春泥给果实的成长输送营养。它们的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