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扬州个园.doc_第1页
赏析——扬州个园.doc_第2页
赏析——扬州个园.doc_第3页
赏析——扬州个园.doc_第4页
赏析——扬州个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xxxxxxxx11环境艺术设计 乄ia天宇灬 2012.3.9.扬州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城,地处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京杭运河穿城而过,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地。在扬州,不管是洋房别墅,还是青砖旧屋,只要一开窗户,就是扑面而来的清新水气;一出大门,便是温柔婉约的江南水乡。阳春三月,不妨按照下面这条传统线路去扬州走一走,亲自感受一回扬州的魅力。而今天我所要介绍的就是“扬州个园”一 概况 扬州个园是扬州晚清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盐商私家园林,而且是在盐商春风得意时建造的,所以无论从用材、耗银和画意都是毫不吝啬的。它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朝嘉庆二十三(1818)修建。个园作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之作,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模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匠心独具,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整体构造巧妙,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下面就让我们先随着图片来感受“春、夏、秋、冬”的魅力吧!、 二 寄情于景园林艺术是人们追求美的户外空间,个园设计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并周而复始,颇具“壶天自春”之意。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是极为少见的。个园的历史与著名的“扬州八怪”几乎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此园品位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特征。*竹子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题。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门额相辉映;白果峰穿插其间,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吧!透过春景后的园门和两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见园内景色,楼台、花树映现其间,引人入胜。进入园门向西拐,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与那几颗琼花展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园主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花园里种这么多的竹子呢?“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子,古代那么多的诗人都那么爱竹,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竹是象征君子的,代表正直,同时又是一节一节的,代表有节气,竹子中间是空的,代表虚心,这些都是君子的特点。同时,竹还有个特点:根基扎实且柔韧性好。竹的根基扎实体现在他的根须(名字叫竹鞭),能伸展到很远,并且穿透能力很强;她的柔韧性好表现在把它弯下来压倒在地上时它也不会断,而且松开后还能很快的恢复。其实,做生意也亦如此,做生意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同时还存在风险,有赔有赚,重要的是赔了后要能很快的恢复过来,我想这恐怕才是园主喜欢竹的另一个原因吧。 (1) 春景听罢万箫吟见,前面就是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运用惜墨如金的手法,点破“春山”主题,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园的人们,春景虽好,短暂易逝,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2) 夏景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游人悠游其间忘却了无尽的烦忧。 (3) 秋景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黄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进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险奇之处随时可见。中峰高耸奇险,下有石屋,可容十几人,内设石桌、石凳、石床,通风良好,四季干燥,颇具生活意趣。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顿觉心胸开朗,满园佳境,尽收眼底,正所谓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阳西照,使整座山体洒上一层黄金,这时你才能领略造园者将此山面西的道理。(4) 冬景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叠,石质晶莹雪白,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山侧的几株腊梅烘托出冬天的严寒。正当人们面对端庄、静穆的冬景,感叹一年终了之时,蓦然回首,发现西墙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们招手,暗示春天又将来临。三 四季假山当你身处个园时你才会发现,真正独特、真正充满feel的是四季假山!四季假山运用了不同的石头,采用“分峰叠石”的手法来营造一年四季的不同感觉。春山首先可见一段有花窗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没上白额,阴刻“个园”。竹青填色。门外两侧各有一个方形花坛,花坛内修竹勁挺,高出墙垣,作冲宵凌云之姿,竹丛中,差值这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竹”之意。竹是新成旧栽,寥寥数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微风中,阳光下,修篁弄影,疏叶身姿尽显于粉墙之上,令人遐想,颇有板桥遗韵。春山春景由笋石(白果风石、乌峰石)、太湖石和修竹、桂花共同组成,布局处理精致巧妙,门外的竹石图“惜墨如金”以及其洗练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对春的向往和珍惜,点破了“竹石”主题。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好一幅“雨后春竹图”。 夏山夏山是用太湖石堆积而成的,太湖石在园林中是表水的,夏天正是多雨的季节,大家看这太湖石堆积成的夏山周围,修竹依依,绿树成荫,数株高大的广玉兰和枫杨掩映着一座苍翠欲滴的太湖石假山,湖石色泽青灰,飘逸俊秀,形姿多变,状若天上带雨的云朵。这就是夏山!秋山如果说春色是开篇,夏山是铺垫,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则是高潮。刚刚淋过春雨的细雨,又淌过夏日的小溪,不觉脚下沙沙响起,低头一看原来是满地落叶,抬头一望是落叶堆积成的秋山。这就是秋山的意境!完全是一幅“秋风落叶图”! 秋山用黄石堆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置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秋山的主面向南,每当夕阳西下,松下苍绿,枫之火红雨山石的褐黄色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描绘了一幅“夕阳丹枫图”。 秋山外形峻峭依云,延绵不绝,它的每块石头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颇有黄山之意!中国园林多用中国山水画理来建造。而在中国山水画里为了表现咫尺天涯的效果,常常需要表现又高又远又大等意境,于是常常引用“平山、深远和高远”的手法,正因如此,秋山为了显其高,我们只能看到山腰看不到山顶,所以秋山顶上是平的没有山顶的峰。冬山冬山用宜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叠磊而成的,是园中占地面积最小的一组假山。他分别从色、形、声三个角度来勾勒冬的意境,又以植物、建筑来烘托冬的气息。哪怕是酷暑盛夏,流连其间,也觉得寒气逼人呢。四楹联赏析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 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读书的重要性,而“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一个一等一的大盐商,能够有如个园的私人园林,内心世界是如此的平静。 可见古人财富确实来得真实啊! 秋从夏雨声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寻。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此诗句点出了个园特色:四季景色和“个”的竹影。 何处箫场醉倚春风弄明月 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 个园风情演绎的无与伦比 朝宜调琴暮宜鼓瑟 旧雨适至新雨初来 上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