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doc_第1页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doc_第2页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doc_第3页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doc_第4页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教论文类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初探当阳市陈场中小学 贺良平 电话容摘要:本文就自己几年来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反思,通过实际教学效果和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它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化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形成;有利于扩大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辅助学习总结.但在实际中也有很多反思的地方,我们倡导和探索多媒体技术和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让我们共同奋斗吧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化学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下面就其本人近几年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体会和反思。 一、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整合的目的意义 整合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大脑的扩容、眼耳的延伸、工具的改进、操作的改变、交流的更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来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教科书上,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如网络资源、农远资源、各类优质课竞赛的课件、视听光盘、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 2.要求教师适应角色的转换。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者个人的咨询者,学习群体智力交流活动的指导者和协调者。 3.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师不但要掌握媒体的应用技术,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知识以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作用1、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绪言时,让学生观看课件录像:高山流水、汽车奔驰、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等。“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学习“空气污染”时,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在讲原子的构成时,先播放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在讲金刚石和石墨时,视频导入白居易的诗“卖炭翁”;在讲二氧化碳时,视频导入“意大利死狗洞”和于谦的“石灰吟”;在讲燃料和热量时,视频导入“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等,这样引入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激情、激发求知欲的好效果。本班调查结果总人数兴趣很浓比较浓无所谓不浓37211231占百分率57%32%8%3%2、有利于化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形成。以教师的经验,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尤其是许多的抽象的分子原子及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一般会成为学生化学成绩分出的优劣的分水岭,若学生在这一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存在不可解决的疑惑,则会对以后学习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反应实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主要知识形成理解上的障碍。但多媒体教学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一难题。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课中,由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或感知构成原子的微粒,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将原子内部结构演示出来。在比较原子核与原子大小时,通过画面将原子形象地放大成10层楼房大,同时原子核也随之放大成樱桃大小,置于楼房中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原子内有大量空间,再将电子随机地点击在这一空间内,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广大空间内作高速运动,而不是圆周运动,这样就使知识的讲授由抽象而变得形象具体,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 又如人教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教材第五十二面图3-13(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此图对不擅长抽象思维的学生作用不大,此时若用多媒体做出一段动画效果:把氧化汞粉末加热,分解成为很多的氧微粒和汞微粒;每两个氧微粒结合一个氧分子,很多这样的氧分子积聚成氧气;很多汞微粒积聚成金属汞。这一段不足一分钟的动画即可说明很多问题: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是最小粒子;物质可由分子构成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既引起学生利用视觉感官观察,从而在较高基础上培养了学生思维想象力,有给学生的抽象思维奠定了形象思维,大大降低了难度。本班调查结果总人数理解透彻比较透彻不理解372296占百分率6%78%16%3、有利于扩大演示效果,突破实验难点 许多化学变化瞬间即逝,感官刺激不强。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如钟乳石、石油、煤的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要学生亲自去做实验探究,但通过课件播放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并且可以在关键的地方重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又如:物质以分子或者离子形式在水中溶解过程、原子弹的爆炸等内容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又如:模拟错误性实验造成后果的,如熄灭酒精灯方法不当的,排水法制氧气时“先撤酒精灯,后抽寻气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检验气体密度,又如将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在教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一氧化碳有毒,在我们农村中学根本无法试验,只能黑板上划试验,口里讲试验,学生很难接受,学生学的也枯燥无味,此时播放视频“一氧化碳的燃烧”,“三只小白鼠分别在空气、氮气、一氧化碳中的情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动画,学生一看就明白,记忆也深刻,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从而扩大了演示效果,突破了实验难度。本班调查结果总人数难点突破了难点基本突破难点没突破3716156占百分率43%41%16%4、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辅助学习总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加固训练等活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如在进行O2和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复习中,用传统方法把装置在黑板上画一次,不仅慢,也不准确;用挂图,又没动态效果,若利用CAI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刻呈现出来,又如在复习“酸的和碱”的性质时,由于知识点繁多、实验多,传统的复习方法只是老师凭空讲,学生很难接受,若先制好知识网络图、例题、训练题等,适时播放,有效地减轻了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这样复习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兴趣浓、印象深、效果好。本班调查结果总人数很满意满意无所谓不满意37161182占百分率43%30%22%5%四、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整合的反思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是人机交互、启发思维,声画并茂、激发兴趣,形象直观、增强记忆,因材施教、学科渗透,增大容量、短时高效,互动信息、培养合作,拓宽视野、交流反馈等优点。但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中,容易步入的误区是:一是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手段后可能会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可能不需要做演示实验,而学生只需看屏幕、听音乐,教师只需开机,进行“下一步”操作,确实省了不少力,但往往会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功能,变成了“计算机主导”看似省力,其实削弱了教师对课堂的宏观控制,从而使辅助教学喧宾夺主;二是在选题时试图将教材上的每个章节乃至每个内容都做成课件,这是没有必要,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内容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有的就不适合。如: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教学,应主要采用化学实验的手段,而不适宜采用多媒体手段。三是用计算机动画来模拟实验,其真实感、临场感不够,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况且有些现象(如气味、放热等)还无法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此外,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如: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通过真实的实验得出来的,而不是靠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效能,重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放教育观念,提高教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使化学CAI课件逐步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