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必修4).doc_第1页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必修4).doc_第2页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必修4).doc_第3页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必修4).doc_第4页
(新课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习题(必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1.(2016安徽马鞍山模拟)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整体性的科学谋划和务实布局。这表明()存在的变化促进思维的变化思维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发思维的改变a.b.c.d.2.(2015河北正定一中质检)漫画抗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b.生活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2015湖南岳阳模拟)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上述材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a.b.c.d.4.(2016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a.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b.赫拉克利特:世界是由一团活火组成的c.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d.论语:死生有命,富贵在天5.(2015内蒙古赤峰模拟)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哲理相一致的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未有这事,先有这理a.b.c.d.6.(2016河北石家庄一中质检)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胸有成竹一叶障目b.掩耳盗铃画饼充饥c.盲人摸象唇亡齿寒d.拔苗助长刻舟求剑7.(2016山东济南期中)“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8.(2016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有人认为,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下列各项与这一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美是绝对理念的显现c.未有此物,先有此理d.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9.(2016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模拟)与“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a.b.c.d.10.(2016黑龙江哈尔滨三中质检)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共同的缺陷是()a.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子b.具有机械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c.将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d.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1.(2015黑龙江绥化检测)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2.(2015甘肃兰州一中质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13.(2015湖北武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14.(2015山西大同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在全县种植两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甲乡所处山的那个位置,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最终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反思这两乡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全解全析1.a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引发了规划的调整,可见正确。规划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可见正确。思维也可以歪曲地反映存在,排除。思维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超前存在,也可以滞后存在,排除。2.b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漫画中“抗旱”的指示脱离了客观实际,没有正确把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故答案为b。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排除a。尊重世界的客观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排除c。此题没有强调世界是否可知,故排除d。3.c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说法错误,要通过实践来创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4.b世界观指的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材料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观点,b符合题意。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d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5.a此题考查唯物主义观点。张衡观点中的“元”指的是“元气”,把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张衡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是唯心主义观点。该题选a。6.b本题考查唯心主义观点。胸有成竹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一叶障目体现的是孤立、片面看问题的观点,a项排除。b项中两个成语蕴含的均为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盲人摸象反映的是片面看问题的观点,唇亡齿寒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故c项排除。拔苗助长违背了客观规律,刻舟求剑否认了绝对运动,排除d项。7.b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将苹果的存在看作观念的集合,可见此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8.d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题目观点认为,现实世界是由人所创造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中“神”、b中“绝对理念”、c中“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人的心灵是世界的主宰,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目观点一致,d正确。故答案选d。9.a材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答案为a。属于唯心主义观点。10.c此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a属于近代形而上学。b属于近代形而上学的缺陷。d属于两种哲学派别的合理之处。11.a本题着重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并且是“改变世界”的科学。结合材料不难看出a项是正确的;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2.d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b、c三项中的现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都没有在历史观上真正坚持唯物主义倾向,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d项。13.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14.答案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