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1页
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2页
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3页
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书育人与高效课堂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电影的精彩绝伦、惊心动魄,文章的哀感顽艳、荡气回肠,音乐的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绘画的传神达意、气势恢弘,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虽时过境迁,但其景其情其声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让人记忆犹新,甚至刻骨铭心。为何它们如此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究其原委,其中,始终倾注和贯穿着的是永恒的主题:情。产生吸引,引起共鸣,深刻的感悟,强烈的震撼,无不拔动着心灵的心弦,无不由情而入,无不由情而引,无不为情所动,无不为之动情,无不由情生情。由此可见,情最能感动人,情最能激发人,情最能鼓舞人,情最能激励人。如此而言,我们的教学也应如电影如文章如音乐如绘画。 教学是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师生间复杂的互动与律动过程,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其内在本质为情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千丝万缕的“情”的展开和延伸。如果在此过程中,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必定会产生融洽、默契、互敬、互爱的良好的师生之情。这样的师生关系、师生之情势必为学生健康的成长、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创造出了各种积极的因素和有利的环境氛围,这会促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走终南捷径,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融入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情。 一、爱是教育的基点,教育的本质是爱 爱是情的最高境界和表达形式。由爱生情,情真意切,教师用殷殷之情去点燃、去激发、去感染同学们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心灵。 (一)热爱学生 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厌恶学生见到的全是不顺眼、不如意,讨厌学生只能看见他的缺点和污点,爱学生就能发现他的优点和闪光点。教师应有博大和包容的胸怀去热爱所有的学生。爱他们的活泼和顽皮,爱他们的天真和烂漫,爱他们的聪慧和伶俐,爱他们的诚实和灵动,爱他们的优点,同样爱他们的缺点,爱好学生是自然的,爱差学生是可贵的。在爱的环境和氛围中,同学们会倍感温暖和关爱、快乐和舒适,充满自信,追求上进,学习兴趣浓,集体观念强,并从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教师之爱点燃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人生的激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同学们也将会热爱之情回馈亲爱的老师,师生间互敬互爱,水乳交融。爱屋及乌,学生不仅喜爱老师,也喜爱其所授之课,喜爱之情已经内化为学习的不竭动力。同学间互助友爱,团结一致,有浓浓的爱意,充满了仁爱之心。 (二)尊重学生 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打击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伤自尊,尊重学生的思想;不泼冷水,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轻视,尊重学生的观点。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别具一格和独具匠心。大力支持和发展他们的特长,认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重视他们对问题所持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呼声,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耐心诚恳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三)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要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体察对方的心思,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而产生关怀、同情、谅解、帮助、诱导等情感因素。理解学生要考虑到: 1理解个体发展的规律性。 理解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都是进步的,都是发展的。开发潜力的过程就是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切不可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2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理解他们的心理差异、智力差异、能力差异和环境差异。俗话说:十个指头,各有长短。我们不能对所有学生都整齐划一,一概而论,而要正视差异性,按照个体的动机、爱好、兴趣、情趣、旨趣、意志等方面,因人而教,因材施教,重视发展其个性,培养其特长,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有教无类。 3理解教育学生的反复性。 在遇到困难、挫折或遭受失败时,学生就会经常性表现出垂头丧气、心灰意懒的情绪,出现了反复、徘徊不前或倒退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的。教育学生切记: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劳永逸,而要有耐性,要循循善诱,要循序渐进,更要戒急戒躁。 4理解教育学生的长期性。 教育学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此教育学生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毅力。 (四)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主要是指宽容学生的不足和过错。学中有不足,学中有过错,正因为有不足才会有学习,正因为有过错才会有进步。因此,应该容许同学们有一定的出错的空间,原谅一些在所难免的错误,这样我们就会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宽容他们。当然,宽容并不是赞同,更不是放任和怂恿,而是退而求其次,避其短,扬其长。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有过错是必然的,作为教师对出错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横加指责和批评,而要耐心细致地帮他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以及树立正确对待错误的心态。人是不断在犯错中成长和逐渐成熟的,不断从错误或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在“吃堑”中“长智一。 (五)平等对待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首先要抛弃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与同学们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其次对同学们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如对所谓的“得意门生”,“我的眼里只有你”,备受青睐,关怀备至;后进生则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么冷落忽视,要么冷眼相向。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反感,容易与教师发生抵触和对立,当然也赢不得学生的敬重、佩服和支持。第三处理事情要做到大公无私,绝不偏袒,更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以势压人,要沟通、交流,积极采纳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讲民主,做到有理、有礼、有节。 (六)真诚对待学生 第一,在同学们面前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绝不能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要立令学生佩服之威信。第二,要对同学们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敞开心扉,说肺腑之言,道真情实意,绝不能惺惺作态,虚与委蛇,要树胸襟开阔之形象。第三,以心换心,以教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第四,与同学们休戚与共。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学生乐则共享其乐,学生忧则共担其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情是维系师生的中介、桥梁,情是知识的载体,情是催化剂,情是亲和剂,情是感染剂 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情之多少、情之厚薄、情之深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应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情景和情境,融入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 (一)精神饱满,充满活力,面带微笑,要有激情 首先,教师在上课的自始至终应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这种精神和活力会不由自主地感染同学们,能使他们倍感振奋,显出勃勃生机,在课堂中定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教室的一瞬问,老师应精神昂然,以坚定有力的步伐迈进教室,笔直站在讲台中央,庄重面对同学们的起立、问好,然后用犀利的目光迅速扫视全班每位同学并与每双目光要交汇、碰撞,尤其对后排或自控力差的同学要有饱含深情的目光多凝视一会。我想这个小小的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其次,微笑是不可或缺的。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和力、吸引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强了亲近感。微笑使同学们心情自然放松,身体舒适坦然,思维开放灵活。此时,对知识的接受,对问题的思索,与老师的配合,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微笑给人以期待,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启发,给人以鼓舞。微笑也同样会深深感染向学们而产生共鸣之情,有会心一笑、忍俊不禁、哑然一笑、赧然一笑、哈哈大笑、哄堂大笑。笑中有真情,笑中有收获,其乐无穷,其知亦无穷。其三,充满激情,展现神情。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中无不蕴藏着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感情色彩,那么在课堂中应尽情表现出来。有喜则喜、有悲则悲、有怒则怒,赞同当显敬佩之情,遗憾当显惋惜之情,或慨然长叹,或怅然而叹,尽显人生之真情、真味,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颇切。 (二)积极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表扬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赞许。表扬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增强其自尊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那么。我们应积极表扬学生,让我们的表扬之举、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不失时机地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表扬根据形式有三,其一,随时表扬。如对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回答问题积极的,及时给予肯定、口头表扬、行为表扬等。口头表扬如:“好”、“很好”、“太好了”,“棒”、“很棒”、“太棒了”等。行为表扬如: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其二,评价表扬。指将称赞之词、激励性评语写出来,这既是一种奖励,又是一种鞭策。其三,大力表扬。给优秀的、表现突出的、特别的或后进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闪光点予以渲染而大力表扬。 (三)积极使用语言的技能、技巧,营造生动的语言情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语言之作用可见一斑。作为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一堂课中,若教师底气不足,语言平淡无奇,语气、语调自始至终平缓单调、不快不慢、不温不火,整堂课则显得毫无生气可言,学生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显得索然寡味,结果则收效甚微。一堂课中,语言、语气和语调适时适势予以变化,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紧紧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开始则娓娓道来,结束则戛然而止;强调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引叙则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诙谐有庄重,或设问或反问;时缓慢时急速,或低沉或高昂,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富有节奏,同学们则饶有兴趣,感受也颇深,收益也匪浅。 (四)积极改变教法,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予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课堂中应尽可能多应用同学们生活周围的、喜闻乐见的,与同学们联系紧密的、息息相关的,感受真实的、有过经验和体验的内容和信息,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乐趣和兴趣,引起情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当言已尽、意未明,口头语言显得苍白无力时,用形体语言表达则直观形象、直接明了,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如表演变形虫的摄食过程、草履虫的运动方式等。还有以猜谜语、讲故事、打比喻的方式进行,如讲果实的结构以“麻屋予,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为引,同学们好奇心强,易掌握;又如将叶片结构比作夹心饼,则明白清楚,一目了然。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