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屋潭2011年度汛方案.doc_第1页
岩屋潭2011年度汛方案.doc_第2页
岩屋潭2011年度汛方案.doc_第3页
岩屋潭2011年度汛方案.doc_第4页
岩屋潭2011年度汛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沅陵县岩屋潭水库防 洪 应 急 预 案沅陵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沅陵县岩屋潭水库管理所沅陵县岩屋潭水电站二0一一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编制原则 (3)1.4 适用条件 (3)第二章 工程概况 (5)2.1 水库流域概况 (5)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6)2.3 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7)2.4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7)2.5 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 (8)2.6 风险分析 (9)2.7 工程及防洪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8 附图附表 (9)第三章 应急组织保障 (11)3.1 应急组织机构 (11)3.2 信息的传递与报告 (12)3.3 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12)3.4 抢险突击队 (12)3.5 通讯 (12)第四章 主要应急措施 (13)4.1 险情监测和巡视 (13)4.2 水库应急调度方案 (13)4.3 工程应急抢险措施 (13)4.4 山体滑坡应急措施 (15)4.5 山体滑坡抢修技术措施 (15)4.6 防汛物质器材的准备 (16)4.7 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措施 (16)4.8 溃坝应急措施 (16)4.9 预警通讯应急措施 (17)4.10 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18)防洪抢险突击队成员名单 (18)水库险情及抢险救灾情况统计表 (19)第一章 总 则1.1 编制目的岩屋潭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超标准水文现象、地震、地质工程本身突发事件,上游溃坝或大面积漂移物的撞击,及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而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防汛安全,以及水库上、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防洪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综合考虑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管理通则、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刚要文件而编制。1.3 编制原则预案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水工程措施相结合,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力保水库安全,减轻突害损失,从而达到生产安全渡汛安全。1.4 适用条件根据岩屋潭水库工程特点和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如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条件,可考虑申请启动防洪应急预案。1.4.1 工程发生重大险情1.4.1.1 大坝: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等危及大坝安全并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1.4.1.2 溢洪门:紧急泄洪时启闭设备失灵,钢丝绳脱落等影响正常泄洪的险情。1.4.2 其它原因如地震、地质灾害、战争、恐怖事件,漂移物体、危险物品等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1.4.3 超标准洪水。1.4.3.1 预计洪水达到或超过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达到或超过5310m3/s,库水位达到或超过178.3m,洪水总量达到或超过1.6亿m3。1.4.3.2 沅陵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的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其它紧急情况。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水库流域概况2.1.1 水系及流域岩屋潭水库位于沅水支流兰溪河中下游。流域发源于沅陵和溆浦两县接壤的圣人山,流经沅陵县的渭溪、张家坪、张家滩、凉水井、苦腾铺五个乡,于苦腾铺乡的兰溪口注入沅水,属沅水右岸的小支流,整个流域控制集水面积457km2。2.1.2 自然地理概况地形:水库所在的兰溪河为湘西北部山区,水库两岸山高谷深,坡度较陡,山高在海拔3001500m之间,山坡的坡度约4050,干流平均坡降6.25,干流长度50.8km。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本流域属河谷平原,丘陵地区,各分水线清楚,河谷两岸山坡上已形成梯田,水土保持良好。河道弯曲度大、河床不整齐,大部分为岩石和沙砾石河床。河道造率较大。流域内大部分为冰积岩,覆盖层较薄,风化严重。流域内植被良好,植被度达75%左右。山上生长着成片的竹林,杂草以及树林等。地下水:流域内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即使在旱年也不会断流。水文气象情况:本流域属亚热带季见气候区,气候比较湿润,雨量充足且多集中在春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30.2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约为0.6。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风力2级。每年的洪水主要是46月份,由于雨量集中,强度较大,故构成了径流转折分明,洪水过程陡起陡落的水文特性。由于流域地势较陡,且各支流汇入干流的汇合口比较接近,故径流易于集中,洪水的来势极为凶猛。流域汇流时间短,自降雨开始后约79小时,即可出现洪峰。洪水历时不长,常在3天左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2735m3/s,发生在1990年6月14日。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岩屋潭水库为中型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利电力工程。电站为引水式,由大坝、发电引水隧洞和厂房三大主体工程组成,装机三台共9200kw。2.2.1 大坝大坝为二级水工建筑物,坝址地基为古老的震旦冰碛岩,大坝由空腹溢流重力坝、重力挡水坝、排水廊道、空库底孔、灌溉管、弧形钢闸门、交通桥、工作桥等建筑物组成。大坝全长140m,溢流部分长59m,最大坝高66m。挡水坝高程129.0m,最大坝高53m,坝顶宽7m。左坝段长30m,右坝段长51m。左右岸用交通桥连接,左右两岸在高程165m和143m处,分别设有进入排水廊道和进空腹廊道。排水廊道高2.5m,宽2m。中心距坝轴线偏上游3.5m,在基面最低处116.0m高程接通纵向排水廊道,从原导流孔通向下游。在纵向廊道114.5m高程设有集水坑,安装微型电力自动抽水泵两台,坝身及两岸山坡的渗水均能及时排向下游,可以随时进入廊道观测。空库底孔布置在左边导游流底孔内,制作埋设的定轮式平面钢闸门,尺寸1.62m,现浇成型钢筋混凝土园形底孔直径2.0m,全长16.4m。进口中心高程128.5m,出口中心高程125.5m,下游接至123.5m的导流孔底板,在上游157.0m高程设置了启闭排架。启闭平台宽3.4m,长7.3m.灌溉管全长16m,设在右岸挡水坝体内,进口底板高程162.4m。设有拦污装置。弧形钢闸门共五扇,设置在167m溢流堰顶上。宽10m,高9.3m,支铰座固定在闸墩牛腿上,铰座高程173.2m,转角1828,半径为12m,采用平板和P型橡皮止水。在工作桥上装有222.5吨启闭机5台控制。闸门为双吊点,吊点间距6m。交通桥系连接左右两岸挡水坝通道,桥面高程182.0m,全长56m,宽4.0m,上、下设面有栏杆。工作桥面高程187.75m,宽4.6m。启闭机操作控制室设在右岸的配电室内。空腹长59m,高24m,底宽16.5m。空腹拱顶高程140.0m。2.2.2 发电引水隧洞发电水道由进口拦污装置,进口事故检修闸门、启闭台、隧洞、出口弯管、岔道组成。隧洞直径3.5m,从闸门进口至1机引水钢管全长246.1m.2.2.3 厂房发电厂房按坝后引水式电站布置在大坝右岸,距坝轴线150m。主厂房平台尺寸33.611.4m,付厂房33.66.25m,发电机层以上厂房净高12.0m.2.3 水库上、下游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水库上游建有四方岩、六都坪两座小型电站,较大的四方岩电站集雨面积85km2。由于没有安装闸门,故所产多余水量全部流入本水库。下游在离水库3公里处,开垦了许多农田,由于堤防工程没有配套,致使水库下泄流量达到800m3/s时,农田大面积进水。在下游5公里处,建有岩屋潭二级电站,由于工程未经设计洪水标准考验,当下泄流量超过1400m3/s,厂房进水。在下游10公里处的319国道,由于地势较低,当下泄流量为1400m3/s时,公路被淹没一公里。2.4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流域内设有2个水文站,一个雨量代办站。开展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等四项观测项目。张家坪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160.75m2。溪口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274.91m。各观测站河床稳定,断面冲淤变化甚微,控制条件良好,历史水位流量关系点子密集,基本资料经过复核,认为质量较为可靠。与库内两水文站和雨量代办站联络方式采用无线电台和有线电话联系。预报方式:根据本站的气象预报和上级气象部门预报的降水情况,拟定出初步的防汛方案,并依据水文资料及流域上的降水,预报流域出口的洪水过程,再进行水库凋洪演算,预报水库坝前最高水位,最大出流量及其过程。水工观测制度:每日时、时对空腹、厂房进行观测,排水廊道两日观测一次。对大坝的水平、沉陷位移每月定时观测,并对观测资料整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历年观测资料特征值的极植:大坝排水廊道渗漏月最大值为2371060。历年月平均值为133560,大坝水平位移最大偏差9.03,沉陷位移最大偏差11.5。扬压力月最大值为94.0/60。历次观测发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情况:九八年廊道渗水观测资料分析对照,廊道渗水与历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大,特别是左岸廊道158.3m高程,渗水极为严重,三月份廊道总渗水量504.2m3,日平均16.8m3,而八八年三月份总渗水量42.5m3,日平均1.42m3,增大了11.86倍。升压站伸缩缝渗水严重。八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曾出现翻水,后于八八年二月八日采取补修措施,伸缩缝翻水消失。同年四月十九日伸缩缝又出现翻水。八九年二月六日又进行了维修,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环氧砂浆及橡皮补修后,未发现同样情况。2.5 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2.5.1 建库前本流域发生最大灾情根据历史洪水的调查,在一九二八年五月和一九三二年七月,发生了两次较大的洪水。农田大面积被冲毁,很多房屋被淹,最大被淹房屋达1.2m深。后经实测得上、下断面的洪水位,一九二八年五月为132.818m和131.296m,一九三二年七月为131.818m和130.496m。用曼宁公式推算得两次洪水分别为4388m3/s和3068m3/s,相当于10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洪水。2.5.2 关闸蓄水后的洪水调度情况发生的最大雨情在二OO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当时水位162.24m,六月二十四日水位175.64m,此次共降水216mm,入库洪峰流量为1574m3/s,只下泄397m3/s,充分发挥了水库巨大的防洪效益。当时采用预泄、错峰等多种措施,水库枢纽工程没有出现任何险情,确保了水库枢纽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6 风险分析根据工程的现有设防标准,遇特大洪水、地震、地质灾害、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如不采取应急预案导致水库溃坝。兰溪河下游两个乡镇,319国道,多所学校,若干企业将被洪水淹没冲毁,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自然环境也将遭受严重破坏。2.7 工程及防洪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1 防患意识淡薄。岩屋潭水库关闸蓄水以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在每年的防洪过程中,充分发挥错峰、削峰的作用。如果没有水库的拦峰、削峰,沅陵镇和凉水井镇就会淹没在洪水中。二十七年来,下游未发生大的洪涝灾害,群众的防洪意识逐渐淡薄。2.7.2 工程未经过设计标准考验。下游建有一座二级电站及开垦很多农田,由于堤防工程未配套,致使水库原设计下游允许安全泄量2850m3/s,降为允许安全泄量1000m3/s。对水库大坝的防洪造成极大的影响。2.8 附图附表2.8.1 附图(1)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2)水库水位、库容、面积、关系曲线图(3)大坝断面图(4)隧洞纵剖面图(5)不同频率洪水与最大泄量关系曲线图(6)水库及水库下游城镇,居民密集点,主要交通干线图(7)泄流关系曲线图2.8.2 附表:水库下游各主要河段安全泄量和相应频率及水位表 台板厂 工商所后面农田 二级电站养路段河段 马子桥河段高程(m) 128.2120.8 121.7 120.2110.5安全泄量(m3/s) 1800 850 140010001200相应频率(%)2050205050第三章 应急组织保障3.1 应急组织机构3.1.1 应急组织机构系统图站防汛办(水工车间)行政办一级运行、检修车间二级电站各职能办(一组)抢险突击队(二组)二级运行检修抢险突击队(三组)3.1.2 站防汛领导小组组 长冯宗海副组长李恒明周开海宣益朝向光伟李佑华成 员张家启张贻志刘美孝王文华杨志福张 燕佘明权 设立防汛办公室,由李恒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张家启同志任副主任。成员:胡勇、季国强、刘美孝、佘明权、张贻志、防汛办联系电话2713901(市防办)4229800(县防办)4518395(水工)4518383(站办)4518379(运行)4518399(二级)3.1.3具体分工及职责一级水工建筑及水文调度由李恒明同志负责责任人:张家启、胡勇、季国强一级厂房渡汛安全由李佑华同志负责责任人:张贻志、刘美孝、卢德峰、唐永忠、向晓玲二级电站厂房及水工建筑的安全渡汛由佘明权同志负责。责任人:舒强防洪渡汛所需物质器材的落实到位由向光伟、张燕同志负责。责任人:田秋菊、李显枝、袁志翠防洪渡汛交通工具及通讯联络由周开海同志负责。汛期应急防洪抢险突击队由宣益朝同志负责(名单附后)气象水文调度由胡勇同志负责责任人:修毓燕、覃芳梅水工机电维修由季国强、胡建平同志负责。水文站由谢顺初、李爱国同志负责。厂外排水沟由王文华、李培西等同志负责。一级厂房外排水系统维护及运行工作由刘美孝、卢德峰、唐永忠、等同志负责。3.2 信息的传递与报告雨情、水情由两水文站向站防汛办汇报,再由站防汛办向县防汛办汇报。3.3 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应急泄洪决策由岩屋潭防汛办依据水情拟出方案,向县防办申请同意后,由岩屋潭防汛办执行。3.4 抢险突击队宣益朝同志兼任队长,周开海、杨自福同志为副队长。抢险突击队设置三组。一组组长由王文华同志兼任,二组组长由刘美孝同志兼任,三组组长由佘明权同志兼任,队员名单附后。3.5 通讯主要通讯方式有:程控电话、手机和无线电台、通讯保证率在99%以上。第四章 主要应急措施4.1 险情监测和巡视为提高水库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工车间应经常对水库挡水和输、泄水建筑物加强监测和巡视。监测的主要部位有发电引水隧洞和厂房,大坝的伸缩缝和裂缝,以及坝体的渗水情况。并经常对启闭台和弧形闸门以及其启吊设备进行检查。对大坝周围加强巡视,是否有山体滑坡和异物侵袭坝体等。如发现异常情况,首先电话汇报县防汛办,然后按附表写出险情报告单。(表附后)4.2 水库应急调度方案当水库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电站领导小组会同水调班研究拟定泄洪方案,报经县防汛指挥部批准同意,依据下达的泄洪指标泄洪。4.3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应急调度方案4.3.1 防汛应急队伍 组建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险情,防汛应急队伍立即出动,具体实施施工现场的抢险救灾。4.3.1.1 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由岩屋潭电站站长冯宗海和省施工队项目经理谭志强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挑选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组成防汛应急队伍,定期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4.3.1.2 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险情,确保做到出击迅速,抢险及时; 4.3.1.3各类抢险车辆必须保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及时赶赴现场;4.3.2 责任制度4.3.2.1 岩屋潭电站实施对施工现场防讯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施工、监理单位抓好各项防讯措施的落实。及时拨付工程款项,以保障防汛工作经费。因汛情发生可能对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供电线路等公共设施造成影响的,应及时协调各部门进行妥善处理。 4.3.2.2 防汛责任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防讯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班子具体负责防讯各项工作的落实,将防讯工作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岗位,确保责任到人,措施落实。积极做好施工现场防讯的各项工作,要全面及时掌握工程动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重点内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开展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确保一旦预案启动,人员到位、物资到位、设备到位,抢险及时、有序。 4.3.3 做好物资准备 结合实际配备防汛应急抢险所需的排水、照明设施及其他必备的抢险工具,有充足的沙石、草袋储备。要加强防汛应急队伍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配备足够的安全帽、雨衣、雨鞋、救生衣等防护用品,确保抢险需要。4.3.4 建立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脱岗。施工现场防汛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防汛应急队伍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的通讯畅通。4.3.5 应急处理当得知发生水灾险情呼救后,防汛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险情水毁发生后,有关施工处负责人应当亲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紧急情况下,项目部所有人员及其设备物资由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防汛指挥部可根据险情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紧急征用机械、运输设施。各施工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调度和征用。4.3.6 有关要求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确定抢险救灾队伍,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切实做好汛前施工现场防汛应急准备和汛情发生时的抢险救灾工作。在汛期到来前,确保防汛领导班子、防汛队伍、防汛措施和防汛物资“四个到位”。4.4 工程应急抢险措施4.4.1 泄水建筑物因异物(包括漂浮物)侵袭导致无法泄洪时,防洪领导小组迅速组织防洪抢险突击队在短时期内将其排除。4.4.2 如因停电或启闭设备发生故障,泄洪闸门无法开启时,站领导迅速组织全站人员用人工将闸门摇起。4.4.3 大坝周围、厂房升压站后山坡出现山墙滑坡,影响泄洪或倒杆、断线等正常输送电能险情时,防洪领导小组迅速组织防洪抢险突击队及时处理、恢复4.5 山体滑坡应急措施4.5.1 三月中旬:组织一次大坝周围及厂房升压站后山山坡进行详细实地检查,山体有无裂纹,防洪沟有无渗漏及堵塞现象,发现隐患存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4.5.2 四月初:对站区防洪沟再次检查,彻底清理,确保雨季时山坡水的排流畅通。4.5.3 四月上旬:组织人员对升压站后山坡的基杆(拉线的数目及受力情况,水泥杆的裂纹)进行细致检查,分析及加强、排除因拉线受力不均或部分滑坡使拉线断裂、脱落,造成倒杆电气短路事故。4.5.4 四月中旬:在一级升压站后山坡线路基杆集中区,安装夜间检测巡视灯光设施。4.5.5 设置专人对山体进行日常检测巡视(裂纹、渗漏、蚁洞),做好记录,进行分析是否会出现滑坡情况,以便采取预防措施。4.5.6 汛期期间: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密度,24小时分四次检查巡视(8:00、12:00、18:00、24:00),详细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4.5.7 因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时,由防洪领导小组成员抢险突击队队长紧急动员,组织突击队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4.5.8 因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山体滑坡,出现35KV线路倒杆严重事故,运行人员严格按照事故处理规程操作、维持机组,保证厂用电、站区电,如无法保电源,水工则紧急启动备用电源柴油机发电,保证电源,使厂内外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和山体滑坡地继续处理。4.5.9 因特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所有电源都不能启动时,厂内外排水系统瘫痪,水工立即关闭一级进口闸门,运行主管领导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站防汛领导组织技术人员拿出调度方案,向县防办申请汇报,增大泄洪流量,启动预警方式。4.6 山体滑坡抢修技术措施4.6.1 出现滑坡,首先清除防洪沟内泥土,保证山体水流的排畅,若无法及时排泄,则立即人工开启临时渠道及时排水。4.6.2 开沟导渗、滤水固坡,采用Y、T或W型的导渗沟来滤水固坡减小渗水压力,在沟内分层填粗砂、碎石。施工时,自坡底向上开挖直到滑坡顶端,导渗沟要与防洪沟相通,以便水流能够顺利排出。4.6.3 在滑坡上部边缘采用固定木桩和铁丝、稻草相接,保证渗水,拦截滑坡。4.7 防汛物质器材的准备(1)备足防洪柴油0.5吨,汽油0.5吨(2)备足编织袋400个,薄膜50公斤,砂土20方。(3)备足其它物质器材(见各车间物质器材计划)4.8 超标准洪水应急抢险措施4.8.1 三月上旬组织召开一次全站防洪骨干负责人会议,对全年的防洪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布置。4.8.2 三月上旬组织一次全站性防洪渡汛工作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8.3 三月下旬由生产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各生产部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汛前防洪反事故演习。4.8.4 合理调整运行方式,汛前尽力加大发电出力空库容,以发挥水库调峰、错峰能力,以便遇特大洪峰时以减少下泄流量,减轻下游损失。4.8.5 四月初,对防洪进行再次疏通,加大排水沟面积。4.8.6 当一次降雨超过150mm时,全站动员,各自进入自己岗位,一级上坝公路及进厂房公路禁止无关车辆通行,二级大桥禁止人车通行,备用柴油机马上启动空载运行。4.8.7 泄洪开始时,注意观察,一、二级厂房内、外排水系统情况,随时准备关闭排水伐,防止倒水进厂房。一级作好启动厂外排水泵的准备,二级注意集水井的排水。当出现外洪水倒溢时关闭排水伐,启动厂外排水泵。4.8.8 当下泄流量超过1100m3/s时,一、二级厂房进入抢险状态,全站紧急动员,抢险突击队作好准备,随时投入战斗,必要时转移能转得动易被水侵袭的重要机电设备,二级必须堵塞厂房门及中控室后门,加强厂内集水的排出。4.8.9 当下泄流量超过1500m3/s时,二级厂房窗口大量进水,厂内排水系统无能力排出时,即放弃二级厂房抢险。4.8.10 当下泄流量超过2000m3/s时,一级厂房窗口大量进水,厂内排水系统无能力排出时,即放弃一级厂房抢险,一切以保坝为原则。4.8.11 当遇大洪水(p=5%)时,减轻下游损失,下泄流量应尽控制在1000m3/s以下;当遇特大洪水(P=1%)时,洪峰流量为3610m3/s以上时,其泄洪原则是:上游入库多少、下泄多少、一切以保坝为主。4.8.12 由于二级厂房只能承受1400m3/s左右的下泄流量,所以水库调度班应为防汛领导小组提供准确的数据,如果一次预计洪水的最高水位超过176.0m时,则应马上提前下泄,削减洪峰,力争做到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m3/s,以减轻下游损失。4.9 溃坝应急措施当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