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家教对联集萃.doc_第1页
古今家教对联集萃.doc_第2页
古今家教对联集萃.doc_第3页
古今家教对联集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家教对联集萃古往今来,诸多名人和有识之士,为了教育下一代,精心撰写出许多含义隽永、情真意切的家教对联。这些情真意切的教子对联,底蕴厚重韵味长,或提导为人处事,或勉励勤奋求学,或促其养德积善,皆给后人树立了典范。少年儿童天真自然,犹如一张白纸,染于黑则黑,染于红则红。这话值得人们认真深思和细细品味。 近代湘潭学者王湘绮先生,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他写给后人的家训是一副语浅意深的妙联:戳破窗纸容易补,败坏道德最难修。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对女儿的生活仍非常关心,他写有一副对联给女儿女婿: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此联充分体出了老一辈对儿女的无比关心和希望。 冯玉祥为即将上抗日前线杀敌的侄儿写了一副对联,鼓励他奋勇杀敌,并嘱他带在身边:孝子贤孙须先救国,志士仁人最重保民。 教育家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常劝孩子要少年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他写了一首训子联曰:“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他的儿子没有正规学历,却背着父亲向一位校长索要了一张毕业文凭。陶先生知道后,马上叫儿子将文凭退了回去,并手写一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革命老人吴玉章撰写一幅教子联,挂在堂前:“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他教育子女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不可追求虚荣,做了长辈后更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处处做出好样子,成为后代效仿的楷模。 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写有一副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副对联,他对冰心作的解释是这样:有些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在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就常常应当“不知足”。对于应当做的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去做,而对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坚决不做。 “父母为先立好样;子女随后争自强。”这是台湾亿万富翁王永庆的教子对联。意是父母应先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子女今后的成长。 父母总是期望儿女能成才,有所作为的,为此,明代作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孝不如无。”但如何使儿孙能健康成长呢?清代林则徐提出了让儿孙自强自立,不能有所依赖的主张。他写了训子对联曰:“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损其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训子联”最感人肺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这首绝笔联抒发的爱国主义精神 与岳母给岳飞刺背上刺:“精忠报国”相映成辉。清代诗人蒋心余有教子联曰:“宝贵无常,尔小子勿忘贫贱;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读书。”他将这幅对联挂在祖宗牌两旁,要子孙孙永远记取不忘。 “拙因知事少;老悔读书迟。”这是明代著名学者笙重光曾经题写过的一副教子联。该联勉励子女多读书,多学知识,免得老时后悔不及,也是对后世寄予的殷切期望。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清代郑板桥写过的一副家教对联。他教育子女精读一些好书,做像新竹那样蓬勃向上,虚心而耿直的人。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这是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上任之初,其父撰赠的一副家教联。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祠中的一副对联,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耀然于世。林则徐还有一副自题于福州文藻山故居的教子联:“师友背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劝导后辈勤奋读书,日后能成为于国于家的有用之才。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这是清代文人王之春题写的一副家教联。此联是说,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已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多读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