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栽培与管理.doc_第1页
板栗栽培与管理.doc_第2页
板栗栽培与管理.doc_第3页
板栗栽培与管理.doc_第4页
板栗栽培与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栗栽培与管理一、适地适树标准是什么?答:1、能顺利成活;2、能正常生长;3、稳定性较强;4、不出现“小老树”。二、简述合理密度的意义?答:1、可以促使幼林及早郁闭;2、保证林木产量高、质量好;3、能增强森林的防护作用;4、能降低造林成本。三、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是什么?答:1、高产与稳产;2、树冠较矮;3、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4、品质优良。四、影响板栗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温度;2、湿度;3、光照;4、氧气。五、如何防止栗红蜘蛛?答:1、涂干。5月上中旬,在主干上涂40%乐果乳剂5-10倍液;2、喷药。5月上中旬和6月上旬喷40%乐果1500倍液;3、熏蒸。危害盛期,用300-400倍氨水在同一天早、中、晚3次喷施1、 板栗生产的意义?板栗原产我国,他与枣、桃、杏同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果之一。板栗果实的营养丰富它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普通大米和面粉30余倍。板栗树形美观,寿命长具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是理想的荒山绿化及净化环境的树种。板栗经济价值较高,是发展山区经济及山区农民迅速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里产区农民历史上有以栗代粮的传统习惯,山区农民称之为“铁杆庄稼”。因此,随着我国人民对影视营养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优化的需求增加,大力发展板栗生产,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 板栗生产的现状与前景如何?全国广泛分布。中国板栗产量世界之最,且一直在稳步上升。我县分布普遍,总面积在30 万亩以上。但产量小而不稳,产业仍处于“原生态”。3、 栗属植物主要种类有哪些?4、 我国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是什么?我国板栗优良品种的标准为:高产与稳产。树冠较矮。适应性、抗病虫能力强。品质优良。5、 我国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有哪些?我国生产中栽培的主要板栗优良品种可分为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品种群。我县主栽品种有镇安大板栗、安栗13号等。6、 板栗的生长习性是什么/7、 板栗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哪些?8、 板栗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有哪些?板栗能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生长,但要其生长结果良好,须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砾质壤土。板栗喜酸性,盐碱性土壤不适宜载板栗。9、 优良苗木应具备哪些条件?根系。苗干。苗木顶芽饱满。10、如何选择优质接穗?首先必须是一年生的枝条。必须是具有健壮的、生长发育良好的营养枝。最佳的接穗应是充实饱满,充分成熟与硬化的新梢。要采集枝条健壮、节间短的枝条。接穗要从已结果的树上采集。接穗必须从无病害的树上采集。11、品种资源及规模(1)安栗一号:1999年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选育成功。树冠圆头型,枝条分生角度小,结果枝较长,结果枝率85%。芽孢近三角形,顶端尖锐,总苞重87g,刺束中密,每个总苞内有坚果2.67粒。种皮浅棕褐色,油光发亮,色泽美观,单果重12.6g,每千克86.2粒,果肉淡黄色,香味浓,种皮易剥离,出籽率45.2%,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由于其枝条分生角度小,顶端优势强,生产中应加强修建,适宜于密植高产栽培。(2)安栗二号:1999年由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选育成功。树冠自然开心型,树姿极开张,分枝角度大,结果早,刺束稀,短而硬,每苞内有坚果2.72粒。种皮深褐色,光滑无毛,色泽美观,单果重9.3g,每千克108.9粒,出籽率45.7%,成熟期9月上旬。栽培上适宜于矮化栽培。(3)镇安大板栗:又名魁栗,是我省板栗产区的传统品种,原产于陕西省镇安、柞水一带。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形呈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势开张,自然分枝良好,树势强,枝条略下垂,寿命很长。嫁接3-4年开始结果,15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在60年以上,株产可达300kg以上,果实成熟期为9月中旬。总苞大,圆形,针刺长,每丛8-12根。坚果大,扁圆形,单果重11g。果皮薄,淡褐或褐色,有光泽,种仁涩皮易剥离、嫁接后第二年即可结实。经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特别适宜于在陕西商洛、汉中、安康等地山地栽植。该品种近年来已在包括项目区在内的秦巴山区成功推广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受到了山区群众的一致好评。(4)旬阳大板栗:原产于安康、旬阳、石泉的早实优良板栗品种。树势高大强健,自然圆锥形,嫁接苗第四年开始结果。单株产量可达40公斤,单果重9.4克。果皮薄且脆,深褐色,涩皮易剥离。种仁淡黄色,质脆味淡,品质中上。5月上旬开花,9月中上旬果实成熟,抗逆性强,耐干旱,耐瘠薄,丰产性好。(5)柞板11号 1999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柞水县板栗研究所选育成功。树势强,早实、丰产性强,坚果扁圆形,棕红色,油光发亮,单果重8g,种仁可溶性糖9.27%,品质优良。抗病虫能力较强,适宜于秦巴山区600-1100m地区栽培。安栗1号、安栗2号和镇安大板栗3个品种在紫阳县引入时间较早,是紫阳板栗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栽植,各品种栽植面积均在15000亩以上、项目区亦各有800亩以上,可为低效板栗改造提供充足的接穗,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板栗园18万亩。综上所述,在紫阳县建立板栗产业基地示范点,从资源角度考虑,条件是完全具备的。4.1 丰产栽培示范(1)园地选择。板栗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只要年平均气温1017以上,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均可种植。板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因其为深根性果树,且抗性较弱,应选择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土壤较为适宜。板栗为喜光果树,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园时应选择南向坡为佳。 (2)栽植。为了提早结果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推行矮化密植栽培,并选用嫁接苗,方可提早丰产。嫁接苗定植后23年即可挂果,45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而实生苗需810年方能挂果,15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栽植株行距34米,初植密度定为56株/亩(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初植密度可以达到110株),以后可根据保留和生长情况进行移植或疏伐。板栗为雌雄同株异花果树,且同一植株上雌花与雄花一般不同时盛开,故要求不同植株间进行授粉,因而,只有成片栽植的板栗园才能获得丰产。板栗以秋季(911月)或萌芽前定植最为适宜,在栽植前可先挖大穴(长、宽、深各80厘米)分层压入有机肥、磷肥、泥土,然后定植于穴上,浇足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树盘以利成活。栽后要及时定干,防干旱死苗等。 (3)田间管理。耕作。板栗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 板栗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一次。施肥。氮和钾是板栗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成年树(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910月),亩施有机肥(畜禽粪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亩施猪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可亩施猪粪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灌水。板栗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坐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板栗健康生长。4.1.1 优良品种示范优良品种示范建设地块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集约经营。重点推广在紫阳栽培性状表现突出的安栗1号、安栗2号、镇安大板栗等地方优良品种作为紫阳板栗产业基地示范点建设的示范栽培品种,为紫阳县板栗产业发展奠定良种基础。栽植株行距34米,初植密度定为56株/亩(根据品种的生长特性,初植密度可以达到110株),以后可根据保留和生长情况进行移植或疏伐。栽植时,按照田间设计对不同无性系进行排列与组合,并绘制无性系分布图,以免造成品种和无性系混乱。优良品种示范面积500亩,分布在城关、高滩两个乡镇,其中城关镇面积200亩,分布在新田、青中村,新田村面积50亩,青中村面积150亩;高滩镇面积300亩,分布在牌楼村200亩、龙虎村面积100亩。4.1.2栽培技术示范结合紫阳县域自然条件,结合板栗栽培的技术措施,制定符合紫阳板栗生产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规定,利用本地收集、生产的繁殖材料和现有的育苗条件,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育苗,选用二年生嫁接苗,板栗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重点通过园地选择、精细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认真栽植、抚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9个方面的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达到丰产稳产。新建标准化栽培示范林示范面积3000亩。其中城关镇面积1500亩,分布在新田、青中村,其中新田村面积825亩,青中村面积675亩;高滩镇面积1500亩,分布在牌楼、龙虎村,其中牌楼村面积950亩,龙虎村面积550亩。4.1.3 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应用示范为保证示范点建园造林成活率,本方案要求使用保水剂、生根粉、地膜覆盖等抗旱造林实用技术。栽植时用保水剂、生根粉等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造林所需的苗木应做到随起随栽,乘墒栽植。确需调运,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减少运输途中苗木的损伤和水分的丧失,提高造林成活率。保水剂、生根粉等抗旱造林新技术应用示范面积150亩。其中城关镇新田村面积50亩,高滩镇牌楼村面积100亩。4.2 改造示范林通过低产林改造示范点的辐射带动,改造低产低效园2000亩,涉及城关镇新田、青中2个村和高滩镇牌楼、龙虎2个村。其中城关镇示范点1255亩,其中新田村480亩、青中村775亩;高滩镇示范点745亩,其中牌楼村面积345亩,龙虎村面积400亩。采用全面、块状、带状、行间、株间改造,淘汰劣质品种使用优良品种,变低效低产园为优质丰产园。具体措施:4.2.1品种改良选择安栗1号、安栗2号、镇安大板栗系列品种对现有老劣板栗树进行高接换头。4.2.2科学管理一是土壤管理,通过扩盘施肥,中耕除草,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树体管理,通过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产量。4.3珍贵和古树保护利用对当地现有的安栗1号、安栗2号、镇安大板栗等品质的板栗大树要加强保护,特别对那些产量高,丰产、稳产的优良单株要进行登记挂牌,保护这些珍贵资源。新建板栗经济林基地3.3.1板栗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利用苗圃地培育的实生苗进行人工建园,成活1-2年后再进行嫁接。24 为了尽早达到示范效果,前期建设可与采穗圃建设同时进行。用苗木品种与新建采穗圃所用苗木相同。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块,按设计措施营建板栗林5000亩,栽植株行距23米,初植密度定为110株/亩,初植密度也可以适当加大,以后可根据保留和生长情况进行移植或疏伐。3.3.2.实生苗培育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以微酸性土壤为好,酸碱度最好在pH5.5-7.0之间。苗圃地应于冬前深翻晒土,以促进土壤风化,利于清除杂草和杀死害虫卵块。第二年春季播种前,每亩用圈肥5000 kg左右作底肥,结合施肥再翻犁一次,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3.3.3抚育管理: (一)中耕除草 板栗幼苗出土较迟,且前期生长比较缓慢,必须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草荒。(二)施肥板栗采收后,结合深翻扩穴,施入有机肥。一般成年结果树施有机肥50-100 kg,并配施适量的硼、磷、钾肥。施肥方法可采用条状沟、环状沟和放射状沟等。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每年进行2次,第一次在新梢开始生长,雌花开始分化期进行,以氮素肥料为主。成年结果栗园亩施尿素5-10 kg。第二次在7-8月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尿素5-8 kg。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或撒施。(三)整形修剪 板栗是阳性树种,需要充足的光照,枝条的顶端优势很强,顶芽抽生的新梢特别旺盛,中下部的新梢比较纤弱,造成外围枝条既不能结果,又消耗树体养分,影响树势,容易滋生病虫。此外,隔年结果现象严重。整形修剪是根据板栗生长发育特点,控制骨干枝的分布,形成有利于连年丰产的树形,并且通过修剪,调节树体养分的分配,使树冠内外枝条分部均匀,促进内膛结果,提高产量。因此,整形修剪是板栗栽培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板栗树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可通过短截、疏剪、甩放等方法进行修剪。3.3.4.苗木嫁接板栗嫁接可保持母树优良特性,提早3-5年开花结果,还可矮化树体、便于密植。利于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苗圃地培育的实生苗,一般两年后即可进行嫁接。土壤肥沃的圃地,一年生苗也可嫁接,其嫁接主要用切接法,也可采用芽接。3.3.5.有害生物防治:森林有害生物是影响经济林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把有害生物防治放在重要的位置。板栗主要虫害有栗实象鼻虫、剪枝象鼻虫、栗瘿蜂等,病害主要有板栗膏药病、粟疫病和栗实腐烂病等。(一)主要虫害及防治办法栗实象鼻虫 此虫分布很广,凡是板栗产区,均有该虫为害。成虫危害幼粟苞、嫩枝梢;幼虫危害栗果实,被害栗实出现细锯末状虫粪,常在短期内将栗实蛀食一空,并诱致菌类寄生,引起栗实发霉腐烂,以致采收后难以贮藏运销。防治方法:a.加强栗园管理 改善栗园环境条件,清除板栗以外的寄生植物,结合冬季深翻10-15 cm,以杀死越冬幼虫。b.减少虫源 及时彻底采收成熟栗实,以减少幼虫脱果入土,基本做到树上打光,地面拾净,同时将脱落的空苞集中烧毁,消灭虫源。c.栗苞熏蒸 方法是在地上挖一坑,大小根据粟苞多少而定。坑的内壁用硬物锤光,把当天收的栗苞倒入熏蒸坑内,装满后在距四角25 cm的地方和中央用尖头棒向下扎五个孔,深达坑底,然后在坑的上口四周用稀泥摸上。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铝6片,在所扎的5个孔中分别投入药片,迅速盖些树梢或草秆,然后再盖上事先备好的0.18 mm厚的塑料薄膜,与四周稀泥压实,防止漏气,在薄膜上再盖一层草秆或树梢遮荫。熏蒸30 h后揭去薄膜,散气24 h后即可脱栗。d.栗实熏蒸 将栗实倒入水泥池内或木筲、瓦缸内,在气温15-20以下,每立方米投入磷化铝6片,用0.18 mm薄膜严密覆盖,熏蒸24 h后,揭去薄膜散气24h。剪枝象鼻虫 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在陕南6月中、下旬成虫产卵于幼苞内,造成早期落苞,卵经5-7 d孵化,幼虫在落苞内发育1个月,于8-9月入土过冬。防治方法:a.6-7月间及时拣拾被成虫咬掉的幼苞3-4次,集中烧毁;b.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地上铺一薄膜,震落消灭成虫。c.冬季深翻栗园15-20 cm,杀死越冬幼虫。栗瘿蜂 在陕西板栗产区普遍发生,被害枝条形成不规则的椭圆形瘤,使叶片畸形,枝条细弱,小枝当年枯死,由于不能抽出新梢,不仅当年无果实,也严重影响次年的产量,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芽内越冬,翌年4-5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随芽梢生长逐渐形成虫瘤,初形成的虫瘤绿色,后变为红色,以至褐色的干枯瘤。防治方法:a.结合修剪,在冬季剪除树冠内的纤弱枝及有虫瘿的枝条,消灭芽内越冬幼虫,从而改善树冠通风透光状况,并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能力。b.虫瘿形成后至成虫羽化前(约在6月以前),摘除新虫瘿。(二)主要病害及防治(1)板栗膏药病 该病菌主要寄生在板栗的枝上,其担子果的形状类似医药用的膏药状,紧贴在树木枝于上,轻者使枝干生长不良,重者导致枝干枯死。防治方法:a.结合修枝,剪除膏药病枝或刮除膏药病菌的菌丝膜,再用1:100倍波尔多液喷洒被害部位。b.用20%的石灰乳液涂刷被害部位。(2)粟疫病 栗疫病又名板栗干枯病、腐烂病等,为世界性栗树病害,该病在欧洲、北美洲各国流行,几乎毁灭所有栗林。我国板栗一向公认为高度抗病树种,但近年来板栗疫病在四川、江西、浙江等地暴发。2000年以来,我省陕南等板栗产区,相继暴发疫病,受害面积达20余万亩。被害栗树枝干皮层腐烂,树势衰弱,受害严重的整树死亡。防治方法:a.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加强施肥中耕除草,防治蛀干害虫、食叶害虫等,以增强树势,栽植抗病品种。b.刮除病斑。春季及时检查刮除病斑,深达木质部,把病斑刮除干净,集中烧毁,病皮斑刮除后用0.1%升汞水或401抗病菌剂,70%托布津400倍液消除。(3)栗实腐烂病 栗实采收后,在贮藏或运输中,常有大批发霉腐烂,造成很大损失。防治方法:a.贮藏前挑除损伤果、虫果,贮藏库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并通风和清洁卫生。b.贮藏前对贮藏库用甲醛或硫磺密封熏蒸消毒,以减少病菌。3.4.板栗低产林改造低产经济林改造主要针对实生老品种低产园,采取高接换优的方法进行改造,将低产林改造为优质、高产、高效的经济林。对板栗实生苗进行高接换头,多头多位嫁接,以缩短果前期时间,增强抗性和延长结果年限。3.4.1.清林整地在嫁接工作开展之前,要砍除低产栗园内杂灌、刺藤及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栗树,进行垦挖。3.4.2.嫁接技术(一)接穗选择首先要选好母树。母树要求树势生长旺盛,高产稳产性能好;成熟比较早,果实每千克不低于120粒;抗寒耐旱,耐瘠薄,对病虫害有抗性的中年树。其次,选择优良品种接穗。在板栗的嫁接改造中,选择良种接穗至关重要。否则,将会造成栗园品种混杂,优劣不齐,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要注意配置授粉树,单一品种往往因授粉不良而产生“空苞”。所以在嫁接时要以主栽品种为主,适当搭配其他品种,作为授粉树。再次,选用优良接穗,接穗的好坏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极大。应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生长健壮的中年树,剪取生长发育良好、组织充实、芽苞饱满的一年生结果母枝或发育枝做接穗,接穗的直径以0.5-1cm之间为宜,过粗过细都不宜采用。(二)接穗蜡封 为了延长嫁接时间和提高嫁接成活率,在树液未流动前,将采回的接穗放在阴凉通风的河沙中备用,上面盖上草帘,并保持湿度,控制接穗萌发。接穗蜡封的具体方法是:先在铝锅或铁锅内放石蜡适量,水少量(占石蜡容积1/6左右),用火加热一定温度,石蜡开始熔化,这时由于石蜡溶液与水比重不同,水沉在下面,石蜡溶液浮在上面。当石蜡温度达到95左右时,每次取5-7根接穗拿住一头,插入石蜡溶液中浸蘸一下,立即取出,然后将接穗倒过来,拿住已浸蘸的一端来蘸另一端,使接穗被一层石蜡液所密封,将蜡封好的接穗放在一边,待石蜡充分冷却后,每百根一捆,放在通风阴凉处备用。(三)嫁接时期 春季是板栗嫁接的关键时期。自早春解冻至栗树发芽后1个月时间内,栗树嫁接都能成活。但是,嫁接成活率最高时期,应该以物候期作标准,树液开始流动,树皮易剥离,嫁接成活率最高,各地都可以掌握这个原则。秋季嫁接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主要采用芽接。一般用做培育良种嫁接苗。(四)主要嫁接方法 首先,必须掌握以下要点。第一,刀要锋利,削面要平。切入砧木时,用力要均衡。第二,形成层要相靠,也就是砧木、接穗嫩皮对准。第三,绑扎要紧,使结合处密接,绑扎得紧往往能弥补因技术不熟练而削面不平的缺点。第四,动作要轻巧,尽量避免剥伤接穗或插伤砧木皮部。a.切接 是板栗嫁接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高接、低接和根接,此方法最宜小砧嫁接,砧木于径1 cm左右为好,能够充分利用较小的野生板栗资源,提早嫁接,提早成苗,结果。同时也是苗圃培育板栗嫁接苗的主要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先将砧木剪断,并削平剪口处,再把接穗剪成约6 cm,并有2个以上饱满芽,接穗一侧削成长2.5 cm左右斜面,在斜面的背面尖端削个小斜面长0.8-1 cm。然后在砧木平滑的一侧竖切一刀,长3 cm左右的切口、深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