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doc_第1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doc_第2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doc_第3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doc_第4页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要素【摘要】本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要素进行综述。认为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经、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实施者等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糖尿病;糖尿病教育;实践;要素;文献综述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WHO 1997年报告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99亿1。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3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大多病因不明,无法根治。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治疗方法是综合疗法,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健康教育5个方面。糖尿病终身存在,其综合疗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患者及其家属能否掌握较多的知识,能否坚持饮食、运动、自我监测至关重要。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的临床试验(即DCTT)结果显示:开展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主动合作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2。我国开展糖尿病教育已十余年,对糖尿病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教育实施的要素综述如下。 1 糖尿病教育对象 11 患者糖尿病患者应是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对象。糖尿病终身存在,其治疗也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患者要较好地防治糖尿病,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务人员,坚持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监测等。因此,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要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的学习3。调查发现年龄20岁,无业者或工人的家属或文化程度较低者以及病程1年者,纯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4。另一调查发现,年龄40岁或文化程度在中学及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5。 12 家属家属亦是教育的重要对象。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监测常常需要家属的理解、鼓励与参与。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属高危人群,他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 13 社会人群糖尿病是世界关注的公关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我国现有3 000万糖尿患者5。利用大众媒介广泛地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使大众了解有关糖尿病的基础和防治知识,从而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整体人群发病率。 14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他们是否具有全面、正确的糖尿病知识,直接影响到患者知识的获得。有调查结果提示,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知识尚存在误区,尚需增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意识,积极参加糖尿病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糖尿病教育能力6。 2 糖尿病教育内容综合多数研究,糖尿病教育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两部分,分为8个方面。糖尿病基础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分型、诊断、临床表现等;饮食治疗。包括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食谱的计算。运动治疗。包括运动的意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适合人群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副作用,注射器的使用、保管等。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体重、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体格检查等。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包括血糖过高、过低的防治;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生活常识。包括旅游须知、吸烟、饮酒、赴宴、口腔卫生等。心理卫生指导3,4,715。 3 糖尿病教育途经糖尿病健康教育途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口头传播:座谈、咨询等;文字传播:报纸、杂志、书籍、传单、小手册等;形象化传播:展板、图画、标本、模型、实物、照片等;电子媒介传播:电视、广播、录像、幻灯、网络等。医院常用的教育途径有:讲座、手册、录像、幻灯。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喜欢的教育途径依次是社区讲座、电视、发放资料(包括报刊杂志)、广播和网络。另一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知识来源的排序为电视广播、医务人员、书报、家人朋友、宣传资料,而对小学文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医务人员则占第一位。传媒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途经,它具有覆盖面广的优点,许多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低,难以直接从书报获得信息,而简单易懂的广播电视节目,使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可提高糖尿病保健知识的普及率5,16。 4 糖尿病教育方法 4.1 讲座是开展健康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方法,适用于患者系统地学习糖尿病知识。有条件者可运用多媒体、幻灯、录像等进行讲授,使教学更有吸引力、直观、形象。 4.2 示教适用于技能性操作内容的学习,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的检测技术、食物模型展示和食品交换法演算等。 4.3 分组讨论指少数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讨论交流、咨询、答疑。 4.4 经验交流会 用于病友间的经验交流。请糖尿病史较长,有较好糖尿病基础知识,有良好实践且收到效果的患者介绍经验。亦可请已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或对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的患者谈体会。通过患者之间的讨论交流,收到的效果会超过一般的学习。 4.5 联谊活动指不定期举行的趣味性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加强病友间联系,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丰富患者生活,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6 家庭走访(家访)和随访通过家访和随访可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加强在医疗行为及日常生活中的看护与监督,并加强了医患交流、改善了医患关系。如有可能,最好设糖尿病24 h热线电话或录音电话,方便患者咨询、答疑。 4.7 自学患者利用书籍、手册、报纸、杂志等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是其它教育方法有益的补充。凡是具有基本阅读能力的患者均可从书本中获得自我保健方法。对一些老年人、视力障碍者或文化水平过低的患者也可通过家人阅读、讲解而得到知识。这类书籍要求内容观点正确、语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不要过于专业化。总的来说在糖尿病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应从单纯灌输式的单向交流向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的双向交流转化,使患者由接受者转变为执行者、评价者7,1719。 5 糖尿病教育形式 5.1 集体教育其特点是在较大场所,针对患者的共性问题,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集中讲课,如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这种形式优点是讲授系统、全面,节约人力、物力,适合作为患者基础教育,较大人群。 5.2 小组教育用于较小群体的学习。讲授内容可根据患者需要灵活安排,患者和医护人员间、组员间可提问、讨论、交流,并可进行技能示教与练习。可以作为集体教育的有益补充8。 5.3 个人教育针对患者的个体教育,可根据其接受能力、心理状态、病情轻重、并发症等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指导,尤其适用于老年、文化程度低、语音障碍等患者8,18。但单一的个体教育,因其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使患者难以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且耗费时间较多,可以作为集体或小组教育的补充9。院内床边教育、电话随访、家庭走访、门诊随访、利用书籍、手册、报纸、杂志等自己学习都属于个人教育。知识类学习常以小组或集体教育形式为主,行为指导、咨询、技术学习多采用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8。有研究显示,小组教育加个体强化教育与单纯的小组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0,11,讲座教育加个体强化教育组优于单纯讲座组10。这些研究均提示多种教育形式综合实施优于单一的教育形式。 国内外多数研究均认为,三种教育形式可以互补,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可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7,13,14,17,20。李建16还提出,对不同疾病阶段、文化层次、社区状况的患者,应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并有完善的评估教育效果,这样才能保证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6 糖尿病教育实施者 61 实施糖尿病教育的团队糖尿病是一个涉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和综合防治,因此糖尿患者需要不同专业、不同专科的医护人员共同管理,即团队管理21。团队的核心成员包括:内分泌医生、糖尿病专职护士及专职营养师,其外围成员包括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运动专家、药剂师、眼科医生等22。在美国,糖尿病团队管理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很多的研究已从不同角度证明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21,2329。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实施健康教育的主体有所不同。在日本健康教育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理疗师,由医生担任糖尿病知识授课,护士教授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营养师负责教授计量饮食、烹调练习等,理疗师指导患者运动锻炼,药剂师负责教会患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胰高血糖素的注射法25。在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主要由专科护士来负责实施,专科护士有自己的组织和杂志,并经常性地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的经验以及有关的研究17。医生要为患者提供治疗性教育,承担教育计划实施的责任,必须参与到糖尿病教育的全过程中,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治疗,传授特殊专业技能,使其为保持及提高生活质量而关心自己的健康,积极配合以完成治疗26,27。护士更多地为患者提供如有关营养、体重、锻炼及给药方法等糖尿病教育知识,以及如何记录检测结果等,其作用不容忽视28。目前在我国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由医生承担。但有学者认为:实施糖尿病教育的人员应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社区内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导糖尿病的治疗,进行疑难问题咨询,组织糖尿病教育活动。糖尿病专科护士:具体指导患者的自身保?恚返难恰蛱羌嗖夂图锹迹诜锏姆ê妥馐孪睿鹊核氐淖浜偷髡脱堑氖侗鸷驮兰按淼取塾缴蛴Γ褐傅蓟颊咭持瘟疲缫车牧亢头峙洌澄锏暮侠斫峁梗绾渭硬停厥馇榭鱿碌囊沉品龋挥胩悄虿朴泄氐钠渌魅嗽保缧睦怼劭啤难堋窬鲈嘧啤胀饪坪凸强埔轿袢嗽备鞲涸鹩氡究朴泄氐奶悄虿募觳夂痛怼苌缜谝轿窆髡吆蜕缁峁髡撸荷缜诘囊轿袢嗽备涸鹁缘奶悄虿颊叩募觳夂徒逃娣茫笆狈治侍獠砗妥铮簧缁峁髡呓悄虿颊咦橹鹄矗槌商悄虿颊咦约旱淖橹?实施自我保健和教育,协调患者与医务人员、患者工作单位的关系,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上寻求帮助和资助,支持糖尿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这些社会工作者通常是志愿者和糖尿病患者17。 62 糖尿病护理顾问国外在80年代中期就已设置糖尿病护理顾问,作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糖尿病护理顾问必需具备高等教育学历,具有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能独当一面开展糖尿病护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护理顾问的职责在于加强全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开展糖尿病教育29。在医生承担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前提下,我国护士大多是配合做些辅助工作,如门诊测血糖、整理、打印教育资料,参与很少一部分课堂教育,如胰岛素注射,足部护理等22。随着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护士可以发挥更积极广泛的作用,承担更多地责任,设立专科护士已成为可能。我国的一篇报道提到糖尿病专科护士经专门培训后负责为患者提供床边教育、心理支持、课堂教育、门诊教育、随访,并参与科研30。我国护士能否独立成为糖尿病教育顾问,对糖尿病的教育指导是否仅停留在理论上,能否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锻炼等行为给予具体的指导,其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能是什么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参考文献】 1程丽霞,董砚虎第58届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报道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247.2Gliden J L, Hendryx M S, Clar S, et al. Diabetes support groups improve health care of older diabetic patientsJ. J Am Geriatr Soc, 1992,40(2):147.3张卓慧糖尿病护理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1):24.4范丽凤,黄玉荣,冯霞,等对216例糖尿病患者接受教育情况测试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9):11.5黄珈珈糖尿患者的保健知识和行为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3):154.6孙会会,马笑平,朱爱云,等医护人员糖尿病知识误区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6):67.7张淑彩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4):31.8唐炜立,周智广糖尿病患者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1):45.9冯徽,付国荣,洪旭,等糖尿病教育模式与临床效果初探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7):604.10尹正贤,刘云,李晓芬,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比较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10.11赵列宾糖尿病控制中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0.12唐佳萍糖尿病个体化教育的效果评价J.上海医学,2001,24(4):224.13Bzhru Y, Abdulkadir J. Assessence of diabetes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hospitalJ. Addis Aba Diab Med, 1993, 10(9):870.14范丽凤,潘长玉,田慧,等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9.15张绍维,卢爱玲,郭俊香,等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58.16李建成都地区部分社区NIDDM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华西医学,2001,16(2):187.17许樟荣.糖尿病教育(二)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11):2.18陈朝秀,将波,于瑞珍,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与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12):10.19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的临床问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13.20钟美容.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与自控水平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45.21Funnell M M.A core curriculum for diabetes educationJ. Illiois,1998,1(1):9.22曹梅娟华东地区糖尿病教育现状及护士角色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66.23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9(14):977.24Edwards V.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foot care indiabetesJ. Communitynurse,1998,4(2):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