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及对策周小飞1军2黎(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2三亚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海南三亚572000)摘要 调查 统计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植物计有 11 科 16 种 ,还有伴生植物 5 科 5 种 ,但红树林有林面积进一步减少 ,仅存 14 hm2 。据此 ,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关键词 三亚河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 保护三亚市是我国最南的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是海南省第二大城市 。三亚 河岸带是三亚市红树林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 ,组成丰富 ,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始建于 1989 年 1 月 , 保 护 区 面 积 为 475 . 8 hm2 。端最高温度为 35 . 9 ,最低为 9 . 9 ,降量为 1279 . 5 mm ,611 月份为集中降雨间 ,海水表层温度年平均为 2629 左右以上环境特点促使三亚河红树林植组成以嗜热的红树族植物为主1 。2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种及类型211 有林面积三亚河地处三亚市区内 ,人为影响程 较大 。烧薪柴导致的人为砍伐 ,筑堤 、开 盐田 、高位池养虾等引起的红树林生存环的改变使得三亚河红树林有林面积近十 年不断减少 ,补种工作又跟不上 。据最近 算 ,大约一半的河岸带有林区呈间断状 , 积仅存 14 hm2 ,占保护区面积的 2 . 96 %212 组成种类保护区 内 红 树 植 物 种 类 较 丰 富 , 计1三亚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生境条件特点111地理位置三亚河是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 ,为强感潮河 ,流经市 区 后 分 为 三 亚 西 河 和 三 亚 东河 。保 护 区 地 处 北 纬 181934 183734,东经 10836361094628范围内 。112土壤条件三亚河滩多为深厚的河口冲积淤泥 ,少 数地区为盐渍砂土 ,常受海潮涨落的影响 ,表面呈微酸性 (p H 值 5 . 06 . 0) ,含丰富有 机质 ,有利于海生生物生长 。113气候三亚市天气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终 年高温 ,阳光充足 ,年平均气温 25 . 4 ,极11 科 16 种 , 其中真红树植物有 8 科 8 种半红树植物有 7 科 8 种2 ,另有伴生红树物 5 科 5 种 (见表 13) 。表 1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真红树植物的种类科名种名学名生活型红树科马鞭草科 海桑科 使君子科 楝科 紫金牛科 大戟科爵床科红树海榄雌 杯萼海桑 榄李 木果楝 桐花树海漆乔木小乔木 、灌木 乔木小乔木 、灌木 小乔木灌木 小乔木灌木R hi z op hora apicul at aA v icen ni a m a ri n aS on nerat i a al baL u m ni t zera racem osaX yloca r p us g ran at u mA egiceras cor nicul at u mExcoeca ri a agal locha老鼠艹A cant h us il icif ol i us勒表 2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半红树植物的种类科名种名学名生活型卤蕨科卤蕨尖叶卤蕨 黄槿许树刺桐直立草本直立草本 小乔木 小灌木 乔木草本 乔木灌木A crost ich u m au reu mA . s pecios u m锦葵科马鞭科 蝶形花科 露兜勒科 使君子科苏木科Hibiscus t ici aceusCleroden d r u m i ner meEryt h ri m a v a riega ra Linn露兜艹Pan d an us tectori us勒榄仁树Ter m i n al i a cat ap pa假老虎艹Caesal pi ni a n u ga勒表 3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伴生红树植物的种类科名种名学名生活型番杏科蝶形花科 旋花科 刺茉莉科莎草科海马齿鱼藤 厚藤 刺茉莉矮莎草草本藤本 藤本 灌木草本S es u ri a m Port ul aeast r u nDer ris t ri f ol i at aI pom oea pes - cap raeA z i m a sa r mentosaCy per us py g m at us213植被类型据该区红树林组成种类 、环境及演替阶21311矮密灌丛类型该区能见到的矮密灌丛类型主要是海榄雌群落 ,生长在河滩前沿 ,是先锋树种 。群落外貌呈灰绿色 ,单层 多 ,层次感不强 , 地表有伸出表土向上 2 段3落 。,可将该区红树林分为 2 个类型 2 个群20 cm 的指状呼吸根 ,郁闭度 0 . 70 . 9 ,一般树高 13 m ,保存较好的可达 67 m ,胸 径 0 . 8 30 cm ,林下混生有许树 、红树 、海漆 、木果楝 、桐花树等植物 。本群系属演替 最前阶段类型 。体制定红树林保护区的总体规划 ,协调各门关系 ,定好各自职责 ,实现高效的保护 略 。312提供更多促进经济发展机会 ,实现树林的持续保护针对当前毁林 、挖塘养殖等屡禁不止21312高疏丛林类型该区能见到的高疏丛林类型主要是红树群落 。群落外貌呈深绿色或杂有黄绿色 ,终年长绿 ,无明显季 节性变化 ,树冠参差不齐 ,呈不规则的波浪 状起伏 。群落所处地势较低 ,每日涨潮时几 乎都有海水浸渍 , 具支柱根 , 郁闭度 0 . 4 0 . 9 ,树冠高度 18 m ,胸径 0 . 520 cm ,一 般有海榄雌 、木果楝 、桐花树 、鱼藤 、许树伴生其中 。本群系属演替中后期阶段类型 。 从近年红树林群落的变化来看 ,群落是由复杂向简单 ,从乔木向灌木方向演替 。现象 ,在大力宣传红树林生态价值的同时也重视当地人民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 ,提更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水 机会 ,如积极引导沿岸公民积极发展生态 业 ,从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发展经济 ,提 人们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基本 障和提高的正当通路 ,红树林的保护才会 为可能 ,否则 ,红树林的持续保护只会是句空话 。313 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与开发相结合资料表明 ,红树林物种种类随纬度的3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保护对策在市区河岸边生长着较茂密的红树林 , 这一景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热带旅游城市 也属罕见 ,仅此一点 ,就决定了保护和利用 好三亚河红树林资源的重要性 。据三亚市 环境资源局 、中国环境科学院 1997 年 9 月 编制的三亚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求 和我们此次实地调查状况 ,针对该区保护仍 处于落后低层次水平的状态 (据保护区人员 介绍 ,目前大部分保护工作仍停留在“看林 子”的水平) ,提出如下开发保护策略 。311完善红树林自然保护体制 ,规范各部 门行为由于红树林及湿地资源的管理涉及多部门 (如盐业 、水产 、林业 、环境资源) 4 ,而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下 ,各部门分工不明 确 ,责任交叉过多 , 影响了红树林 的 保 护 。低 ,综合生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递增有逐渐递增的趋势 ,故红树植物应较易在纬度的三亚市生长 ,但目前 ,大约 50 %三 河岸带的红树林呈间断状态 。因而 ,可以过引种 、扩种 ,在三亚河湾沿岸宜林的滩空地上 ,增加保护区红树林种类 ,扩大红 林有林面积 ;对沿河两岸的环境进行综合 治 ,逐 步 恢 复 红 树 林 生 态 系 统 。在 此 基 上 ,利用生态设计的成果 ,开展红树林生 旅游 ,开发红树产品 ,使保护区走向经营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红树林系统恢复示范基地 。314重视法治 ,依法护林要实现红树林的长久保护 ,要靠法治 非人治 ,在我国确定依法治国的政治体制标和我省已制定红树林保护条例的大好 境下 ,可在市检察院和市法院增设或培训态环保执法人员 ,使红树林的保护切实走综合上述结果 ,3 个辣椒品种感染炭疽菌后 ,3 种酶总的变化趋势是 ,酶活上升 ,同 工酶带增多 ,但是变化趋势也有一些细微差 别 。别的指标 ,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刘祖祺 ,张石诚 . 植物抗性生理学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J ennings P H , et al . Pero xidase and polyp henol o xidase activity associated wit h helmint hosporium leaf spot of maize. Phytopat hology , 1969 , 59 : 963967Reuveni R , et al . Pero xidase activity as a bio2 chemical mar ker for resestance of muskmelo n (Cucumis melo) to Pseudopero nospora cubensis.Phytopat hology ,1992 ,82 :749753Staples R C , et al . Changs in p roteins and several enzymes in suscep tible bean leaves af ter infectio n by t he bean rust f ungus. Phytopat hology , 1964 ,54 :760764李保聚 ,刘胜毅 ,李 靖 ,等 1 黄瓜不同抗病品 种感染黑星病菌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 变化 1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31 (1) :8688李 靖 ,利容千 ,袁文静 ,等 1 黄瓜感染霜霉菌 叶片中 一 些 酶 活 性 的 变 化 1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1991 ,21 (4) :277283刘胜毅 ,周必文 ,潘家荣 1 油菜对毒素草酸的吸 收代 谢 与 抗 性 机 理 1 植 物 病 理 学 报 , 1998 , 28 (1) :333713 讨论P PO 、PO 、PAL 参与植物体内酚类物质 代谢 。P PO 以游离态存在于细胞质内或束 缚于线粒体 、叶绿体及亚细胞器中 ,催化单 元酚和 邻 二 羟 酚 氧 化 为 醌 。PO 能 催 化 脂肪族 、芳香族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氧化 ,参与 乙烯生物合成等 。PAL 是苯丙烷类代谢定 速酶 。植物感病后 ,这 3 种酶受到病原菌的 诱导 ,大量表达 ,产生各种酚类物质 ,如木质 素 、植保素等 ,抵抗病原菌的侵染 。本研究以辣椒的 3 个品种为研究材料 , 研究 其 感 染 炭 疽 病 后 的 病 生 理 学 ( P PO 、 PO 、PAL 的变化) ,发现这 3 种酶的变化趋 势呈现多样性 。3 个辣椒品种感病后 3 种 酶的酶活均上升 ,且高于对照 ,但是其酶活上升 率 均 不 同 。P PO 同 工 酶 谱 带 有 的 消 失 ,有的新增 ,其中湘研 9 号有一谱带 ( Rf =0 . 348) 的酶活减弱 。PO 同工酶带增多 。 这些酶变化的多样性似乎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 ,这些差异似乎可以作为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