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_第1页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_第2页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_第3页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_第4页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成就未来课题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m,课桌的高度约0.75m。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 1000米= 103米 1分米= 0.1米=1=10-1米 1厘米= 0.01米=10-2米 1毫米= 0.001米=1/1000米=10-3米 1微米= 0.000 001米=10-6米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例1】 刻度尺是测量_的基本工具,图示的测量中,木块长度是_cm。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补充】按误差的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a)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不会出现这几次偏大另几次偏小的情况。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在原理上更为完善的实验。 (b)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来减小偶然误差。各次测得的数值的平均值就比一次测得的数值接近于真实值。教学笔记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2)平移法:测硬币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思考】 1、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3、 测乒乓球直径 4、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例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还缺少的步骤是:F.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标准有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古代计时工具日晷、沙漏、铜漏壶常见的有钟、表,还有一种误差可小于百分之一的现代计时工具原子钟2、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年、月、日、小时、分(从大到小依次)换算关系:1h=60min=3600s3、测量工具测量时刻的工具主要是:钟表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主要是:钟、表、停表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器是停表,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种。带有刻度和指针的为机械停表,直接显示读数的则为电子停表教学笔记 基础提升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_。2、单位换算(1)1m = _ dm = _ cm (2)1cm = _ mm = _nm(3)250cm = _ m =_km (4)2105m =_ cm _m3、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70_ (2)学校学生课桌的高度80 _(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 (4)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是2.2 (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1.65 (6)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9 4、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 B、82.0cm C、82.00 D、820.0mm5、如图1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图1) C D6、有三把刻度尺,规格不同。钢板尺:量程25 cm,分度值是mm;钢卷尺:量程2 m,分度值是mm;皮卷尺:量程20 m,分度值是cm。请把完成下列测量需要选用的测量工具填在横线上的空白处:(1)测量课桌的长度用_;(2)测量三级跳远的成绩用_;(3)测量小笔记本的长度用_。7、 _和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和_。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9、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能力提升1、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A.1 m B.2 m C.5 m D.8 m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10-2 m=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教学笔记 4、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7、某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1)_;(2)_;(3)_;(4)_。中考链接1、(2013龙岩)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2、(2013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分度值1mmD量程3 m,分度值1 mm3、(2013郴州) 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 B1cm C1dm D1m 4、(2013内江)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um=2.5 um10-6m B. 2.5um=2.5 10-5dm C. 2.5 um=2.510-6cm D. 2.5 um= 2.5 10-9m 5、(2013湛江)图10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 cm. (2013年福州)如图20所示,铁块长为_cm。 教学笔记 (2013年临沂)图8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cm。 (2013宜宾)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cm。6、(2010广安)在国际单位制中,下面列举的物理量与它的主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 )A长度米(m) B时间分(min)C电压伏特(V)D能量焦耳(J)7、(2010内蒙古)赤峰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5102km,如果将来要建成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可达3102km/h,到那时如果我们要从赤峰坐高铁直达北京,列车按此速度运行需要的时间是( )A1minB10minC100minD1000min8、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中有一次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