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翻译 2 0 00年第1期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一 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 郭建中 摘 要 韦努蒂把解构主 义的翻译思想付诸实施 提出了反时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 其目的是 在思 想意识上 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 美民族 中心主 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 在翻译原则和方 法上 提创 存异 而 不 是 求同 作者认为 各民族平等交往的发展 韦努蒂的翻译策略具有一 定的进步意义 并可能是未来翻译 发展的趋向 但要完全付诸实施尚须时 日 关键词 解构 主义归化异化 隐身 透明 抵杭 A bstr a et V e nu t it riedtoPu tt h et r a n sla tio n t h eor yofde eo nstructio n ismintoP r即tiee and Pu tf o p 胃a r d t h estrateg yof 份esista n t t ra n sl a t ion again stt het raditio nal smo o t h t ra n sla t ion Ide ologieall丫t his strateg y a im sto r e ver se t h eeolo niale on c ePtof tra n sl a t ion a n dt h e E n gl is h 一Alner ic a n cultu reeentr al ism a n dt h ev alueof in1Per ial iste ul t ure I nt h et ran sla t ion P n neiPle s a n d m ethods i t aimst oretain f o r eig 川1 ess i n s te adofse ek 由9 sim i larity T h ea l thorh o l d s t ha t V e nuti st ra n sl a t io n st r a t eg y is q u i t ePro g r essiv e a nd f utll r e一o rien t e d wi t ht h e dev eloPm en iofi n tem a t io nalc o m m u n iea tio n s o n a n eq u a lf o oti ng thou g h it take s timetobe eo n1PI心l y Pu t i n t o Pra etie e K e y Vo rds dec o n st r U etio nism dom e stiea t io n f o reig n 让a t io n m v isibili t y t r a nsParen cy r e sista ney 美藉意大利学者劳伦斯 韦努蒂 La w re nc e v en u t i 也是美国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积极创导者 他也 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 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 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 归宿的倾 向 并提出 了其解构主义 的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 他的观点主要在他的专著 译者的隐身 刃阴 刀s l a t o r s血吻功功妙 A 王I l At 盯o f刃油n s I a t io ll 1995 和他主编的一本解构主义翻译论文集 对 翻译的再思考 R t h 加k 众瞥刃由刀s j a t io l l 刀括 落弓su b 少 百 对尔介沁司雌理 19 92 及其近著 不光彩的翻译 T h es七azld al s o f 刃叨n s l a t i o n T o 专 视八1 5 a n E口 ll c s ofD i决i r enc e 19 98 解构主义 的翻译思想 不是要 求同 而是要 存 异 译者的隐身 用批判的观点 彻底考察了从1 7 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 揭示了 通顺的 翻译 策略一 直在西方翻译史上占主导地位 其根本原 因是要以西方 的意识形态为标准 在英语中形成一种外国文学的规 范 因此 韦努蒂认为 以往的翻译传统 是以民族中 心主义和帝国主 义文化的价值观 来塑造外国文本的 其提倡的翻译原则就是 通顺的 翻译 和 归化 的翻 译 韦努蒂对这种翻译原则提出 了质疑 通过对翻译史的追溯 劳伦斯 韦努蒂提出了一种 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其目的不是在翻译中 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 上和文化上的差异 这也是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一个基 本观点 韦努蒂在对历史上英国 美国和欧洲 国家的文 本和翻译进行考察之 后指出 翻译可以是研究和 实现差 异的场所 并恢复和修订被遗忘了的译文 以建立一种 新的翻译传统 译者的隐身 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 即所谓 不可见性 in vi s ih iht y 他在该书一开头就引 用诺曼 夏皮罗 N a ns h叩i r o 的话来说明译者在译 文中的 不可见性 我认为 译文应力求透 明 以致看起来不像译文 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 只有玻璃上的一些小小的瑕疵 擦痕和气泡 当然 理想的是最好什么也没有 译 文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 夏皮罗所说的 透 明 t ra ns P t 就是韦努蒂所 指的 不可见性 即译文看不见译者的存在 读者就 象在读原文一样 韦努蒂指出 这种使译文透明的幻 想 就是要求译者努力保证译文通顺易懂 使用当代 的用语 保持句法的连贯性 并确定一种确切的意义 在通顺易懂的翻译策略下 抹煞了译者是在什么条件下 进行翻译的这一事实 其中包括译者对原文的干预 译 文越透明 就越看不见译者的存在 原文作者和意义就 被认为越可见 韦努蒂指出 只要考察一下报刊杂志的评论 我们 就可以看到这种通顺策略在英语翻译中占了主导 的地 位 评论家在评论译作时 一般都只关注 风格 忽视像 译文的正确性 译作的读者对象 译作在当代图书市场 上的经济价值 译作和英语文学发展趋向的关系 以及 译作在译者翻译生涯中的地位等一系列有关的问题 在 以往五十余年的评论中 评论家一无例外地赞扬通顺的 收稿日期 19 9 9 一1 1一20 Chi n GSe T r 日刀Sl a t o 邝 JO Um 日I 一4 9一 中国翻译 2 0 0 0年第1期 译文 批评违反通顺标准的译文 甚至不考虑外国文本 的多样性 韦努蒂直言不讳地说 写 译者的隐身 的目的 就是要反传统而行之 在译文 中要看得见译者 vi s i b l 以抵御和反对当今尤其是在英语国家中的翻译理 论和翻译实践的规范 为此 韦努蒂首先提出了把译文 看作译文 把译文看作有 自己的独立性的理论依据 从 而揭开透明性 t ra ns Pa r en c y 的神秘面纱 并把它看作 多种翻译策略中的一种而已 韦努蒂是用解构主义观点来建立他的翻译理论的 他对翻译下的解构主义定义是这样的 翻译是译者在理解的前提下 用 目的语中的 能指 链来替代源语文本中的能指链的过程 因为意义是一个可能在无限的链 可以具有无限的 联系的 多义的和互文的 上的关系和差异所产生的效 果 因此 意 义永远是有差异 的和被延迟的 永远不会 是一个原文的整体 D er r i d a 1 982 因此 不论是外国的 文本 还是译文 都是派生的 都是由各种不 同的语言 和文化材料构成的 因此 不论是外国的作者 还是译 者 都不是原作者 同时也使作品的 意义产生不稳定 性 以至会超越作品的意 图 甚至与作品 的意图有矛 盾 作品的意 义是多元的 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 品的一种意义 而且 这种意 义的固定 亦即翻译 是 在不同的文化假设和解释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受到 特定的社会形势和 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制约 意 义是一种 多元的 不定的关系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统一 的整 体 因此 翻译不能用数学概念那种意义对等或一对一 的对应来衡量 而所谓确切翻译的规范 所谓 忠实 和 自由 的概念 都是由历史决定的范畴 甚至对翻 译中所谓 语言错误 的 问题 也可以作不 同的分析 因为误译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误译 不仅是可以理解 的 而且在目的语文化中可能是有意义 的 译作的生存 是 由译作与译作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之 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这种关系显示 了翻译对原文的歪曲或篡改 这种歪 曲或篡改固有地寓于翻译的目的和行为之中 即根据原 文问世之前早就存在于目的语中的价值观 信仰和表达 方式对外国文本进行改写 这种改写往往是根据占主 导 地位到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化规范的层次决定的 从而也 决定了译本的制作 发行和流行 翻译有效地替代了外 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来 说既通顺又易懂 当然 翻译不可能把所有的差异都抹 掉 但译文中的差异也被打上了目的语文化的烙印 使 之可以理解 并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和禁忌 符合目 的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 翻译的目的是使另一 种文化变得可以理解 甚至变得熟悉 这一 目的往往包 含着一种把外国文本完全归化的危险 从这个角度来 说 归化 的翻译也起到了巩固目的语文化规范的作用 就英美文化而言 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因 此 翻译是一种文 化和政治的行为 把外国文化打上目 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烙印 翻译的这种歪曲和篡改部分 是不可避免的 是寓于翻译过程中的 部分是潜在的 取决于产生和接受译文所处的不 同历史条件的特定文 化和社会背景 早在 181 3 年 施莱尔马赫在一篇关于翻译的不同方 法的演讲中就指出 有两种翻译方法 译者要么尽可 能不去打扰作者 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要么尽可能不 去打扰读者 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Ler e v er e19 77 74 前一种方法就是我们说的 异化 后一种方法就是我 们说的 归化 译者可在两种方法之间进行选择 施 莱尔马赫是主张 异化 的 异化的翻译 f o re ig n i z in g t ra ns la t i o n 保留了外国 文 本中之异 但破坏了目的语文化的规范 译文在忠于原 文时 就只能背离目的语文化的规范 韦努蒂提出 异 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 在当今的世 界 形势下 尤其需要这种策略上 的文化干预 以反对英 语国家文化上的霸权主义 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 象 异化的翻译在英语里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 种族主 义 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一 种形式 以维护 民主的地缘政治的关系 韦努蒂指出 在历史上 的一些特定时期 异化的方 法曾经是欧洲一些国家中所主 张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 践 最初是在古典时期和浪漫主 义时期的德国文化中形 成 现在又在 后结构主义 哲学 文艺批评 精神分 析和社会理论盛行的法国文化中得以复兴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 在英美文化中 一直以提倡通 顺翻译的归化 dom e stie atio n 的理论占主导地位 在 当 代英美翻译流派中 归化的翻译理论当以奈达的理论为 代表 韦努蒂认为 奈达是想把英语中透 明话语的 限 制 强加在每一种外国文化上 以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规 范 这是用通顺的翻译策略 把归化隐藏在透明度之 中 这与其说是文化交流 还不如说是为了归化的目的 对外国文本进行文化侵吞 韦努蒂说 反对英美传统的 归化 主张 异化 的翻 译 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 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 化上 的差异 他说 这种翻译策略可称之为 抵抗 re sista n ey 这种翻译不仅避免译文通顺 而 且对目的 语文化提出挑战 因为通顺的翻译是以 目的语文化的种 族中心主 义对外国文本进行篡改 抵抗 即抵抗目的 语文化的种族中心主 义 当然 韦努蒂也指出 抵抗式翻译 不适合于科 技翻译 因为科技翻译主要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韦努蒂提出 他写 译者的隐身 一书的目的 是 要使译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中种族中心主义对外国 文 本的篡改进行反思 从而在进行翻译和阅读译文时能承 认外国文本 在语言和文化上 的差 异 但韦努蒂也指出 他并不是认为每一种外国文化都是有价值的 他只是 一5 0一 Chi n 6 S e T r 日nSl a t o 咫Jo um 8I 中国翻译 20 00年第l期 说 在异化的翻译中 外国 的文本受到尊重 从而打破 目的语文化的规范 他主张异化的翻译 是要发展一种 理论的 批评的和文本的方法 并用这种方法把翻译作 为研究和 实践差异 的场所 而不是当今普遍认为的那种 同一性 韦努蒂追溯了英美文化中归化翻译的历史 认为始 于十七世纪的英国 通顺的翻译就成了英语翻译的规 范 通顺的翻译要求译文读起来 不像是翻译 而像英语 原文创作的的作品 从德南姆 到德莱顿 到泰特勒 都主 张通顺的翻译 其理论和 实践贯穿于诗歌和散文的 翻译 韦努蒂认为 这种主张 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 交际的工具 在实践上 强调通俗 易懂 避免多 义或歧 义 语言被看作是表达个人感情的手段 把翻译看作是 J灰复外国作家所 要表达的意义 正如德南姆所说的 语 言是思想的外衣 在这个比喻里 就隐含着这样的假 设 即意义是不变的 普遍的 在语言和文化之间可以 很容易地进行转换 不管能指有什么变化 也不管不 同 的 文化背景中语义结构在上下文中有何不同 以及目的 语文化规范和价值的变化对解释外国文本的 影响 因此 通顺可以看作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它不 仅 可以进行民族中心主义的算改 并且 在透明的效果 下掩盖 了这种篡改 从而给译文读者一种幻觉 即他们 在阅读的作品不是翻译 而是外国文本 是外国作家活 生 生的思想 透明性的结果是掩盖了翻译的文化和社会 条件 即美学 阶级及民族的意识形态 由于译文优 美自然 因此透明的翻译能有效地归化外国文化 尽管在英美文化中 归化的翻译占了主导的地位 但十九世纪初 异化 的翻译在德国兴起 这当以前面提 到的施 莱 尔马赫在18 13年的演讲为标志 一方面 施 莱尔马赫认为 德国文化优于外国文化 另一方面 他 也认为德国语言文化也有不足 之处 要发展德语和德国 文化 就必须 吸收外国语的表达方式和外国文化 施莱 尔马赫认为 异化的翻译有助于建设民族文化 吸收外 国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丰富祖国语言 韦努蒂接着追溯了异化的 翻译传统在德国和英美 文化中的影响 在英国 钮曼也主张在译文中要保留外 国文本中之异 反对在英国文化中占主 导地位的归化的 翻译 另一位采用异化方法翻译的英国翻译家是威廉 莫里斯 Wil l ia mMo rris 18 34一189 6 在二十世纪初 现代主义在英美文学 文化中的兴 起 对英语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透明性提出了决定性的 挑战 这一时期文学实验的特点是产生 了避免通顺的翻 译策略 其表现是在诗歌翻译 尤其是诗歌创作中形成 了一种异化的倾向 翻译成为现代主义者诗学的主要实 践 其目的是要使古代的和外国的诗歌为英语中的现代 主义 文化运动服务 同时 英语翻译理论在批判的成熟 性上也达到了新的水平 异化翻译的前提是 认为文化是有差异的 交际因 语言社团之间和语言社团之 内的文化差异 而复杂化 异 化是承认并容忍差异 并在 目的语中形成丈化差异一卜 张异化的译者 不仅可以在译文的表达手段上异化 而 且会选择对目的语 中的外国文学规范提出挑战的外国 文本来翻译 韦努蒂以自己的翻译实践来实现自己异化翻 译的主 张 他以翻译当代意大利诗人德安吉利斯的作品为例 在英美诗歌中 找不到德安吉利斯诗歌相应的规范 韦 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追求重现德安吉利斯诗歌的不连 贯性 他说 他不仅不忠实 于目的语文化 即英 美文化 中占主 导地位的美学规范 而且对此提 出挑战 同时 他的翻译又背离了意大利语语言的规范 韦努蒂说 他 的翻译不能说是忠于源语文本 他的 目的是要 在目的语 英语 中重新创造原文中相类似的特殊表达方式 对德 安吉利斯来说 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就是意义的不连 贯 J比和不 确定性 韦努蒂就是要在他的翻译中产生这种效 果 因此抵抗式翻译的策略 力 图忠于原文中的一些特 殊表达方式 使译文和原文的关系 既是一种重现 的关 系 又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结果 德安吉利斯的诗 歌 不论对意大利诗人来说 还是对英美读者和译者来 说 都是陌生的 当然 在目的语文化中更显陌生 运用抵抗的策略 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一 种 陌生感和疏远感 其目的是要把译文读者和译者从原来 支配他们阅读和写作的文化紧箍咒中解放出来 抵抗的 策略使英语翻译成为文化政治异己分子 这种翻译实际 上是对英语文化中透明翻译的霸权地位的抵抗 这种抵 抗来自目的语内部 使目的语本身解体 并对中心文化 的地位提出质疑 这样 抵抗式译文就成为表达英语 文 化中被排斥的 处于边缘地位的思想和特殊技巧的载 体 如果抵抗的策略产生 了使译文读者生疏的译文 那 么 外国文本也从目的语文化中获得了一时的解放 至 少在符合英语文化 中占主导地位的美学规范的透 明的 译文出现之前能获得这种解放 当译文读者在目的语中 领会了文化差异 这就是外国文本得到解放的时刻 韦努蒂说 翻译是一个语言和文化之间求同的过程 尤其是寻求相似的信息和相似的表达形 式或 技 巧 需要进行这样的 寻求 正因为是译者 经常面对着差 异 但译者永远不能 也永远不应把所有的差异都抹 掉 译本应是不同的文化出现的场所 是读者了解异国 文化的场所 而抵抗这一翻译策略是建立 在不连贯性的 美学基础 之上的 不连贯性最 能保留差异 保留陌生 性 他提醒读者翻译过程中的得与失 以及文化之间不 可跨越的鸿沟 相反 归化的翻译要求译者对外国作者 要有同情心 要求译文透明通顺 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 的自我陶醉 这种通顺的策略追求的是同一性 是一种 自我认同 并在外国作品中寻求与目的语文化相 同的 文 化 即在异国 文化中寻找同一个自我 但是 译者只有 在外国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才能对外国作者产生同 情 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无法减少的 因而 这种 自我认同也往往是错误的 然 而 这一误认通过通 顺的 C力i n es e 介日n s抽t o 咫 JO Um 日I 一51一 中国翻译 20 0 0年第1期 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把差异抹煞了 因此 韦努蒂 呼吁 在当前 透明的翻译依然统治着英美文化 通顺 的翻译依然是英译者所追求的目标 我们就更有必要重 新考虑我们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异化的翻译表现了一种 自主的意识形态 把差异放 在异国文化之中 它追求文化的多样性 突出源语文本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并在目的语中改变文化价值的等 级 抵抗式的翻译也可以把外国文本用来为本国的文化 政治利益服务 但就其反抗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而言 它起了质疑 改造 甚至打破本国文化规范的作用 这 种挑战对英美文化而言更具意义 但异化的翻译充满危险 也难以出版 出版了也往 往受到非议 阿诺德与钮曼的辩论就是一个例子 现代 主义的实验也没能推翻透明性翻译在今天的主导地位 像庞德的翻译 表现了异 国文本之异 并不是由于他的 译文不确切或不忠实 而是在于他的译文背离了英语的 文学规范 战后少数译者也追随庞德所开创的传统 但 大多数译者无法抗拒归化的通顺翻译的传统 正如韦努 蒂所指出的 勒菲弗尔也是反对异化的翻译的 他推崇 的是奈达的归化的翻译 异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在英 美文化中只是处于边缘的地位 最后 韦努蒂指出 翻译思想的转变 最终需要翻 译阅读 翻译评论和翻译教学的转变 韦努蒂主编的解 构主义翻译思想论文集 对翻译的再思考 和近著 不 光彩的翻译 重复了上述观点 他提到 外国文 学 的评 论家在他们的评论文章中 从不提及译者或翻译的间 题 好象他们是在评论原著一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评论家没有提到译者 往往被认为是译者的一件幸事 标志着译者的成功 因为这说明 评论家没有意识到译 者的存在 没有意识到他读的是译本 这说明译本的透 明度是很大的 这从又一个方面说明 了当今英美文化中 通顺的翻译占了主导的地位 抵抗式 的翻译就是要使译 者在译文中看得见 而不是把译者隐身起来 韦努蒂所 要发展的美学观是 在翻译过程 翻译阅读和翻译评论 中应更尊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应该说 韦努蒂的这种抵抗式翻译的策略是有相当 的积极意义的 他把归化的翻译与异化的翻译不仅仅看 作是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 而是像翻译研究派一样 结合政治 历史和文化进行考察 并指出 翻译的透明 性是通过通顺翻译的策略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归化的 翻译来实现的 在英美文化中 实际上是以英美文化的 规范 价值观和美学观为标准来归化外国文本和外国文 化 表现了英美的民族中心主义 韦努蒂批判了这种文 化霸权主义的倾向 并对此进行挑战 提出了抵抗式翻 译的策略 以在英美文化中表现处于边缘地位的外国文 化 即要为外国文化在英美文化中争得独立的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归化的翻译在任何民族的文化 中 确实表现 了民族中心 主义的倾向 在英美文化中更 是表现了文化上 的殖民主义 例如 当代印度学者中有 人就认为 泰戈尔把自己的诗歌译成英语 是以英语文 化和英语诗学为规范的 在内容上和 风格上大大不同于 他用孟加拉文原文创作的诗歌 泰戈尔的创作表明他是 一个民族主义者 但他的英语译诗 则表明他是一个殖 民主义者 但正因为是归化的 通顺的翻译 才使泰戈 尔的作品在英语文化中广为流传 甚至最终获得了诺贝 尔文学奖 再如 我国大翻译家严复 他初期的译作如 天演论 等 可视为通顺翻译的典范 正 因为这样 西方的社会学思想 才得以在当时的知识分子 士大夫 阶级 中得以传播 因此 不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成本节约与技术创新路径实践案例分析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单元仿真验收性评价(含解析)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
- 2025年辽宁本溪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中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太空探索装备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
- 老年照护培训课件
- 2025年度智能工厂BIM技术应用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园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改善合同
- 2025年度终止派遣合同及全国业务联动协调服务协议
- 2025年文化旅游景区观光区域场地租赁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能源服务总承包合同
- 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 某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概述
- 工厂产品交付管理制度
- 果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 卡丁车俱乐部管理制度
- 代理记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2025年中国铂金属制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TSG 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