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doc_第1页
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doc_第2页
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doc_第3页
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doc_第4页
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又一位猝死的患者的起死回生 抢救纪实 经过: 2014年5月9号,我上早班,一位突发猝死的患者经过抢救转危为安,仍让我记忆犹新。那天,天气晴朗,初夏的阳光竟也有了些丝丝的骄热,透过玻璃把急诊室照的明晃晃的,一位脑出血的患者刚刚离开转送至病房,此刻的抢救室暂时是安静的。突然,铃声响起,王师长接到电话在门诊三楼心电图室一位患者突发猝死,要我们立即赶往抢救。王师长说:我来听班,你们携带除颤仪、抢救药品、氧气袋立即去。我和张晓娟护士携带着抢救物品、值班钱医生、急救队员推着平车一路快跑来到了事发地点,只见一位男性患者躺在地上,面色、口唇重度紫绀,叹息样呼吸,心电图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钱医生立即接管进行按压,我和晓娟护士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执行口头医嘱静推副肾素1,心电图示室颤,钱医生大声地说:立即给予电除颤。打开除颤仪,选择能量150焦耳,涂抹导电糊,选择除颤部位,充电、放电,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约2min后患者神志转清,能触到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面色口唇紫绀明显减轻,随即我们护送至抢救室。据患者家属述说:患者左胸前区疼痛2天,今日来院就诊,在等待做心电图过程中突然不省人事。入室后,做心电图示下壁心梗,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面罩吸氧,保暖、遵医嘱给予小苏打125ml静滴,吗啡5入壶,抽血化验,心电监护示:HR62和和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SPO299%,联系CCU,填写护送交接记录单,医护人员共同护送至病房。一周后,科室对其进行了追踪回访,患者精神状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正处于康复中。心得体会:1、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min,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在2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可以延长脑组织功能恢复的时间至20min,此例患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而不是焦急等待我们的到来,为患者进一步的抢救赢得了时间,这离不开我院重视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培训,人人培训,人人达标。 2、此例患者的成功抢救得益于早期电除颤,除颤仪被称为心脏骤停的灭火器,早期电除颤的原则是越早越好,在心脏骤停发生1min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3min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5min后,则下降到50%左右;超过12min,则只有25%,患者的生命希望就很渺茫了。3、我科已成功抢救多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这与医生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科室重视护士抢救技能培训息息相关。 年后,科室把本科所有的仪器如:心肺复苏机、除颤仪、微量泵、吸痰器、血糖仪、监护仪、洗胃机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护士长随时进行进行抽考,提高了科室人员快速操作处理的能力。其次,科室重点加强了团队心肺复苏配合的演练并多次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大大提高了心肺复苏的实效性和成功率。 颜海英 作为急诊科医生,能真正意义上的救死扶伤,把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 2007年2月17日,大年三十11:56,就在大家吃午饭的时候,两个人抬着一个口中血迹未干的患者来到急诊室,护士崔立梅迅速将病入抢救室,王连馥医生立即快速检查病人,病人心搏、呼吸停止,下颌骨完全粉碎性骨折,护士崔立梅、李瑞芬、王贝贝和王连馥医生一起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快速室颤,立即行双向波200焦耳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1mg弹丸式推注。李东君主任医师和刘家炜医生接到通知迅速到抢救室参与抢救,抢救室内不断传出医生下达医嘱和护士重复医嘱的声音。医生和护士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各种标准有效的抢救治疗。经过多次双向波200焦耳电击除颤以及各种抢救药品的使用,终于在12:10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短暂的室性波,但很快又开始室颤。闫波主任来到抢救现场指挥抢救,朱凤英护士长来到抢救室指导护士抢救。 闫波主任、李东君主任医师在恰当时机应用多次双向波电击除颤、可达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多巴胺、甲氰咪胍等治疗。患者的病情不断变化,12:35,患者终于恢复心跳。王连馥医生和刘家炜医生迅速安置好临时心脏起搏器,血压、血氧饱和度的逐渐得以改善。 刘家炜医生给患者处理了伤口,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抗感染。 14:40分,患者再不应用升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90/60mmHg,心率维持在100次/分左右,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尿量500毫升,自主呼吸恢复到16次/分,脱离呼吸机,病情尚平稳,由医生、护士在心电血压监护、吸氧等安全保障下护送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2007年5月17日,患者康复出院,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又成功救治了一例猝死患者。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成功,离不开平时刻苦的急救技术的训练,离不开良好的医护配合,离不开医生的准确判断和果断有效的复苏技术。王连馥医生、刘家炜虽然是年轻的急诊医生,遇到危重病人能够临危不乱,急诊的护士崔立梅、李瑞芬、王贝贝能配合默契;闫波主任、值班主任李东君主任医师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